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薛冰
我小时候,南京人的出行方式主要还是步行。上班、上学不用烦,单位分配住房,上学都是就近,活动半径很少超过2000 米。上夫子庙逛游乐场,到玄武湖看菊花展,就算出远门了。倘若从城南到下关,那就是大事了,至少要筹划一星期。上了中学,假日与同学相约爬紫金山,都是从新街口走到中山陵。走长路的诀窍是不走一眼望不到头的大街,钻小巷,七拐八弯,每条巷子都不长,路程好像也就变短了。
城里当然有公共汽车,可加上长辫子电车,一共不过十来条线路,集中在几条主干道上,而且班次少,等候一二十分钟是常事。靠得住的还是“11 路”,也就是自己的两条腿。三轮车比公交车方便,但价格也贵得多,当年坐三轮车的人远不及今天乘出租车的多。东郊风景区一度有马车载人游览,有点像现下的观光车,看的多坐的少。
中国成为“自行车王国”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的事情。此前家里有辆自行车,是很可以骄傲的奢侈品,邮递员因此大为人们羡慕。据统计,1979 年全国自行车的普及率不过 11%。买自行车除了要花几个月的工资外,还得凭票,一个百十人的单位,假如一年能分配到一张,那都是照顾筹办婚事的男同事。
那年头,挤公共汽车是个力气活,尽管单位发了月票,挤不上车也白搭。一车到站,上了车的人叫快走快走,没上车的人喊等下等下,司机因为车门吊着人不敢开。难处不光在班次少,更严重的是道路堵塞,有车也开不动。我那几年在南钢工作,通勤车在长江大桥上堵过 4 个小时,据说最高纪录是 6 小时。那是南京公共交通最艰难的时期。
南京在城市交通史上,一向不落人后。西晋左思《吴都赋》中,就说到建业的“水浮陆行,方舟结驷”。明代南京城中有完备的街市网络,路宽九轨,市开九廊。近现代的城中铁路—小火车纵贯南北,是具有超前性质的一个革命性变化,尽管只有一条线路,最多才 9 个站点,但在那半个世纪中给南京城市交通留下了深刻印记。
20世纪30年代南京城中小火车
改革开放带来的产业喷发、人口剧增,使原有的城市交通格局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南京多方探求破解之法,比如为新街口分流减压的小四环路,24 座过街天桥,城西干道、城东干道快速路,包括利少弊大的砍伐行道树……
1986 年底建成的中央门立交桥,三层互通,让城市交通网第一次从平面交叉跨跃为立体交叉。这是江苏省以至华东地区的第一座立交桥,让南京又一次走在城市交通发展的前面。立交桥也成为社会生活中避免平面碰撞的一种象征。与此相类,隧道则是城市交通的另一种立体交叉形式。工具之外,还有制度方面的探索。20 世纪末雅高巴士、中北巴士相继成立,运营线路和车辆数量大幅增加,无人售票的实施、私家车的普及,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着城市的公共交通压力。
然而,高峰期道路拥堵仍是难解的症结。
1982 年我在北京就乘过地铁,为那高速与便捷所震撼。当南京又一次炸掉高架桥改挖隧道时,我不禁疑惑:为什么不干脆修地铁呢?后来我才知道,20 世纪 80 年代的南京城市规划中,就已经为多条地铁线路的站点做了地块预留。
南京人在各种场合议论过多年的地铁,终于应运而生。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21 世纪之初,新街口广场围挡施工,长达一年,让大家相信南京真的在建地铁了。地铁通车之前,新街口地铁站已被用作行人过街通道,地下商铺也陆续开业运营。地处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地铁站设计了 24 个出口,号称亚洲第一,加上五光十色的商铺,虽然站内有准确的方位指示,不熟悉的人还是容易迷路,给人留下格外深刻的印象。
2005 年 5 月 15 日,地铁 1 号线开始双休日观光运营,试坐地铁成为南京的一种新时尚。同年 9 月 3 日,1 号线正式开通运营,每天的客流量超过 10 万人,开启了南京公共交通的地铁时代。此后地铁线网不断增长,沿途又有多条线路的同站换乘,抵达性越来越高,为人们的彼此联系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新选择。
这是南京公共交通又一次革命性的飞跃。
位于建筑稠密城区的地铁线路通常设在地下隧道内,地铁、地下铁即由此得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都市圈的发展,老城区以外的地铁线路多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地下、地面、空中,地铁提供了一种立体空间穿越的全新体验,人们似乎都有了《西游记》中神仙上天入地的本领,在居所和工作选择上有了更多自由。地铁不但大大拉伸了人们的空间活动半径,也成为南京开放、包容文化特色的新表征。看南京地铁线网拼合图,主城区内的交织密如蛛网,更有舒展的触手延及全市域,进而衔接南京都市圈,成为城市化进程的有力推手。
地铁成为我出行的首选。尤其是去火车站或飞机场,都有地铁无缝对接,可以准确把握时间,不必过度提前,也不会有误点之虞。地铁没有线路拥堵的问题,而且冬暖夏凉,只要不是上下班的高峰期,就不会太拥挤。
地铁也成为我了解这个城市的新途径。听六合的石农说可以乘地铁直达南京,忍不住尝试一回,果然出了地铁站就是“六合的新街口”凤凰山公园。听说地铁线路从石臼湖面穿越,也兴致勃勃地前去饱览“天空之境”的美景。南京是集山、水、城、林于一体的城市,山峦起伏、水网密布、森林茂盛,秀丽的自然风景与丰富的人文景观交融映衬,相得益彰,自明代到民国,有金陵十景、十六景、四十景、四十八景之多,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又有新金陵四十景之盛。可以说,地铁像一张网,不仅将古今金陵胜景一一连接起来,还把南京主城外围的“江宁八景”“高淳八景”“汤泉八景”“六合十二景”“中山八景”囊括其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畅通无阻的冶游空间,让人不由生出重游南京之意。
同样吸引我的还有地铁沿线的站名。即使是“老南京”,耳熟能详的也多是老城区内的站名。河西新城区,仙林、江宁、浦口三个新市区,再加上溧水、高淳、江北新区以至都市圈地区,大量的陌生地名,倘若不是因为地铁,可能很少进入我们的视野,更难以进入我们的生活。
城市的发展催生了地铁,地铁的成长改变着城市,也改变着人们的城市记忆。
所以,当地铁方面的朋友们希望我来写一本地铁站名文化的读本,我欣然接受,于是有了这一本《彼此的抵达》。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