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事关机器人产业,工信部最新部署!

经济参考报  · 财经  · 昨天

正文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2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第十三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围绕加快发展机器人产业、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听取企业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会议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政策治理体系,扎实推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企业要深耕市场创新场景应用,在细分领域深度挖掘,积极探索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方案,开辟发展新赛道,加速推动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和持续迭代。

据介绍,会上,来自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机器人产业的20家企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介绍行业发展动态及企业运营情况,分析面临的困难问题,围绕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产业生态布局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予以回应。

会议强调,相关企业要立足行业苦练内功,沉下心来搞自主创新,通过持续投入和攻坚补齐短板弱项,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要深耕市场创新场景应用,在细分领域深度挖掘,积极探索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方案,开辟发展新赛道,加速推动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和持续迭代。要协同共进强化链式发展,领军企业主动带动上下游协作,中小企业集中资源打造核心产品,强化配套能力,形成更加紧密的产学研用合作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基本方针政策,坚定不移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不断加强服务保障,持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近年来,我国对机器人产业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产业科技创新加速突破,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受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机器人产业迎扩张期。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高超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十五五”时期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预计将增长至4000亿元左右。其中,工业机器人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到2030年增长至1052.6亿元;人形机器人将打通商业逻辑,产业发展将由资源拉动逐步转为市场驱动,预计到2030年产业规模增长至861亿元。

展望下一步,高超认为,机器人技术将与人工智能、新材料、新型传感、生物仿生、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进一步融合发展,多个关键零部件性能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环节市场竞争或更加激烈,找准机器人发展机遇、精准布局新产品赛道是机器人企业迅速扩张的关键路径。







记者:郭倩
来源:经济参考报(ID:jjckb-wx)


推 荐 阅 读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