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包括营收、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等方面的增长。新能源车型和出海业务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这得益于公司对技术和质量的重视,以及不断研发和创新的结果。
长城汽车2024年营业总收入达到2021.95亿元,同比增长16.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26.92亿元,同比增长80.7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实现了显著增长。
长城汽车在新能源车型和出海两条路上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新能源车型销售32.22万辆,同比增长25.65%;海外销售45.41万辆,同比增长44.61%。这体现了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取得了成功。
长城汽车对于技术和质量的追求是刻在骨子里的,有大量的研发人员,并且在试验室投入大量真金白银。这种投入成就了公司在智能化和越野领域的显著成果。
长城汽车在智能化和越野领域都有显著的成绩。在智能化方面,公司推出了端到端智驾大模型,实现了从城市到乡村、从主干道到小胡同全覆盖的驾驶系统。在越野领域,公司实现了多种动力形式全覆盖,帮助用户在不同场景感受越野魅力。
长城汽车在海外市场上也是大杀四方,用技术换市场,在多个海外市场取得成功。不玩“价格战”,而是靠技术溢价在海外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长城汽车的2024,那肯定是赚麻了。
先来看看财报,长城汽车2024年营业总收入2021.95亿元,同比增长16.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26.92亿元,同比增长80.7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7.83亿元,同比增长56.49%。
让人惊喜是的,这份财报的还有另一个亮点,量质齐升。
新能源车型和出海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进展。2024年,长城汽车在新能源车型和出海两条路上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车新能源车型销售32.22万辆,同比增长25.65%;海外销售45.41万辆,同比增长44.61%。
而从单车情况来看,2024年长城汽车单车收入16.38万元,同比提升2.30万元;单车净利润1.03万元,同比提升0.46万元。
一句话总结就是,虽然车卖的更贵了,但是愿意付费的消费者也更多。
作为坦克300爱好者,秋香想说,我真的很理解长城汽车的成功。
以创始人魏建军为领头人的长城汽车,是真的热爱汽车。
在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的时候,它是第一个站出来抵制的,并且砍掉了自己不赚钱的车型。因为这个行业有一条自然规律,一款好车,一定要有盈利去做支撑。
赚来的钱,长城汽车怎么花呢?答案倒是很简单,搞研发,搞质量。
长城汽车对于技术和质量的追求是刻在骨子里的:8.2万人的集团规模,有2.3万人都是研发人员。
从徐水试验场的
"三高" 极端测试,到整车四驱半消音室的 "听觉体检",再到环境风洞试验室的 "气候模拟",长城汽车把大量真金白银扔进了试验室里,甭管是豪车还是平民车,上市前都得在试验室里 "严刑拷打"一番。
这也是为啥长城汽车Hi4电混技术让四驱车油耗比两驱还低;为啥在“第七届中国汽车质量论坛暨24年中国燃油车用户满意度CACSI结果发布会”上,长城汽车可以大出风头,一举赢得3个车型奖。
对于技术的重视也成就了长城汽车在智能化上的豹变。
长城汽车2011年开始布局智能化,所以理解很深。针对端到端“上限高、下限低”问题,长城汽车确立“端到端+规则兜底”的基本思路,推出端到端智驾大模型——SEE,相当于Ø实现驾感更拟人、去高精地图的同时,给模型系上“安全带”。
同时长城汽车还进行了超900万公里的实车测试、超5000万公里的仿真测试和多次迭代,所以长城汽车的Coffee Pilot 智驾系统在测试直播时,就禁受住了重庆复杂路况的考验,真正实现了从城市到乡村、从主干道到小胡同全覆盖的全国都能开。
如果说长城汽车的智能化是厚积薄发,那他在越野领域则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02年,“赛弗现象”席卷全国,开创中国越野时代。过去几十年,长城汽车仍然在不停的研发动力技术。无论是传统美学的3.0T V6动力、2.4T柴油动力,还是既能爬陡坡又能省油耗的Hi4-T、首创功率分流技术应用于越野的Hi4-Z,抑或是59.05kW·h电池包+200公里纯电续航,长城汽车实现了多种动力形式全覆盖,帮助用户在不同场景感受越野魅力。
一句话形容一下长城汽车在越野领域的地位:中国每卖出两辆越野车,就有一辆来自长城汽车。
怪不得都说长城汽车是卷王!因为长城汽车知道,只有技术跑在了前头,才能为全球化开更广阔的路。
长城汽车用技术换市场,在海外也是大杀四方:在马来西亚、印尼投产混动车型,用 Hi4 电混技术颠覆当地燃油车市场;在泰国卖混动皮卡拿行业大奖;在南非推柴油越野炮碾压欧洲老牌;连澳大利亚大使试驾全新高山后都成了 "野生代言人"。
更绝的是,长城汽车不玩 "价格战" ,而是靠技术溢价在海外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像坦克 300 在墨西哥卖得比宝马 X3 还贵呢!
其实说到这,不难发现。长城汽车销量利润双增长的好成绩不是偶然,而是技术深耕的必然。
在车企竞争的赛场上,只有像长城这样 "技术打底、品质护航、生态闭环" 的企业,才是穿越周期的 "长跑冠军"。毕竟,汽车行业的终局之战,从来都是技术的战争 —— 而长城,早已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