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是关于如何为孩子选择和使用学习APP的指南,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经验和建议。文章分为三个部分:有顾虑就不用、APP的购买和使用、视力问题。作者强调了选择APP的目标和原则,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情况做出选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顾虑与决策
作者指出,对于是否购买APP、如何使用APP等问题,要先解决自己的顾虑,明确目标和原则,再做出决策。
关键观点2: APP的购买与使用
作者分享了购买APP的目标分类和决策流程,强调要根据家庭和孩子的情况选择适合的APP。
关键观点3: 视力问题
作者提到视力保护的重要性,并指出应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不仅仅是限制视频时间,其他近距离用眼的活动也需要适时休息。
正文
这里是超实用的二条
每篇解决一个育儿小问题,当好妈妈,更当好自己~
马上寒假了,不知道大家假期里都给孩子安排了什么学习计划。留言区倒看到有不少朋友来问,考虑给孩子准备一些学习资源和APP,但好像以前每次都很难坚持,没有时间用,不知道要不要买。市面上给孩子们的APP越来越多,我也推荐过一些。像小D从4岁开始,每个阶段基本上都平均有几款APP同时在用。现在的娃人均4-5个APP同时在用,那么怎么规划,如何使用呢?
比如集体学习的氛围,作为家长,可以做哪些事情来缩短差距呢?
育儿也好,购物也有,我有个大原则,但凡有顾虑的,自己先想明白;想不明白的前提下,一律不学,不买单。
像上面的这些顾虑,对我来说本质不是APP的问题,而是我们怎么安排自己和孩子的生活。
父母的陪伴(玩中学的互动)、纸质书籍的阅读、线下社交和电子产品的使用(包括APP),这就和吃饭一样,是需要多样性的。
如果单一拿着APP来说事,非要“非此即彼”地考虑,那么我可以非常绝对地说,APP不能取代这些的,真的别买。
因此在谈怎么买APP之前,我先来个劝退五条:
2.买了以为孩子立马就能有啥显著效果的,就不要买;5.买了后孩子不喜欢或者没效果会心疼钱的,就不要买。APP购买有点像买衣服,为了避免衣服闲置,咱们先要想好如何搭配。对我来说,APP分为三个目标,也欢迎大家补充:想清楚目标很关键的,咱们买东西的时候,千万不要“啥都想要”,那往往就是“啥都没捞着”。我们一个一个来说。第一个目标,解决的就是我不想带娃想要喘息一下,或者是老人带娃只会给看抖音视频的问题。举个例子,我最早买小小优趣时,就是这个决策,那会儿购买它,看中的就是无广告、全部年龄分级,一站式的中英文动画片,而且不仅可以看视频,还能选择音频模式。那下单的时候,我只问自己一个问题:一年几百元,我一周只用一次,解放我半小时,我愿意花这个钱吗?其实后来实际使用的过程,我每天都在用半小时。但问的时候可以更加保守一点,来确定自己是否会因为“浪费”而肉痛。尽管后来我发现里面的资源和功能用来启蒙英语真的太棒了,但这是后话了。如果当时,我既想要这个,又想要那个,那肯定就要纠结很多问题了,所以你们看,想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而买单”就很关键。第二类的,属于我推荐得比较多的,比如熊猫博士、都都数学、小狐狸ABC、音乐壳。并不是特别鸡血,拼命刷题学知识的,而是属于碎片化时间去“习得“,而且趣味性、实操性比较强的。
2.目前有没有已经在做了,够了吗?用这款是补哪方面的不足?3.我最看重这个APP的什么?用完多少,我觉得不亏了?
每个家庭情况是不同的,这三个问题,前两个是从内容出手,一个是从经济效用出手,来帮助我们决策。举个小D的例子,比如认字,按理说亲子阅读这块我做得挺好的,但我还是入手了熊猫博士的认字。我的答案就是,小D是个“慢“孩子,而且脾气容易急躁,目前的认字是在做,但反复在几本绘本里做复习,她就没兴趣了。那这个APP解决我的,就是换个形式/场景进行核心字词的复习。想明白这点后,我的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接下来的半年,最好是一年时间,把核心字词复习完就OK。当然,后来实际使用过程中,小D非常感兴趣,而且熟悉后不需要我陪着就能自己闯关,那对我来说就是“赚到”的。再举个小狐狸ABC,这是很多人容易纠结的,尤其是已经有了小小优趣后。但对我来说,这两个APP解决的目标完全不同。小小优趣侧重于输入,小狐狸ABC侧重于输出,那回到前面的三个问题,我要启蒙什么?如果这个阶段,我们想启蒙孩子开口说英语了,那就可以考虑。那接下来肯定会纠结,两个英语APP使用时间过长怎么办?我前面问自己的三个问题仍然可以帮我们做决策。这个阶段我的启蒙重点是什么?是磨耳朵?是解放我自己?还是抓孩子开口说?那如果是抓开口说,再买一个,另外一个闲置了怎么办?现在资源很多,但我们不能抱着非要“穷尽所有资源”的心态来决策购买APP,因为每个阶段需要解决的重点是不同的。买东西的时候,都想明白自己花钱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而如果这个app可以实现,那么就能购买。第三类,我推荐的不多,很多特别刷题向的,我都没推荐过。稍微沾边一点的有天天练、ABC reading,有道乐读分阶写作课,小学生写好字。这类APP和之前的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更加系统,更加偏“学习”了(相对严肃认真)。比如,我当时选了“天天练”,里面语数外版块都有,但我决策购买的时候,就只看重了它的数学思维这个版块,这是它很大的一个优势。我当时回答了上面两个问题,之前的数学app是嘟嘟数学,达到了我之前的启蒙目标,但对于学龄后的内容就不够用了。而且我也能承诺每天抽15-30分钟,陪着小D一起用起来。那我就下单了,说实话天天练里面的英语部分我几乎没用过,但额外捡到宝的,就是它里面的大语文部分。
你们看,上面举的各种例子,其实都是回归到一个核心大原则,我们作为父母,选择这款APP的初衷。- 如果初衷就是解脱自己,那么就实事求是选择更有趣味性的app,甚至就是看看视频/动画片这些免费资源都行;
- 如果初衷想要“玩中学”进行启蒙的,那么自己要梳理一下孩子的程度到哪里了,到底哪些额外需要app补足,哪些不需要的;
- 如果初衷就是为了提分的,那么就要老老实实问自己,能否花时间陪伴孩子(真做不到的,不妨选择线下班)。
归根到底,大部分关于app的困扰,本质上还是对于育儿重点的不清晰,同时又抱有“别人在用,自己害怕错过“的心态。但app的选择,本身也是在帮助我们对自己教育优先级的选择。首先,大家要纠正一个误区,任何长时间近距离的活动对视力都会有影响,所以不仅仅是视频,看书,玩乐高,做手工,等等都会影响视力的。那么最好的保护视力,从来不是单方面禁止某个东西,而是养成一个良好的用眼习惯。任何近距离用眼的活动,每隔20-40分钟,可以休息一下,让眼睛望向远处5-10分钟。每天每周的安排里,必须要有一定量的户外时间和运动时间。这就是我个人对于App选择的原则,每次推荐的时候,也会把我们体验过的内容全部写出来,但请一定一定要结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情况做出选择。
任何事情,都需要看大部分人的选择,听一部分人的观点,做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