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大缸博研社开幕讲座的相关内容。邀请了清华大学副教授严飞和浙江大学副教授郦菁进行学术成长经验分享,主持人为大缸博研社群创办人孙宇凡。活动包括嘉宾分享、嘉宾对谈、互动交流等环节,旨在为广大人文社科领域博士生提供一个资源共享、平等互助的学术交流平台。活动时间为4月20日(周日)晚19:00-21:00,在线平台为“大缸博研社群”+腾讯会议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活动背景及目的
在“社会学理论大缸”成立9周年之际,孙宇凡和团队伙伴创办了“大缸博研社”,旨在为广大人文社科领域博士生提供一个资源共享、平等互助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邀请有经验的学者分享心得,解开读博路上的困惑。
关键观点2: 嘉宾介绍
活动嘉宾包括清华大学副教授严飞、浙江大学副教授郦菁以及大缸博研社群创办人孙宇凡。三位嘉宾分别在学术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关键观点3: 活动内容及流程设置
活动包括嘉宾分享、嘉宾对谈、互动交流等环节,将涉及学术资源资讯的分享、博士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以及前辈的学术成长经验分享。
关键观点4: 活动时间及参与方式
活动时间为2025年4月20日(周日)晚19:00-21:00(北京时间),参与方式包括扫码加入“大缸博研社群”,并在群公告内获取活动的直播链接。
正文
4月20日(周日)晚19:00
大缸博研社开幕讲座来啦!
🙋🏻♀️ 我们特别邀请到:清华大学副教授严飞、
浙江大学副教授郦菁,
两位名校博导同台对话!
🎤 对谈主持:
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获取博导一手学术成长经验,
解开读博路上的困惑!
扫码海报,免费参与👇🏻👇🏻👇🏻
* 已加大缸博研社群的伙伴不用重复入群
在“社会学理论大缸”成立9周年之际,孙宇凡和团队伙伴一起创办了“大缸博研社”。这是一个专属于我们人文社科领域博士生的免费社群,致力于搭建一个资源共享、平等互助的学术共同体!
我们会在社群里定期为大家提供学术资源资讯、组织博士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并邀请有经验的学者分享心得。我们深知读博常有孤独和无助感——相信在这个社群,你会遇到很多正在经历类似问题的同辈,一起面对、一起前行。
如果你正在读博或准备读博,欢迎加入我们!了解更多大缸博研社信息,可以查看:
「大缸博士生社群」招募啦!结伴同行才能走得更远!
读博治学,不仅是求学之旅,也是探索自己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常孤独无助、迷茫与无措,我们会遇到各种困惑…这时候,如果能有前辈指点,亲身分享,就太好了!
所以,我们“大缸博研社”的开幕分享,邀请到了清华大学的严飞老师和浙江大学的郦菁老师,来“和青年学生聊聊学术成长经验”。两位老师会从自己的读博岁月讲起,回顾十数年的成长经历,从学术与职业、学术与性别、学术与大众的角度聊聊学习成长经验。这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无论你是在读博士生,还是考虑读博的同学,相信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欢迎4月20日(周日)晚加入我们,一起围炉夜话、聆听分享!你将听到:
如何长周期保持学术热情?
学术女性如何突破成长瓶颈?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社会学评论》执行主编,牛津大学博士。严老师曾在多个国家求学和工作,具备多元的文化视角。严老师不仅在SSCI和CSSCI发表数十篇论文,也热爱公共交流与写作。他不仅是“不一样的社会观察”联合发起人,也出版过面向公众的专著《悬浮:异乡人的都市生存》、《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学问的冒险》、《城市的张望》以及最近的作品《世界作为参考答案》(与刘擎老师合著)。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百人计划B”研究员、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博士。郦老师在SSCI、CSSCI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即将出版专著《激进的共识:1978-1982年的中国农村改革》,也长期研究知识分子群体与国家政策的互动关系。同时,郦老师也是一位女性主义学者,在反校园性骚扰方面持续倡导和推动性别权利与平等。
爱丁堡大学社会学博士生,欧洲社会学会理论分会理事,“社会学理论大缸”、“社科传送门”和“宇凡聊学术”创办人。出版专著《历史社会学的逻辑》等,在Innovation in Social Sciences、《学术月刊》、《社会学评论》、《清华社会学评论》等刊物上发表论文。
环节一:活动开场
环节二:嘉宾分享
环节三:嘉宾对谈&彩蛋环节
环节四:互动交流
环节五:活动结尾
⏰ 2025年4月20日(周日)
19:00-21:00(北京时间)
💻 在线平台:“大缸博研社群”+ 腾讯会议等
🙋参与方式:
1.扫码加入“大缸博研社群”。
2.在群公告内,可获得活动的直播链接。
如群满,请添加微信yufan00111
或yufan00222,备注“大缸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