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生自嘲“天塌了”!患者查DeepSeek后“质疑”治疗方案,而且它对了

广东民生DV现场  · 广东  · 7 小时前

正文

“天都塌了!病人DeepSeek后质疑我的治疗方案,气得我自己又查了一遍指南,才发现指南更新了……”


2月22日

广东一位医学博主

“孤芳自赏”的网帖引起网友热议


图片博主“孤芳自赏”发视频称,被患者用DeepSeek“质疑”。视频截图


据上游新闻,记者发现,评论区不少有医疗经验的网友都表示遭遇过类似情况,网友“会隐身的大娃”回帖称:“昨天出门诊,给患者解释完了。他给我看DeepSeek查的结果,和我说的一样,患者夸我专业负责。”该网友调侃称:“感觉离下岗的时间不远了。”


23日,记者联系上发帖博主“孤芳自赏”,他告诉记者:“患者用DeepSeek查过后,就相关治疗方案有点疑问,和我咨询了一下。”他表示,DeepSeek给出的诊断结果是正确的。“我们地方(医院)有些药没有就用了替换药,已经和患者解释清楚了。”


有病人拿DeepSeek的诊断来开药


记者调查发现,在社交平台上,还有一些医生博主晒出了和“孤芳自赏”相似的遭遇。2月16日,博主“幻空°”发帖称,上班时遭遇病人拿出DeepSeek的诊断方案,直接找他开药的情


图片有医生向DeepSeek提问:患者带着咨询DeepSeek的结果来开药,怎么办。网络图


23日,记者联系上“幻空°”。他姓孙,是深圳某医院医生。孙医生告诉记者,2月16日,他在门诊坐诊时一个患者拿着DeepSeek给出的处方建议要求开药。他一看处方单,主要是治疗灰指甲的药。孙医生表示,从治疗灰指甲来说,DeepSeek给出的处方是靠谱的,关键是要诊断。


孙医生表示,他最后给患者开了药,晚上回家就问了DeepSeek,遇上患者带着DeepSeek的诊断方案,要求直接开药该怎么办。“作为全科医生,面对患者携带非医疗机构(如Deepseek)推荐的药物来就诊的情况,应遵循以下步骤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疗合规性。”记者看到,DeepSeek给出了7点建议。“Deepseek说得还算合理,最主要是要和患者沟通,告知用药风险。”孙医生说。


最近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

引发医疗行业变革

各地多家医院

引入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

并通过本地化部署

将其应用于临床、科研

和行政管理等多个场景


据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报道,近日,湖南省医保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定点零售药店管理的通知》,对定点药店的医保处方管理等多项内容提出明确要求,话题“湖南严禁使用AI自动生成处方”随之冲上热搜。当AI大模型走入寻常百姓家,它在医疗领域的角色该如何定位?


湖南出新规

严禁接收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


近日,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定点零售药店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规定——


  • 对于互联网医院流转的电子处方,需重点验证开具处方的医师是否为湖南省认证的医保医师,且处方必须通过省级医保电子处方中心流转;


  • 医生开具处方应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有效、充分的沟通问诊;


  • 严禁接收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



湖南省胸科医院副院长何青表示,这一规定实际上是对“依法执业”更严谨的考量。处方必须是具有资质的医生才能开具。AI只能做辅助诊断,最终作出决策和判断的还是医生。


记者注意到,《通知》还明确,药师在接收处方时,需严格履行“双审核”职责:医疗机构药师完成首次审方后,药店药师需二次核查处方的真实性、适宜性及规范性,确保用药安全。


湖南省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成伟解释,无论是实体医院,还是互联网医院及药房,药师审方的环节都要用制度去严格约束,在AI与诊疗深度结合的当下,更要保障好患者的权益。


全国多家医院接入DeepSeek

AI辅助医生诊断病例


在浙江省中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吴迪炯给记者演示了接入DeepSeek后的智慧医疗AI助手WiNEXCopilot辅助医生诊断病例的过程——医生只要将患者的病历信息输入,平台就会迅速生成一份详尽的病例分析,并给出后续的治疗方案。这期间,医生可以随时进行人机交互更新或补充病历信息,工作效率比原来提高了近一倍


多位医生表示,WiNEXCopilot虽然不能替代医生决策,但在检索信息和临床诊疗思路上表现出色。作为目前仅面向医生开放的系统,WiNEXCopilot主要用于病例辅助分析和病历文书生成。吴迪炯特别介绍,这一智慧医疗AI助手还是个“全能战士”,能够融会贯通各个科室的知识信息,给出更全面的诊疗方案,甚至有时能替代MDT(多学科联合会诊)


据了解,浙江省中医院于近日接入DeepSeek并上线智慧医疗AI助手后,已在儿科、妇科、血液科等多个临床科室的医疗场景进行试用。


浙江省中医院WiNEXCopilot智慧医疗AI助手样例


浙江省中医院信息科主任王伟表示,近期医院计划将智慧医疗AI助手全面推广至其他院区,并让其在病历内涵质控、AI语音查房、日间手术生成、病历文书数据提取等多个关键场景发挥重要作用。


无独有偶,湖南多家医院在近期完成了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湖南省人民医院将DeepSeek与医院OA(办公自动化)系统深度融合,从近期访问内容来看,医师调用AI辅助解读量占比高达63%。


湖南省胸科医院利用DeepSeek开发的“医学科研小助手”智能体上线,首次应用便为胸外科无管化手术的临床路径优化提供了精准建议。



DeepSeek给出的“处方”是否可信?

AI辅助诊断仍有局限性


DeepSeek在医疗领域获得愈发广泛的应用,“当DeepSeek给出了和主任医师一样的诊断,以后是否还有必要去医院?”近期,这样的疑问也出现在了医患对话中。


成伟副院长介绍,现在有很多患者拿着DeepSeek看医生,“DeepSeek告诉我是什么诊断、我得用什么药,医生你给我开药吧”。成伟说这成为了现在的“医患新生态”,但DeepSeek的诊断结果并不准确,因为目前人工智能只能给一个参考诊断,甚至可能出现一些“AI幻觉”,最终的诊断还是得靠医生。


基于大模型出具的所谓“处方”到底有多大的可信度?同样是使用DeepSeek,医生和患者看到的“处方”是否一样?成伟从技术层面给出了解答,AI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依赖于大量的高质量训练数据、算法的优化程度以及临床验证,在处理复杂病例、结合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诊断等方面仍有局限性。


成伟介绍,在全面性方面,人工智能给出的建议超过人类,但人工智能还需要进行专病训练。训练最大的难点在于,需要保证前期训练的内容是正确的,且需要专业人士操作,这个过程非常耗时。“患者和医生所用的AI模型不一样,患者使用的模型数据库所用到的训练材料不是专业的,它只能回答一些简单的诊断问题。”


湖南省胸科医院副院长何青则认为,医学不单纯是一门“技术活”,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对机器,而是充满伦理道德和人文关怀。换句话说,医者的经验和直觉,以及对患者个体差异甚至顾虑与处境的考虑,都将在治疗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何青表示,虽然医生在医学院里接受同样的教育,但毕业进入不同的医院、见到不同的病人后,成长为具有不同专长的医生。DeepSeek是基于同样的数据训练得到的一个知识库,它的处理方式相当于是“一个医生”,但实际上我们看病需要获得不同医生的不同见解。


AI将如何与医者共舞?诸多医务工作者给出了明确的答复:AI是医生的得力助手。而在更多医疗机构的探索中,DeepSeek也将继续展现其在未来使用场景中的巨大潜力。


比如,湖南省胸科医院正在探索将DeepSeek与耐药治疗领域深度结合,让其在精准评估、数据整合、风险预测以及个性化量化决策支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湖南省人民医院将把DeepSeek深度融入核心业务平台,为临床决策支持、病历质控、影像分析等关键环节提供智能化支持。


DV短评


2 22日,广东一名医学博主上网发帖称,自己为病人开出治疗方案,对方查询DeepSeek后称有问题,自己“气得又查了一遍医学指南”,结果发现医学指南更新了,自嘲感觉“天塌了”。

 
在社交平台上,还有医生博主晒出了相似的遭遇。216日,博主“幻空”发帖称,上班时遭遇病人拿出DeepSeek的诊断方案,直接找他开药的情况。

 
于是乎,问题来了,DeepSeek真的这么厉害?它给出的治疗方案是否靠谱?DeepSeek真的会取代医生吗?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别慌,天不会塌。

 
首先,咱们得给DeepSeek正个名。它本质上就是一个工具,一个超级强大的“医学百科全书+文献检索器+病例分析师”。它能快速检索最新的医学知识,帮你分析各种复杂的检验结果,甚至还能给你提供一些治疗建议。就像有医生说的,遇到“奇奇怪怪”的检验结果,DeepSeek也能帮他整理分析文献,这简直是医生的“科研神器”啊!

 
但是,工具再强大,也只是工具。DeepSeek的诊断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圣旨”。它能帮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但最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还得由医生来决定。毕竟,医生不仅有知识,还有经验,还有一颗为患者着想的心。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主治医师胡伟表示,治疗方案的制定必须基于准确的诊断,但准确地诊断出病情以及病情的分期,对于目前的AI(人工智能)是比较难的。另外,著名医改专家魏子柠表示,人工智能是没有处方权的,因此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根据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人工智能工具肯定是不能够给患者开具处方的。

 
当然,DeepSeek的出现,也给医生们提了个醒,医学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医生们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像开头这个医学博主,如果不是被患者“质疑”,可能还不知道医学指南已经更新了。这说明,AI不仅是医生的“竞争对手”,也是医生的“学习伙伴”。

 
想象一下,未来的医疗场景可能是这样的:患者带着DeepSeek的初步诊断结果去看医生,医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再利用DeepSeek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最终为患者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这真可以说是“人机结合,天下无敌”啊!

 
不过,话说回来,Deepseek的免责声明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构成任何建议或承诺,不代表任何专业领域的意见。”对于那些对医疗知识一知半解的患者来说,盲目相信DeepSeek的诊断结果,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这告诉我们,DeepSeek不是万能的。

 
所以,咱们普通市民在使用DeepSeek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要把它当成“神”,更不要把它当成“医生”。不妨把它当成一个“靠谱的病友”,帮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然后带着这些信息,去找专业的医生咨询。

 
总而言之,DeepSeek的出现,不是“天塌了”,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它能帮助医生更好地工作,也能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使用它,让它成为我们健康的“神助攻”,而不是“猪队友”。



来源:红星新闻、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DV现场,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图片

往期精选


图片


图片

图片


热门视频推荐



图片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