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报道了华大集团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汪建带领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报告》发表华大“珠峰行动计划”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涉及汪建在珠峰探险过程中的生理监测与科学研究,以及他对深海探索的兴趣和成果。此外,还介绍了华大在基因技术方面的应用以及汪建对健康、长寿等问题的看法。文章总结了汪建在华大取得的成就和对未来的展望。
汪建带领团队在极端环境下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成果,包括在珠峰探险过程中的生理监测与科学研究。
汪建对深海生物多样性及生态过程的研究,通过搭乘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完成深海观测与样本采集任务,获得大量科学观测影像资料。
华大将基因技术应用于出生缺陷防控、肿瘤早筛早查、慢病防控、精准用药等领域,并致力于推动基因科技普惠于民。
汪建认为健康、长寿是人类的根本需求,华大的研究旨在从底层技术着手,探寻生命的起源,破解人类生老病死的基因密码。
华大将建立起生命的“读存写”体系,为疾病防控和人类健康开辟新道路,为健康中国、科技强国贡献华大力量。
2025年1月1日,华大“珠峰行动计划”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报告》发表,引发关注。这是70岁的华大集团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汪建带领团队在极端环境下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2024年,汪建不仅刷新了中国登顶珠峰最年长纪录,还搭乘“探索二号”科考船赴南海冷泉区域进行深潜科考。近日,为了探寻华大在生命科研之路上的探索,湖南卫视《首发》栏目对汪建进行了专访。
*以下内容部分来源于《首发》,记者:丁玲 摄像:罗辉
自2022年开始,华大启动“珠峰行动计划”,此后,华大登山队先后完成了四姑娘山、玉珠峰、慕士塔格、卓奥友峰等不同海拔雪山的攀登。记者:登峰最后一天580米,您是花了8个多小时才登上去,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汪建:因为连续几天吃不下东西,吃什么都吐,所以就吃得很少,最后就靠水果糖、椰子糖、葡萄糖……后来发现也有问题,我怎么喝了以后肚子咕咕叫。结果发现是一个糖酵解的过程。我喝的葡萄糖,喝的能量胶,马上就被肠道里面的细菌给吃掉了。细菌吃掉了就变成气体放出来,结果肚子咕咕咕咕地在叫,然后还在不停地放臭屁。最后找来找去,摸出一块老家湘西的酥糖,吃那个以后可以持续走2个多小时。虽然走得很慢,但是步伐还是很稳的。
记者:我听说您还有一个细节,说您当时特别想吃米粉?
汪建:但没法吃,没有啊,别的又吃不下去。泡面咽不下去,快热的米饭也咽不下去。我觉得米粉是最好的。放到嘴里咕噜一下就进去了,不管好吃不好吃,就很容易进喉咙。所以那几天体重降得挺快的。上去的时候大概是71公斤,下来的时候就变成66公斤了。
记者:2010年5月22日,您就从南坡成功登顶过珠峰,那这一次为什么要从北坡登顶呢?
汪建:一个是原来许了个愿,从尼泊尔登了一次,怎么也要从祖国、从中国再登一次对吧?另外还要证明生命不息,工作不止,奋斗不止。怎么要退休?狮子老虎都要战斗到最后一刻。也是证明我们身体是可以锻炼,可以适应高强度运动的。
另外一个就是人体在高原的科研,特别是把自己作为对象的科研是很少的。华大9个人的队伍,我们把自己作为科研对象。从零海拔到1000米、2000米、3000米、4000米、5000米,大概是每1000米,取一次样,血样也好,脑电图、心电图也好。那个肠道微生物的样品也好,皮肤的变化也好,从来没有人这么做过,一直取到8800米,那么科研就做出来了。
汪建在珠峰顶采集静息态脑电数据和皮肤微生物样本
记者:我们后来看到了从珠峰带回来的首份脑电数据,用的是咱们国产的设备,是不是可以这么说,我们国家的这种生命科学领域的“国之重器”在这个世界上也是处于领先的水平?
汪建:华大自己做的科研设备,有些是常规的,有些是独特的。你像把测序仪、远程超声搬到珠峰大本营上去,都正常工作了,这个在全球是有很大竞争性的,测序仪搬到5000多米去运行,那也是前所未有,然后眼科的东西也搬到6000多米用,也是前所未有的。
2024年7月20日至29日,汪建又率领华大科研队伍,搭乘“探索二号”科考船,联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单位,赴南海冷泉区域进行深潜科考。
记者:7月份您马上又去了深海,为什么对深海也这么着迷?
汪建:深海是很有意思的地方,有那么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它没太阳,太阳的光能透到海下100多米,最多200米就是全黑了,一点都看不见。深海有那么深的地方,从1000多米、2000米到1万多米,我们去过10909米,那么多生物多样性是什么?从哪来的?
记者:在您的带领下,华大深海科研队伍搭乘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在南海海马冷泉和甘泉海台等区域完成多次载人深潜作业,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观测影像资料,完成深海观测与样本采集任务,并对移动科考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测序装备等进行海上测试。此前,华大已累计参与10余次深海科考航次,那这些深海发现又有什么样的科学意义和产业意义呢?
汪建:第一个就是万物生长可以不靠太阳。生命从哪来的?就是生命起源的问题。另外一个,这些重要的物质能不能成为我们生命科学的“新一产”。因为工业革命是一场革命,人们开始总结,这1万年来农业缺乏真正的颠覆式革命。
记者:所以我们现在到了一个革命的一个拐点了?
汪建:对啊,至少我们觉得是个拐点,所以我们就希望把深海和高原那些生态过程给它研究透了,看能不能再模拟出一个全新的系统。
记者:您探访了这么多极端环境的科研,其实都在挑战我们过去的认知啊!
汪建:所以人家把我们叫做trouble maker,科学本来就是具有颠覆性的,就是不停地否定,对过去的否定,走向新的未来,对吧?中国在农耕文化的时候,是曾经领先世界好多年的。但工业文明,我们是落后的,现在正在猛追,但是别忘了,工业革命就是从康乾盛世的时候开始的。我们抓住了农业革命的尾巴,丢掉了工业革命的起步。在汪建看来,生命健康与长寿是人类的根本需求,华大的研究就是从底层技术着手,去探寻生命的起源,去破解人类生老病死的基因密码。一流的科学一定是一流的产业,这是“半生科研、半生产业”的汪建笃定的信念。身处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前沿,他认为,伴随对生命认知的不断加深和工具的不断迭代,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时代之后,生物经济也就是生命经济时代正在加速到来,也必将形成磅礴的新质生产力,培育不竭的发展新动能。
汪建:人的根本需求就是我说的十个字,健康、美丽、聪慧、长寿、幸福,我原来为什么只提健康、长寿,因为这个是可以量化的。美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聪慧,这个脑袋的事情不太好说,幸福也很难量化,所以我就提健康、长寿,对吧,是可以量化的东西。迄今为止,华大推动基因技术应用于出生缺陷防控成效显著,仅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人数就超过1600万人次。汪建:长沙这些年就基本上没有染色体异常的残疾孩子了,我们算了一下,按照国家卫健委给出的评估报告,一比十几的投入产出比,我们已经给国家节约了几千亿了。除了产前筛查等民生工程,华大基因的检测技术还广泛应用于肿瘤早筛早查、慢病防控、精准用药等领域。
在推动基因科技普惠于民的道路上,华大也面临过不少质疑与争议,汪建说最重要的是从我做起,精准防控,主动健康,先让华大的员工去影响他们身边人,继而影响深圳、中国和世界。
汪建:所以我们今年的目标就是做好三大纪律的事情。第一个,华大内部没有出生缺陷。我们自己做到了。长沙也做到了。深圳基本上也做到了,河北省也做到了,现在黑龙江省也做了,江苏省也在做了。已经三四个省在做了,那为什么不全国都做了?对吧?第二个纪律,就是华大人不能放支架。这是一种口号。但是更多的是把三高、四高给控制住,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这些有害的,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都控制住,那你后面的疾病就不会有。
第三个:肿瘤,我不敢说我有防控肿瘤的能力,但是我有早期发现的能力。那就能大量地减少医疗费用。我们华大的这三个都做到了,更多的相信我们的政府,相信我们的老百姓,相信我们医院为什么不共同做这个事情呢?我说服不了大家,我就用身体力行来表示我能做到。对吧?登山我能做到,科研我能做到,产业我能做到,健康我也能做到。创立华大二十多年,旗下已经拥有两家上市公司,但汪建并无独立办公室,在深圳也无私人住宅,相比于开车上班,他更喜欢徒步或者骑自行车。他也鼓励员工不坐电梯、爬楼梯,盯住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来杜绝心脑血管疾病。汪建:我这个就是无房无车的人,我啥都不要。
记者:你有开心呀。
汪建:我就是有开心、快乐。人没了、钱还在,有什么用?
记者:2024年对您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年吧?
汪建:是一个新的开端吧,有很多技术突破。2025年应该是个新的开局。国家的经济在好转,个人很多事情都到了高峰,它一定会转换成一个新的势能。成立二十多年,历经“九伤一生”的华大正在走向世界,中国基因技术和产品跨山越海,已经服务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国产测序仪等装备和平台正在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地区的实验室、医院、疾控中心,辐射海关、司法、文物、环境监测等众多领域,随着工具逐渐自主可控、测序成本不断降低,“人人基因组时代”正加速到来。
记者:我觉得您自己还是有一种使命感在的,您是什么时候会有这种,就觉得就很想去干这个事情?
汪建:我下乡的时候,20来岁就把我们县里面的50个公社中的40多个跑完了。就是老在想,我能够给我们家乡做点什么事儿,是修公路呢,还是修个水电站呢,还是种点有经济价值的树?我经常想的就是一劳永逸的事儿。樟木是不是很赚钱啊?油茶树是不是很赚钱?人活着,吃饱了撑的,还是要回馈社会。这讲得比较实在啊,你要都没吃饱,你讲那些话干嘛呢。
记者:看到一个数据,就是你们现在已经为4000多万人做基因检测的了。
汪建:对啊,那我们为什么不给每一个人做呢?我们干嘛不想一个为全人类真正造福、服务的东西呢,是吧?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从湖南乡村到世界舞台,汪建说他自己的初心始终未变。如今,靠山面海的“华大时空中心”已经成为了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精准医疗等全球生命科学创新前沿的聚集地,华大将在这里建立起生命的“读存写”体系,为疾病防控和人类健康开辟新道路,为健康中国、科技强国贡献华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