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个人好不好相处,看他吃饭的样子就知道了

武志红  · 心理学  · 2 周前

正文

作者 | 布谷妈妈

来源 | 布谷妈妈

ID | yugu005


前段时间,一位宝妈跟我分享说:

自家大宝对于“吃的”,特别执着。

玩游戏时,若听说谁身上带了吃的,游戏立马不香了,他非要吃完才愿意玩;

平时在家,他跟弟弟也是各种抢吃的,哪怕自己不喜欢吃,也非要凑上去咬两口才香;

去到别人家玩,他目光首先锁定的,就是桌子上吃的;

尤其去比较熟的邻居家里,他会自己径直找零食、赖着要吃饭。

这让宝妈很是尴尬。

宝妈很困惑,家里吃的实在也多啊,为什么孩子对于“食物”这么执着呢?

其实,从一个人对待食物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就能看出他内在的性格。

有这3种吃饭习惯的人,相处起来可能会有让人不舒服的地方。



吃饭特别快,跟“干仗”似的


布谷妈遇到过一个孩子,一上桌,大家都是正常夹菜、吃饭、咀嚼。

可他却像饿了很久一般,吃饭像“抢食”,快速夹菜、大口吃饭、胡乱吞咽。

整个桌子,只听到他快速“唆饭”的声音。

跟他一起吃,你也会不自觉加快速度,因为再慢一点,桌上的菜就没了。

布谷妈一开始很不理解,他为什么要吃这么快?

明明才吃了不少东西,他应该不饿啊?怎么吃饭像“干仗”一样,也没人跟他抢啊?

后来了解了他的成长经历,布谷妈才明白,他为什么会这样。

《不原谅也没关系》中提到——

食物是孩子第一份来自外部的慰藉,当一个孩子渴望爱时,他往往会把食物当做爱的对象。

孩子出生后,他的身体和精神,是同时生长发育的。

当他的精神缺乏爱和关注时,那么,他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生长上。

布谷妈遇到的这个男孩,从小留守在爷爷奶奶身边,父母一年会回来看他几次。

爷爷奶奶平时只负责照顾他的生活,而在情感上,却很少能顾及到。

再加上家里还有个哥哥,这让他从小就有“抢”的习惯。一上饭桌,就要赶紧跟哥哥“抢”吃的。

食物里的糖、盐和脂肪,会让孩子产生满足感和愉悦感,这种感觉,能填补内心的缺失。


一吃饭就风卷残云、狼吞虎咽的孩子,一般都对外界充满不信任。

他们比较警惕,总是担心别人会抢走他的食物。

这种对食物的执着,使他们形成“食物焦虑”,一到饭桌,就忍不住要开“抢”。

这种习惯,在家里还好,可要是和别人一起吃饭,他难免就会让人不舒服,导致大家不愿意和他一起。


吃饭特别挑剔,总是抱怨


平时有人挑食、偏食,这种现象比较常见。

但有些人,他们对食物特别挑剔。

大家都觉得不错、好吃的菜,他硬是能挑出来错:

“这道菜盐放少了”。

“这肉不够嫩。”

“这菜啥味也没有。”

“火候不够。”

可关键是,他自己也不是大厨,他的挑剔,都只是从自己的口味出发。

《学会吃饭》一书提到——

挑剔食物的人,他们通过控制食物,来弥补内心的不确定感。

这种挑剔的行为,实际上是对外界的一种防御:

一切我不熟悉的、不在我掌控范围内的事情,我都要拒绝。

他们内心缺乏安全感,害怕改变。

遇到突发事件,他们会特别慌,没法理智应对。

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可能跟童年时期的经历有关——父母对他们特别挑剔。

当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好时,他们便会形成一种防御机制:也通过挑剔,来维护自己脆弱的自尊心。

吃饭便是一个更好掌控的场景,他们想通过自己评价别人挑选/做的食物来体现自己的权力和价值。



吃饭很局促



吃饭过于安静的人,尤其是在社交时显得局促不安的人,他们通常内心有一定的自卑感。

他们害怕搭不上话,或者说错话引来别人的评论。

所以,不管是吃饭还是社交,他们过于“沉默”。具体表现为:

在饭桌上不主动说话,宁愿埋头吃饭,也不参与讨论;

与陌生人吃饭时显得很拘谨,总是小口进食,显得不自在。

遇到别人问“这道菜好不好吃时”,他们不会给出精准的评论,而是简单回答“嗯,还行”。

《身体语言心理学》提到——

一个人吃饭时的局促和沉默,往往是对自己的社交能力缺乏信心,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选择躲在“安静的外壳”中。

这可能,是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经常被忽略或者收到太多负面评价。

我在餐厅目睹过一对父母和孩子吃饭,坐在他们旁边的我都觉得压力山大。

小孩的爸爸在这边挑剔他最近怎么学业成绩下降,说补习班的钱都打水漂了。

小孩的妈妈也在一旁帮腔:你爸说的话你都要听着,你看你,连吃饭都吃的比别人慢、又挑食;也难怪考试考不赢别人。

被训斥的小孩似乎习惯了这种方式,只是低着头、耸拉着脸,默不作声;

在家长的催促声中,一口一口机械地嚼着嘴巴里的食物……

在类似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他们的“负面自我评价”太多了,从而变得过分警觉。

生怕引起别人注意,也生怕自己说错话引来不好的言语。

吃饭和社交,都变成了压力山大的事。



 写在最后 


一日三餐,看似很平常的事情,我们却能从中看到很多心理特质。

如果我们自己有以上这样的习惯,也不必过于焦虑,可以试着一点点改变。

吃饭,本来应该是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如果我们在吃饭时很紧张,那么我们的身体和情绪,也难以放松下来。

所以,我们平时吃饭,可以留意自己的行为模式,试着让自己放松,去享受食物、享受生活。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布谷妈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婚姻情感咨询师,专注儿童心理,读懂孩子轻松养育。



看到吃饭习惯背后的心理特质,可以试着一点点改变。

               

如果你遇到了一些个人成长、原生家庭等的心理困扰推荐你来我们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我们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陪你探索自我,觉察过去的成长模式,引导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更好地成为自己。


点击这里👉只需花1分钟时间,帮你智能匹配咨询师还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添加咨询客服帮你推荐适合你的心理咨询师,还可以领一份全方位心理健康评估。


点击下方小程序
开始预约心理咨询
👇👇👇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