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人眼中的侠客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侠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包括侠客的意气风发、潇洒自由、豪情在怀、英勇无畏,庇护他人、帮助弱小,言出必行、有诺必践,急公好义、痴绝一心等方面的品质。同时,也介绍了侠客在天马行空、行事诡秘、武功盖世等方面的特点。文章还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和武侠小说中的英雄形象,强调了侠客在国人心中的英雄梦、报国志以及快意江湖的浪漫寄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侠客情结,形成了独属于中国人的“侠文化”。
这种情结从古至今,有关侠客的记述、传闻史不绝书。
关键观点2: 中国人眼里的侠,是多种美好品德的大集合。
如朴素地庇护他人、帮助弱小,言出必行、有诺必践,急公好义、痴绝一心等。
关键观点3: 侠客形象是国人眼中的英雄梦、报国志,是对快意江湖的浪漫寄托。
人们热爱武侠小说和影视剧中的侠客形象,着眼于那些豪迈坦荡、敢作敢为、一诺千金、万死不辞的英雄形象和巨大的人格魅力。
关键观点4: 侠客文化让有能力的人见义勇为,也让力量薄弱的人守住良善。
武侠文化的作用在于鼓励人们见义勇为,守住内心的善良。
正文
有人说,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儒生,一个隐者和一个侠客。尤其是“侠”,中国人似乎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侠客情结,“那些英雄们,为爱人,为朋友,为知遇之恩,为一言之诺,无不可以出生入死,百折不回,强敌环伺而神犹从容,白刃加颈而目竟不瞬。他们为朋友披肝沥胆,为爱人冒险犯难,为弱者拔刀相助,为长者奔走效劳,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毫不做作。”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情结,从古至今,有关侠客的记述、传闻,史不绝书,也因此形成了独属于我们中国人的“侠文化”。
中国人眼里的侠,
是“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意气风发;
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潇洒自由;
是“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豪情在怀;
是“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英勇无畏。
(选自李白《侠客行》)
中国人眼里的侠,
是朴素的庇护他人,帮助弱小,
就像“侠”字最初的字形,
是一个大人带着两个小人,
大的帮助小的,强的帮助弱的,
就是侠本来的意思。
中国人眼里的侠,
是虽千万人而吾往矣的“勇”,
是心有惊雷而面如平湖的“静”。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轼《留侯论》)
中国人眼里的侠,
是言出必行,有诺必践,
是急公好义,痴绝一心。
武侠小说里各色人物争名逐利,许多人忘了何为侠。侠不是要武功高到什么程度,而是急公好义。
江南七怪因为争一口气,也因为是侠客,所以答应了丘处机那个赌约。十八年岁月就扔给郭靖了。
你在江南嘉兴,划船吃菱,忽然让你去蒙古待十八年,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女人,教一个素不相识的笨孩子武功,你去不去?不去不过是输一个赌约,既不要你一分钱,也不要你掉一块肉,你去不去?
江南七怪去了。十八年无悔。这是侠。(张佳玮)
“江南一别,忽忽十有六载。七侠千金一诺,间关万里,云天高义,海内同钦,识与不识,皆相顾击掌而言曰:不意古人仁侠之风,复见之于今日也。……二载之后,江南花盛草长之日,当与诸公置酒高会醉仙楼头也。人生如露,大梦一十八年,天下豪杰岂不笑我辈痴绝耶?”(金庸《射雕英雄传》)
中国人眼里的侠,
是天马行空、行事诡秘的奇人,
是武功盖世、手起刀落的高手,
是惩恶扬善、锄强扶弱的义士,
他们反奸臣而保清官,来无影而去无踪。
清道光年间,大学士穆彰阿把持朝政,包庇鸦片走私,从中分肥,主张对英求和。一天深夜,一个相貌奇丑的和尚突然闯进穆彰阿的卧室,掣出明晃晃的短刀来。穆彰阿吓得魂不附体,连诵观音佛号,跪地求饶。和尚大笑道:“我原来还当你是个奸雄,不料如此贪生怕死。若杀了你,反倒玷污了我这把刀!”遂扬长而去。
事后,穆彰阿恼羞成怒,怀疑和尚为主战派官员所遣,于是出重金收买一名刺客,去暗杀主战派首领林则徐。此时林则徐已被革职查办,流放到新疆。一天晚上,林则徐突然发现有个丑和尚横卧窗外,执不进屋。二十多天后,窗外忽然传来凄厉叫声,旋即又寂静如初。林则徐急命仆人去看,却见那个丑和尚正在掘坑埋一个尸首,台阶上下满是血迹。仆人惊呼道:“和尚杀人了!”丑和尚笑道:“和尚不杀人,和尚杀杀人者!”林则徐强邀他入室,欲以酒食款待,和尚说:“我持酒戒。”又问他何以不持杀戒,和尚答道:“能杀人,方能活人。”
后来,林则徐被赦免回来,那丑和尚也忽然不知去向了。注:《清稗类钞》是清末民初徐珂编撰,汇辑野史和当时新闻报刊中相关朝野遗闻,以及社会经济、学术、文化事迹的书,并非正史。
中国人眼里的侠,
是英雄梦,报国志,
是为国为民,奋不顾身,
是金庸笔下郭靖对杨过的谆谆教导。
郭靖又道:“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分,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地助守襄阳。然我才力有限,不能为民解困,实在愧当‘大侠’两字。你聪明智慧过我十倍,将来成就定然远胜于我,这是不消说的。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金庸《神雕侠侣》第二十回》)
中国人眼里的侠,
是种种美好品德的大集合,
是对快意江湖的浪漫寄托,
是让我们热血沸腾的心之向往。
人们爱读武侠小说,其着眼点并不在于那些绝世武功,而在于书中人物那种豪迈坦荡、敢作敢为、一诺千金、万死不辞的英雄形象和巨大的人格魅力。在作家笔下,那些侠客们仗剑遨游天下,放浪形骸,毫无羁绊,喜笑怒骂皆由自己。他们凭着自己的坚韧毅力与高超武功,顽强地与逆境抗争,与命运搏击,出入于生死线上,显威于掌风剑影之中,爱得热烈,恨得真切,生也坦荡,死也悲壮,向读者展示了真正的潇洒人生,真正的辉煌生命。人生如此,复有何憾?(王广西《文人·诗学·武术》)
中国人眼里的侠,
其实,
也可以是简简单单地,
去做一个勇敢善良的人。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或成为盖世大侠,或练就绝世武功。以前我也这样想,现在我长大了,梦醒了,我成不了什么大侠,却也永远做不了坏人。武侠文化有什么用?我觉得,它让有能力的人见义勇为,让我这样力量薄弱的人守住了良善。(网友@冰雪荒原)
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