首页   

熬不下去时,建议你发疯:「情绪不稳定」的6个好处

简单心理  · 心理学  · 4 月前


 

这些年大家特别爱说的一个词就是「情绪稳定」。


然而这个词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情绪稳定就是没有情绪,或者不表现出任何情绪,有情绪也要藏着掖着。


这样的误解,其实加深了很多人对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的羞耻感。


其实心理学中真正倡导的情绪稳定,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情绪波动,而是波动幅度相对较小。它反而呼吁人们去许情绪适当的表达和释放,对情绪进行妥当的处理而不是压抑。


从这个意义上讲,很多人可能只是表面上的「伪情绪稳定」,其实压抑自己的情绪很久了。


对于那些总是回避压抑自己情绪的人,我真心希望:你可以「情绪不稳定」一些。这是我们发现的 6 个好处:(终于找到理由可以适度发疯了!!)




01

最重要的一点:爽

释放情绪一时爽,一直释放一直爽。

已经有大量心理学理论和研究表明,对情绪的释放和表达远比压抑更有利于心理健康(Freud,1895;Gross,1998)。

长期压抑情绪会导致持续的紧张和心理疲惫,未表达的负面情绪在内心积累,长此以往可能导致情绪崩溃,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定期的情绪释放和表达,可以帮助释放内在的压力,避免情感堆积,缓解情绪上的紧张感,从而促进心理上的平衡和健康。



02

不在情绪上消耗,大脑也更「专注」了

我的同事小闫形容他在工作中遇到冲突、出现情绪波动的时候,经常会发生「大脑短路」。

这是因为压抑情绪需要消耗资源,当大脑动用太多的能量来控制情绪反应,就使得可用于当前任务的认知资源减少。

比如在情绪产生时小闫总是劝自己:「赶快冷静下来」「可不能让别人看出来我有情绪」...这种对情绪的压抑会增加认知负荷,过多的认知负荷会分散注意力(Sweller,1988)。 

表达和释放情绪可以提供即时的情绪缓解,使更多的认知资源用于专注任务,提高工作记忆的效率和专注力。

 《Her》


03

可能激发出更好的「创造力」

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人类的救赎掌握在创造性失调者的手中。」

当一个人允许自己同时体验正面和负面的情绪状态,就有可能激发出「创造力」。因为这种情绪状态能增强个体对不同视角的接纳和整合能力,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Fong,2006)。

研究表明,经历适度的情绪变化可以激活大脑不同区域,促进创造性解决问题和艺术表现。我们所熟知的许多艺术家和创作者往往都是在文艺作品中表达和宣泄被压抑的情感和欲望,产出更具创造力的作品。

日常生活中的我们,也可以通过绘画、写作、音乐等创作形式来排解情绪,使其成为情绪释放的出口。你会收获更好的心情,和一幅艺术作品🖼。

  

04

表达情绪、暴露脆弱,可以提升关系的亲密感

当我们习惯于在关系中隐瞒自己的真实情绪,就可能会引发持续的冷战、冷暴力,或等到问题积压到临界点之后的大爆发,导致关系破裂。


通过适当的情绪表达,可以增加人际关系中的真实性和亲密感,因为它使人们更开放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从而促进相互理解和支持,这对于安全依恋关系的形成和维持至关重要( Bowlby,1950s)。

但这里有个前提是:不以破坏性的方式表达情绪。很多时候以指责、谩骂的方式来表达其实只是在发泄情绪,会对关系造成进一步破坏性的伤害。

在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中,偶遇相识的男女主人公谈论着彼此,在不同的场景中主动表达情感和自我暴露。男主 Jesse 在一开始更具主动性,提出了对爱情、生命和未来的深入探讨,而 Celine 则通过分享自己的见解对他的情感做出回应。

这种相互之间的情感表达和自我暴露促使两人之间建立了更加亲密和真实的联系。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可能还真是这样! 

 《爱在黎明破晓前》



05

你的身体其实都是「情绪器官」

已经有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你长时间压抑痛苦情绪,它会以其他方式在你的生活里表现出来,比如在身体上。

长期压抑情绪会导致出现「躯体化」:情绪和心理压力通过身体症状表现出来,如头痛、背痛、胃肠不适等(Wolf & Deutsch等,1950s)。长时间的抑制情绪所带来的内在压力还会激活身体的应激反应,导致高水平的压力激素(如皮质醇)分泌,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Selye,1936)。

之前有一个热搜叫「胃是情绪的器官」,就提到情绪压力如何影响胃部和整体的消化系统功能。

身边的同事小闫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每当第二天或当天有稿子要交时,他就会犯胃病。背后其实是承受的压力过大,未能得到有效的疏导和表达,结果全反映在胃上了。

后来他找 leader 沟通了自己的压力,不仅得到了情绪上的理解和支持,也调整了 DDL 时间,他的胃病症状一下子就减轻了一大半。

 小闫提供😌



06

在疗愈创伤的过程中,情绪的宣泄和表达可能是很有必要的

弗洛伊德曾提出过著名的「宣泄理论」(Catharsis Theory)。主张在心理治疗中,通过让患者在催眠状态下回忆过去的创伤性事件,表达被压抑的情绪,来达到情绪的释放和心理的舒缓,促进心理健康(Freud & Breuer,1895)。

弗洛伊德认为,许多心理障碍的根源在于情感压抑(Repression),即个体将痛苦、羞耻或其他负面情绪压入潜意识,以避免面对不适感。

我们的潜意识中存储着许多被压抑的记忆和情感,这些内容虽然个体意识不到,但会持续影响其行为和情感状态。「宣泄理论」则认为通过使这些潜意识内容浮现到意识层面并加以表达,个体可以得到心理解脱。

宣泄这一词的英文 Catharsis 来自希腊语,本意为「净化」。因此情绪的释放有时也被视为一种心理洗涤的过程,通过表达和释放内心积压的情绪,达到情感的净化和创伤的清理效果(Catharsis Effect),逐步摆脱创伤的影响,获得内心的轻松和宁静。

这也是为什么做过多年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人会表示:自己仿佛获得一种增强的生命感。

 《心灵捕手》
一个真实的案例:

32 岁的凯在十年前经历了一次严重的车祸事故。此后就一直受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影响,包括持续的焦虑、失眠、噩梦和对开车的恐惧。她选择寻求专业创伤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在第三次会面时,治疗师引导和她一起回忆那天的情景:

👩🏻‍🦱:「记住,你可以随时停止,告诉我不想继续下去。我在这里支持你。」
凯有些害怕,但她愿意试试:
😔:「那天……天气很好……但我感觉特别紧张,因为我和男朋友刚吵了一架。我开车时一直在想那件事,然后突然……车就失控了,我撞上了护栏……」
(凯开始颤抖和流泪,情绪非常激动)
👩🏻‍🦱:「很好,凯,继续深呼吸,让情绪流露出来。你做得很好。」
😔:「我……我真的太害怕了,那个时候我以为我会死……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
👩🏻‍🦱:「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经历,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感到害怕。你能够回忆并说出这些本身就非常勇敢。」

(凯继续哭泣和颤抖,但逐渐情绪变得平稳)


在后续治疗中,治疗师带领着凯通过反复的回忆和情感的宣泄释放,逐步减少创伤对她心理的负面影响,使得凯有机会重新建立内在的平衡和情绪健康,慢慢走向治愈和成长。

 

😆😌💆🏻‍♀️

写在最后 


心理学所定义的「情绪稳定」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但千万不要把它当成此刻束缚自我情绪的枷锁。在达到稳定之前,可以适度允许自己的情绪「不稳定」一会儿。


最关键的是,找到健康、不影响他人的方式,合理表达和释放自己的情绪。比如你可以:


▨ 听音乐或狂看能够戳到你感受的电影

▨ 写一封你永远不会寄出的、凶猛的、充满「骂骂咧咧」的信

▨ 在家里发表一场激烈的演讲、跺脚、跳舞「发疯」(但注意不要影响楼下和邻居)

▨ 用明亮的油蜡笔在纸上画出能够表现你感受的图画

▨ 找朋友或心理咨询师倾诉


在找资料时看到一个国外的有趣事例,分享给大家:


一位即兴表演老师认为,我们的黑暗情绪不仅应该得到承认,还可以被放大和利用。


她举办了一场「抑郁派对」,客人必须穿黑色衣服,点燃黑色蜡烛,提供黑色食物——黑鱼子酱、黑芝麻饼干、黑豆酱、黑咖啡、黑巧克力。


他们用黑色的盘子吃饭,用黑色的纸巾擦嘴,当有人问起你过得怎么样时,你只能说你很糟很糟很糟糕,并滔滔不绝地抱怨最近发生在你身上的所有令人沮丧和士气低落的事情:心痛、胃灼烧、体重增加、经济损失、感情破裂、精神崩溃、汽车故障、事业脱轨,世界陷入了地狱。


最后,在强烈的宣泄后他们精疲力竭,感觉好了很多,他们放起了响亮的音乐并跳舞💃🏻💃🏻💃🏻


熬不下去的时候,就「发疯」吧,合理释放你的情绪,总比憋着强。


 《黑暗荣耀》


参考文献
————————

Freud, S., & Breuer, J. (1895). Studies on Hysteria.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Vol. 2). Hogarth Press.

Gross, J. J. (1998). The emerging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 integrative review.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3), 271-299. doi:10.1037/1089-2680.2.3.271

Sweller, J. (1988). Cognitive load during problem solving: Effects on learning. Cognitive Science, 12(2), 257-285. doi:10.1016/j.cogsci.2005.03.006

Fong, C. (2006). Emotion as a motivator of creative behaviors: The case of director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7(2), 114-129.

Bowlby, J. (1958). Attachment theory and attachment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12(2), 123-140.



作者:鸟人
责编:寒冰
封面图来源:《黑暗荣耀》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