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又一位科学家从美归国!

长江网  · 科学  · 昨天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年工作亮点回顾,重点关注科学家胡懿娟教授回到母校北大并加入研究中心的情况。胡懿娟的研究专注于统计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的交叉领域,她认为北京大学是一个极高的平台,并深感荣幸能在此与众多著名数学家共事。同时,她也提出了关于数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建议,鼓励年轻学者参与合作、学习和成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胡懿娟教授入职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胡懿娟教授已入职北京大学,其研究专注于统计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的交叉领域,她在北大求学期间对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产生了浓厚兴趣。

关键观点2: 胡懿娟教授对微生物组学的兴趣和发展

胡懿娟意识到微生物组学数据的复杂性和缺乏相应的统计方法,同时微生物组具有可调节性,能更直接地应用于疾病干预。这些特性促使她投身于微生物组学这一新兴领域。

关键观点3: 胡懿娟教授对交叉融合的看法和建议

胡懿娟认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生物统计学领域的年轻学者,她建议参与合作、多听、多思考、多提问,并学习和成长。

关键观点4: 胡懿娟教授对北京大学和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评价

胡懿娟表示北京大学是一个极高的平台,能在这里与众多著名数学家共事深感荣幸。她也赞扬了研究中心的管理理念和工作环境。


正文

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日前发布2024年工作亮点回顾

文章提到,科学家胡懿娟教授

已于2024年7月入职母校北大

胡懿娟,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毕业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回国前任美国Emory大学教授。2024年7月,胡懿娟加入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她的研究专注于统计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的交叉领域,致力于解决实际的生物医学数据分析问题。

胡懿娟北大求学期间留影

胡懿娟介绍,她攻读博士期间,正值对人类基因组展开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的高速发展期,许多统计学家都投身于遗传统计研究。美国在这一领域大力投入了十余年,尽管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逐渐发现仅靠人类基因组难以全面解释人类特征和疾病的成因。

后来,科学家们关注到,可将人体微生物组视为“第二基因组”,为研究人类疾病与健康打开了新的大门。作为统计学家,胡懿娟意识到微生物组学数据较人类基因组数据更为复杂,且缺乏相应的统计方法。此外,微生物组更具可调节性,能够更直接地应用于疾病干预。这些特性激发了她对微生物组学的浓厚兴趣,促使她投身于这一新兴领域。

胡懿娟获授博士学位留影

胡懿娟表示,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BICMR)是一个极高的平台,在全国数学相关领域中具有引领作用。能够在这里与众多著名数学家共事,她深感荣幸。BICMR的管理理念开放、自由,几乎没有限制,让人充满干劲。

胡懿娟说,在BICMR不仅能极大推动研究工作,也让她欣喜于能参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才。“最重要的是,北京大学是我的母校,在我心中,它是最美的校园。BICMR拥有独特办公环境,每次置身其中,我都为这份古典之美所陶醉,流连忘返。”

图片来源:BICMR官网

胡懿娟还对同学们提出了学术上的建议。她指出,许多数学学院的学生往往认为,科研就是数学家独自冥思苦想,极其抽象。实际上,随着数学分支的日益多样化,很多偏应用的领域需要与其他学科(如医学)交叉融合,这会带来许多有趣且接地气的元素(如医学知识、医生合作者)。与此同时,也需要具备很多非数学的技能,如人际交往、编程、读写和演讲能力。 “对于生物统计学领域的年轻学者,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合作,通过多听、多思考、多提问,试着将自己置于导师的角色,以此学习和成长。”


来源:光明日报、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BICMR、人民日报
编辑:王玮
责编:熊展平
审核:蔡早勤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