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她说听了课后,娃语文年级第一

六神磊磊读金庸  · 历史  · 2 天前

正文


文/六神磊磊

就在昨天,看到一位家长这样的留言:

这是之前听了我诗词音频课的真实反馈,码去了学校信息的部分。娃的语文好了,并且很快乐、阳光。
这样的反馈,每每看到,都由衷地开心。
虽然,每个孩子都有差异,不能一把尺来量,个人也从不认为成绩就是一切,并不是非要去争第一。

但这个孩子收获了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自信心

让我振奋的是,历时近两年,我的“古诗词一课通”小学版今天上线了

它涵盖了1到6年级语文课本的百首古诗词,加上六节专题课,共108期视频。

从第一首一年级的《咏鹅》,到最后一首六年级的《竹石》,每一首诗词,我都尽自己所能,用心精讲。

它不是心血来潮,三五天冲刺完成的,是23年开始启动,到25年收工,近两年多里一点一点写稿、打磨,制作完成。

每逢周末,常有不少孩子来我办公室旁听录制,有家长带来的,也有老师带来的,大家有说有笑。回想起来都非常难忘。

在这里回答一下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这套古诗词视频,它的优势在哪里?

它既然是紧跟语文教材的,它和老师平时课堂上的讲的,以及别的诗词辅导课有什么不一样?

简单说三方面。第一,能获得非常广的知识面
咱们紧跟课本,但又从课本起飞。

最近,深圳南山区那张数学卷火遍网络,大家也都看到了,阅读量巨大,孩子们做不完,还迫打了加时赛。

这种考法,个人是很不赞成的,我反对这种大杂烩。

但不得不承认,这张“魔幻”的卷子反映了一个趋势,阅读量和知识面越来越重要。

如果知识面窄,文史知识储备不丰富,语文会越来越难学好。为什么“大语文”概念现在流行,就是因为拓展知识面。

这套“古诗词一课通”,别看每期也就十分钟左右,它从课本上“人人都学”的诗词出发,打通古今中外的文史哲知识,包括音乐美术。
相信这一点是咱的强项,是平时课堂上做不到的。

就比如,讲《静夜思》“举头望明月”,我会给孩子们讲到泰戈尔的诗《天文家》,说妈妈的眼睛就像明月。

讲《长歌行》,会讲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少年》,感叹青春少年的美好。

讲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说到李白那依依不舍的目光,我会给孩子们讲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的诗:

“当我转双眸于您身之时,

只见您,

尘世的其他不辨;

面颊上必定会泪流如雨,

胸中的叹息似狂风一般。”


比如课程里,我会用世界名画来帮助孩子感受诗歌。

讲《暮江吟》,会给你孩子呈现梵高《罗纳河畔的星夜》。
没错,它们不完全一样,但可以帮助你去感受。
讲《早发白帝城》,会用李可染大师的《峡江万里图》:

讲《鹿柴》“返景入深林”,会对比布伦特的油画《树林》:

讲《嫦娥》,会带到仇英的《竹院品古图》:
讲《江南》,会一起欣赏吴冠中的《红莲人家》:

课程里,我会用许多歌曲帮孩子讲诗词。
比如讲《敕勒歌》,会对比同样深情歌唱家乡的《松花江上》。

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看似轻轻松松,其实花了很多心血琢磨。

每一堂课后,都有自己设计的知识点总结和小小思考题
比如《夏日绝句》的知识点:

1、了解“靖康之变”  

2、了解“诗可以怨” 

3、熟悉李清照和“婉约派” 

4、感受一位作家往往不只一种风格


又比如《悯农》的小作业就是:

这种小作业的设置,既不增加孩子负担,又能加深他们对诗歌的理解。
看了这幅《拾穗者》,是不是对“粒粒皆辛苦”的理解更加深了?

总之,不是灌输,不是强迫记忆,却可以极大拓展孩子的知识面,点亮孩子眼里的光。

说说第二点优势:专业深度的赏析

换句话说,让孩子真正能听懂诗的美,并且是专业程度的懂。

在很多孩子眼里,古典诗词是折磨人的东西,不美、不酷、不帅。

课堂上总强调某某字用得特别好,某某句是名句,这样的意义有限,学生往往死活感受不到这东西美在哪里。
通过这门视频课,孩子会更深地感到诗歌的美,并且学会用更专业的语言,把诗歌的美说出来。

比如《登鹳雀楼》,重点讲“壮美”。

《春晓》,重点给孩子讲“清丽”。

《寻隐者不遇》,重点讲“悠远”。

讲《独坐敬亭山》等诗,我会给孩子们讲三种美的区别,“孤清”“孤寂”“孤闲”。
而独坐敬亭山就是“孤闲”。

还有“洗练”、“高古”、“蕴藉”、“平淡自然”……这些美的知识,我都用心编进了课程里。

虽然学的是最简单的小学诗词,但大家吸收到的美的营养,却是高阶的、专业的。

另外,学诗很怕枯燥,没有视觉感。所以这一套课我使用上百幅AI绘画,再现诗歌的场景,更有冲击力。

杜牧《江南春》,“多少楼台烟雨中”:

三年级下的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



五年级的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大场面:


你看我AI都能教会,还教不会你娃?

而且我们每一课都准备了小道具。

两岸猿声啼不住,两只小猿猴登场——

讲《江雪》时用的道具,就是斗笠和小舟。

有没有点“孤舟蓑笠翁”的意思?

为了讲《夏日绝句》的“至今思项羽”,我让同事萧十一准备个小道具。
我以为他打印张李清照的画像就得了,结果丫真去买了个项羽,光手都有七个:

庆幸他没把三千江东子弟都买回来……
这门课的第三个优势,就是可以加强写作能力

很多孩子写作文是难点,完全不知道怎么下笔。还有很多是能写及格水平,但却写不出彩,写不出亮点。

其实这些孩子并不是没天赋、不会写,往往只是一层窗户纸没捅破

这门课,负责点破这层窗户纸。

几乎每一节课,我都和写作结合起来,精心提炼了写作的诀窍,也融入了许多我自己写作的独门感受。

完全有信心说,这都是实战的招数,学了就能用的,让孩子写作提高一大块。

“眼前之景”、“感受在前”、“乐景哀情”、“化静为动”、“化美为媚”、“美的乘法”、“美的减法”……这些课里都会讲到。
比如讲《赠汪伦》,我教大家一招,写“眼前之景”

尽量写“桃花潭水深千尺”,而不要写“喜马拉雅高万丈”。为什么前者好,而后者不好?因为前者是眼前之景。

学会了吗?看似简单,但假如不点破,恐怕很多人长久都领会不到。

比如《清平乐·村居》,用辛弃疾的词,给大家讲写作文的诀窍,我概括为三句话:

常见的东西,写别致——“剥莲蓬”

笼统的东西,写具体——“锄豆溪东”

重复的东西,写反差——“小儿无赖”

别的地方可没有哦。

还比如王维《鸟鸣涧》,这一课设置了免费试听,大家可以去听,我给孩子们讲“美的乘法”。

为什么王维的诗简简单单却又那么美?因为用了“美的乘法”。

十分钟听完,学生对描写的领悟绝对提升一截。
别的不多说了,之前开过小的唐诗音频课,选取一些评价,这是老师、家长、孩子们之前的真实感受。
有拿我文章来当阅读理解题的:

这个家长说,七年级期末考试,阅读理解就是我文章:

有通过音频或书,提升了语文成绩,激发了学诗词的兴趣的:


最后说一下购买和价格——
目前上线的是小学部分,一到六年级共108节课。
4节免费试听(随便听不付钱),以及6节专题课:《好玩的问答诗》《唐诗与宋诗》《诗歌的押韵》《诗歌的平仄》《边塞诗》《咏物诗》,丰富又实惠。
原价496,现在早鸟价仅296,仅一个月内有效。
算下来一节视频课就2块8

也可以分包购买,一到三年级、四到六年级两个包。大家可以视情况选择,下方扫码查看。

事实上,整包最划算。诗词这东西不怕你学过,哪怕是《咏鹅》《锄禾》,只要能听到新讲解、新启发,照样有提升,顺便也可以查漏补缺。

一经购买,永久有效,你听包浆都没关系。

扫海报上的二维码购

购买之后,从本公众号“服务”菜单的“古诗词课”里就能随时找到,随时学习。当然你也可以扫码进入,都行。

还能买了赠送给朋友,很暖心的新年礼物,点这里买赠:

我相信,一样东西,是否用心去做,大家是看得见、感受得到的。
当然最后说句,希望不要错过第63课《蜂》。
里面专门讲了十几次考不上的诗人罗隐,想告诉孩子们,应试不过只是一方面,挫折没有那么可怕。

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