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佳创新实践!“浙”项改革上榜

浙里好市监  · 浙江  · 昨天

正文

近日,浙江省公布2024年度乡村振兴最佳创新实践案例,其中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报送的“深化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成功入选最佳创新实践案例。

什么是地理标志?为什么能入选全省最佳案例?有哪些做法?一起来了解下吧!

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荣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的重要门类,是保护和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鲜活载体,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更是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2022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以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地理标志全要素保障、全方位保护、全产业链提升的富农新路径,推动建设市场规范有序、产业发展有为、农民增收有感的乡村振兴图景。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地理标志590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主体达到3000家,惠及农户达13万户,有效带动农户增收。

注重地理标志产品品质提升

扩大品牌影响力


  • 加强标准建设。积极构建涵盖保护、运用、管理、服务的标准体系建设,通过标准化种养、生产、加工,促进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提升。目前,全省拥有国家标准26项、地方标准137项、团体标准142项。

  • 狠抓质量管控。依托地理标志追溯系统,开展地理标志产品溯源管理,实现地理标志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目前,地理标志品字标企业131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主体上“链”管理达到1400余家。

  • 强化品牌引领。聚合全省地理标志资源,全面构建品牌矩阵,持续放大品牌效应,着力打造具有浙江代表性的龙头品牌、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坚品牌,以及众多新生品牌,不断壮大地理标志浙江品牌库。


探索地理标志富农改革路径

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 优化政务服务。在全国率先建成省域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网上申报系统,全面提升市场经营主体申请使用专用标志的便利度,审核周期从过去60天缩减至现在14天,网上申请使用率达到100%。

  • 创新要素保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地理标志市场主体信贷投放,创新专项信贷产品和服务,在信贷和保险额度提升、费率优惠、手续简化等方面予以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山区海岛县产业特色和地理标志实际,创新专项贷款产品,实现一县一产品全覆盖。

  • 做好“地理标志+”文章。会同文旅、农业等部门,积极开发以地标为主要元素的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推动地理标志“产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目前,我省3A级及以上地标景区达20家。


加大地理标志保护力度

营造保护良好生态


  • 改进监管方式。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行政监管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体系,开展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主体实地检查,纠正不规范使用专用标志、不按标准生产等问题。

  • 加大保护力度。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雷霆”系列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线上线下一体推进,重点查处未经授权擅自使用或伪造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行为。2024年,共检查各类市场主体1521家,立案调查59起,罚没款185.9万元。

  • 探索涉外保护。对标《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协定》,在丽水青田开展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互保试点工作,全面探索“一码”追溯、“1+N”展销、高效保护、人才培养、文旅融合等五大保护体系建设。


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为牵引,深入推进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抓好三大体系建设、加大行政保护力度、推动产业有机融合,全面助力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 省局知识产权保护处

浙里好市监

微信号zhelihsj

活力市场,监管为民

在看吗?那就戳个“在看”吧↓↓↓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