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再聊,价值洼地!

梅森投研  · 投资  · 昨天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AI应用的价值洼地原因,包括过去AI炒作的误区、Deepseek的爆火带来的认知差、正常的产业趋势以及AI应用的前景。同时,文章还提到了AI应用中的投资机会和风险,以及作者的投资计划和策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AI应用的价值洼地原因

包括过去AI炒作的误区、Deepseek的爆火带来的认知差、正常的产业趋势等

关键观点2: AI应用的前景

AI应用的前景广阔,尤其是随着大模型成熟和运算成本降低,AI应用距离百舸争流的时间越来越近。

关键观点3: 投资机会与风险

文章提到了AI应用中的投资机会和风险,包括哪些可以格局,哪些跌起来可能没有底线,以及AI教育中哪些真有产品,哪些就是蹭概念。

关键观点4: 作者的投资计划和策略

作者提出了平稳起步、反复梳理追踪业绩的投资策略,并计划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和圈内,反复研究和梳理机器人赛道、AI应用等重要方向。


正文

昨天跟大家讲过,AI应用是AI的价值洼地:
我简单的聊聊为什么它的价值洼地?
1.23-24年的AI炒作几乎miss:
在Chatgpt诞生后,从英伟达产业链到国产算力,整个AI的机会都倾向于硬件,尽管软件端以KIMI、短剧、豆包等逻辑演绎过,但是几乎都是一整风。最终都是哪来回哪去;
软件端在过去两年远远跑输硬件;
2.Deepseek的突然爆火带来认知差:
去年很多的大机构对国内是悲观的,大家是否还记得某经济学家唱衰的言论,所以看衰A股的机构绝不在少数,他们对科技的配置是不足的;
这和Deepseek有何关系?
因为Deepseek的突然出现,强烈提振了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引发了对中国科技的重估,但这个时候,踏空的机构没法补仓硬件,只能被动的买软件。
3.正常的产业趋势是不断走向下游
前几天市场重点做硬件,能够理解,因为硬件的业绩能见度高,且偏上游,正常的产业趋势就应该看硬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模型已经成熟,且运算成本的较低,AI应用或者说AI—agent距离百舸争流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而这点上美股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反馈了;
鉴于国内的AI进展原本就晚于北美;
所以,产业轴和时间轴上来看,今年软件端必然会开始拔估值,会开始百舸争流。
........
投资的意识很重要;
譬如什么时候该格局,什么时候要有留个撤退心眼;
譬如在大方向上的选择上;
在这点上,心怀敬畏,永远朝前看;
其实在AI应用上,我在意识到美股的AI转向后就开始留心AI应用,并提前做了详细的行业梳理,其中,我们就发现了【鼎捷数智】,并做详细的讲解:    
近期在我提出重视AI应用后,梅家圈很多用心的同学因为熟悉鼎捷,而迅速参与,快速斩获利润,这就是研究和学习的价值所在,若不熟悉,告诉你你也做不好。
应用端一定是一个不亚于算力端的机会;
因为中国人其实最会做应用
但每家企业都可以AI化,所以AI应用的故事将鱼龙混杂,需要自下而上的深入到个股跟踪和研究,否则极容易踩坑。
譬如AI应用中哪些可以格局,哪些跌起来可能没有底线;
譬如AI教育中哪些真有产品,哪些就是蹭概念;
这些都是需要有意识的。
所以我的计划是:
1.平稳起步
我认为当前AI应用仅仅只是拔估值的开始,早期我们要做一些安全的方向,去打出一定的利润垫,因为在一个方向上,走好第一步,那会更容易走好后面的路。
所以早期先拿平稳的方向起步;
2.反复梳理,追踪业绩    
在23年底,我对AI提出“谁先出业绩,就步入成长期”,基于此,我们先看英伟达产业链,再转战国产链,如今我要提出“AI应用谁出业绩,谁的股价将一飞冲天”,因为应用的爆发速度和潜力比硬件大得多。
但现在只是雏形期,所以还得不厌其烦的研究和跟踪,争取能够收获到AI应用的大礼包。
因此今年,我要埋头做研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和圈内;
时刻有意识的提醒自己,AI走向端侧,今年我计划对于机器人赛道、AI应用等有几个重要的大方向反复的研究和梳理,脚踏实地的在时代的沙滩上寻找珍珠。

推荐文章
霍华德·马克斯再议泡沫:中国市场具有“反泡沫 ...  ·  聪明投资者  ·  昨天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