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科普这么重要,应当如何避免“伪科普”?

科普中国  · 科学  · 5 天前


智能手机时代,有相当多的人把从手机获得的资讯视为主要的信息来源,但纷繁芜杂的信息又常常把人搞得眼花缭乱。因此,从专业人士那里获取专业信息似乎就成了一个相对可靠的渠道。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尤其是医学类信息,如果信息发布者有专业医生身份背书,无疑会让这些信息更可信,传播效果变得更好。但是,其中也滋生了不少乱象,一些不够严谨内容,甚至可能成为“伪科普”,让急需信息的患者错听错信蒙受损失,让科普者声名扫地。


今天是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9月15日至25日)第一天,笔者就结合自己平时做科普的体会来谈谈,到底医学科普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好医学科普。


医学科普是什么?


“科普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术语,大家对这个词似乎耳熟能详但又很难界定它的范畴,有时候它甚至成了“介绍一词的平替,比如说,某某事件某某情况我来给你“科普一下,但在本文中,我们所采取的是一种经典、传统的科普定义,即在非专家受众为主体的环境中,旨在传播科学知识、方法和实践过程的任何有组织的行动,简而言之,科普就是对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分享。


因此,介绍基础医学研究的进步、临床医学的进展或具体某一诊疗行为的方法和步骤都可算作科普的范畴。而医生来进行医学科普,本来就自带先天优势。


但是,问题也来了,那就是——医生做科普就等于靠谱吗?


在医生群体中,有一部分活跃的科普者,他们向网友分享最新的医学进步,也会跟大家讲述各种有趣或者惊险的诊疗故事,毫无疑问的是,那些优秀的医学科普作品,在满足了公众对医疗信息的好奇心之外,也能大大降低实际诊疗过程中医患之间的沟通成本。


但近些年来,也有一些颇为出格的所谓“科普”让医界非常头疼。比如有些人的医学基本功不够扎实,科学素养不高,以至于传递的信息不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甚至还有些人的风格过于“接地气”,输出的内容无底线迎合部分低俗的口味。可这类剑走偏锋的所谓“医学科普”,却往往能赢得更多流量。


而这些乱象可能会让初涉医学信息的网友或科普写作者倍感困惑。有时候也会影响正在寻医问药的患者,导致他们作出不恰当的决定。因此,可以说医学科普责任重大。


医学科普,注意这些小细节


下面就从各个角度,讨论一下医学科普中需要考虑到的小细节。


1

慎选病例故事


医院天然就是各种故事发生的场所,医生出身的作家也格外多,因此,如果善于搜集和讲述,有心的医生可以讲出很多动人的故事,社会心理学研究提示,作为人类理解的有效载体,故事能有效地劫持人类的认知;也有证据表明,以叙事形式传播的信息能被大脑天然地更好记住。

所以,很多医生非常明智,科普的时候采用了视频讲病例故事的方式,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念教科书。但选择怎样的病例,有没有典型性、普适性,是否对更大的受众群体有帮助,该不该“添油加醋”,就需要科普者稍加斟酌了。正如上文所说,一味地猎奇、重口味,可能有流量,但也有隐患。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2

不必刻意“平衡”


在新闻报道中,从业者为了追求客观性,通常会把争论双方的焦点都囊括进报道中,做科普要不要参考这样的思路呢?


通常的建议是不要,按照《科学写作指南》一书作者的观点,对于有争议的领域,执意在科普中呈现对立的观点,反而会增加读者的困惑,尤其是没有必要因为边缘人群的存在就非得去引用他们的观点,科学写作中的平衡,并不需要我们花费同样多的笔墨来阐述对立的意见。


举一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在有些偏远的地方,民间巫术治病仍有一些受众,这类方法,对一些自限性疾病来说确实可能“歪打正着,让病人误以为巫术有效,那么作为医学科普者,我们能为了所谓“平衡”,不加批判地以相似的篇幅向读者们介绍这种非主流的医疗方式,来作为正规疗法的补充吗?


3

夯实自己业务


另外,如果科普者本身学艺不精,基本功不够扎实,也可能在无意间输出错误的观点,贻笑大方。


举一个常见的错误案例,网上常有人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癫痫发作抽搐的病人时,施救者要尝试撬开病人的嘴巴,并给他咬住毛巾等东西以防病人咬伤舌头,更“感人”的还有施救者把自己手指塞进病人嘴里忍痛挨咬的。其实这是一种无效的牺牲,有些视频平台还很热衷传播这种“感人的视频,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对病人并无益处。


4

谨慎解读实验


对于社会的监督,实际上是对医学科普者一个较高的要求,我们既不能眼看着某些野心家欺骗群众,又不能让自己陷入难以摆脱的诉讼之中,而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如果做不到,那大可以回避相关的话题。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但底线是,不能稀里糊涂地就被人利用做了免费的不当宣传,比如说有很多药物仅仅是在实验室阶段,在一大堆限制条件下才有一定效果,这距离临床有效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有时候,有些厂商出于营销的目的,故意让媒体释放实验阶段提示有效的信息,就算你不敢挺身而出指出这类报道有可能误导公众,但起码也不能顺着他们的思路强化那种药物可能有效的暗示。


做好医学科普

建议记住这些大原则

最后,如果想在医学科普这条路上稳稳地走下去,我们建议:


准确性第一,不能为了传播效果牺牲叙述的准确性,科普二字,“科”字在前面;


兼顾表达的通俗性,尽量用公众易于理解的语言表述,要通俗但不要低俗;


坚持科学原则和循证医学原则,避免以极端个案误导公众或制造恐慌,避免夸大宣传;

总之,好的医学科普,应该能够在专业人员的科学表述和公众的短暂注意力(在短视频时代,网友的注意力尤其短暂)之间搭建起坚实的桥梁,以跨越专业术语造成的信息壁垒,从而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医学科学。


而对广大受众来说,大家也一定要记住,打着科普的旗号并不等于天然权威正确正义,在自媒体时代,由于缺少传统上的编辑审稿、筛选的流程,网上很多热门的所谓“医学科普相关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就连最起码的准确性都是得不到保障,因此,在众声喧哗泥沙俱下的时代,面对科普,公众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参考资料

[1]法比恩·梅德韦基,琼·里奇.科学传播伦理学[M].王大鹏,方芗,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2,8.

[2]黛博拉·布卢姆,玛丽·克努森,罗宾·马兰茨,赫尼格.科学写作指南[M].李红林,刘曙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xii,187,212.

[3]汤姆·比彻姆,詹姆士·邱卓思,生命医学伦理原则[M].刘星,等,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9.


策划制作

作者丨秦赛  医学作者

审核丨孙轶飞 河北医科大学医学教育史研究室主任

策划丨林林

责编丨丁崝

审校丨徐来、林林


相关推荐

1.桔子为啥装在红网兜里卖?当然是为了“骗”你啊!

2.“抗衰时间表”来了!经常这样做的人,身体真的更年轻!

3.你以为正常,其实可能是长期焦虑的 9 种表现

4.零食红黑榜!尤其这 5 种,很多人以为很健康,实际很胖人

5.男子一次拔牙 23 颗后不幸离世!拔牙一次只能拔一颗吗?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点亮“在看”

一起涨知识!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