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小巷,阳光穿过古旧的屋檐,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一只小猫蹲在栅栏上,阳光照亮它耳尖的毛发,它仿佛在聆听远处传来的音响。
它不像山上的猫儿那般怕生,也不似家猫那般娇气。小巷里的人来来往往,不知谁在它旁边放下了一袋苹果。而它,只是看着光影跳跃,继续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于是就这样在晨钟暮鼓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安然。
站在高处俯瞰,密密麻麻的红房顶像一片片鱼鳞,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暖的光泽。它们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勾勒出城市的肌理,也记录着无数平凡人的生活轨迹。
每一个屋顶背后,都是一个平凡的故事:清晨,袅袅炊烟从红房顶上升起,唤醒沉睡的城市;傍晚,万家灯火点亮了红房顶,温暖归家的路人。
红房顶是城市的底色,它不张扬,却不可或缺。它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也承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它是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一抹暖色,也是人们心中永远的港湾。
清晨的菜市场,人声鼎沸,烟火气十足。在众多摊位中,一抹亮眼的红色格外引人注目——那是堆成小山的番茄,个个饱满圆润,红得透亮,仿佛能掐出水来。
没有华丽的包装,没有诱人的广告语,只有最朴实的承诺:自然成熟,原汁原味。“自然红”,是番茄的告白,也是番茄摊主的坚持,更是最原始的人间烟火。在这个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时代,他依然愿意等待,等待阳光和雨露的滋养,等待番茄自然成熟,散发出最本真的味道。
在汕头龙眼南路的街角,一面老旧的楼房外墙上,赫然出现了一幅巨大的彩绘。浓烈的红色铺满墙面,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焰,点亮了整条街道。彩绘的主角是京剧人物,脸谱鲜艳,姿态各异,他们仿佛从画中走出,在墙面上演绎着一出出悲欢离合,诉说着一段段历史传奇。
这面墙,是艺术的舞台,也是历史的见证。在这里,每一次驻足,都是一次与艺术的对话,一次与历史的邂逅。
楼台的飞檐总是翘得那么高,像一只展翅的鸟,轻轻掠过天空。朱红的雕梁画栋虽保持着鲜艳的颜色,却也在风雨的打磨下,显出一种沉静的底色。翠绿的青瓦层层叠叠,像一片片凝固的波浪,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站在这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闭上眼,似乎听见古钟的回声从很远的地方传来。青瓦上偶尔落下几片叶子,随风打着旋儿,又轻轻飘走。
雕梁画栋间,藏着多少故事?翠绿青瓦下,又掩着多少时光?
凛冬的街巷里,小贩叫卖声不断,抬眼瞧去,一串串玛瑙般的山楂裹着晶亮的糖衣,斜插在稻草扎的桩子上,恍若凝结的烟火。琥珀色的糖浆在铜锅中沸腾,翻涌出蜜金色的气泡,老师傅手腕轻旋,将竹签上的山楂浸入滚烫的糖浆中,倏地一提,糖液便似金丝垂帘,在寒风中凝成剔透的冰壳。
红果与糖霜交织成金红璎珞,咬破时脆响如碎玉,酸与甜在舌尖炸开,牵引记忆深处的年味——雪地上追逐的童稚欢笑声,鞭炮炸裂时溅起的雪沫,还有糖葫芦摊旁的等待。那一抹艳色,是腊月街头永不褪色的年画,封存着旧时光里最滚烫的甜。
夜的墨色被稀释成蟹青,天穹与海面在混沌中交换潮汐的密语。礁石渐渐显出青黑的棱角,旧年的最后一页正在潮水退却的褶皱里翻过。人们屏息,目睹赤金利刃剖开海平线,光潮漫过守夜人的瞳孔。
此刻所有未竟的誓言都获得赦免,浪尖上漂浮的碎银是昨日的骸骨。当第一缕光刺穿云霭,亿万粒光子在新年钟摆的震颤中苏醒,潮汐带走沙漏底部淤积的叹息,而新的潮声与旭日正共同迎来新生。
在万林艺术博物馆珍藏的千年时光里,这片炽烈如火的绸缎以浓烈的朱砂红为底,金丝银线勾勒出葡萄藤蔓与祥云纹样交织的繁复图案。丝绸之路上驼铃叮当的岁月,将中原织锦的雅致、波斯纹章的华美与西域乐舞的韵律熔于一炉,方寸之间尽显吐鲁番作为文明十字路口的包容气度。
这片永不褪色的红,是沙漠绿洲的生命礼赞,也是多元文化共生的璀璨见证。
朱红钢骨如游龙脊背般跃出水面,以几何韵律编织成跨越江流的力学诗篇。晴川桥既是用铆钉与混凝土写就的交通答案,亦是游子归乡路上最鲜亮的视觉路标。
当暮色为桥架镀上暖金,桥面流动的车灯便成了散落人间的星子,一端通往炊烟袅袅的故土码头,另一端延伸向满载希冀的远方——这座钢铁长虹始终静默守望,见证着故土与四散各地的年轻血脉在时代浪潮中同频搏动。
赤色高墙如凝固的火焰,在时光中焙烧出宫格纹路。朱砂剥落处显露出甲骨文的龟裂、青铜铭文的锋芒、竹简隶书的筋骨,它们与阿拉伯数字的理性刻度交叠共生。斑驳的漆面里,楔形文字与西夏文互映成辉,拉丁字母在篆印旁投下斜影。
每个方格都是文明的琥珀,封存着先民凿刻文明的凿痕、僧侣誊写经卷的墨迹、工匠铸造青铜器时的纹路。当数码时代的闪光灯咔嚓声响,留下的影像记录里,千年前的符号仍在呼吸,它们在朱红底色上续写永无终章的史诗。
不苟言笑的雕像紧挨着,用石头的唇语谈笑;串珠色彩流溢,剔透的表面盛满行人脸上的笑容。以书墨的清香为底,货摊上冰冷和柔软碰撞、木质和棉质交错,零星物件吵吵嚷嚷,编织出与春节的热闹最为融洽的坐标。
摊主坐在木质的孤岛上,她只是静静地等待着,等着收摊的日落,等着行人投来好奇的目光,更等待着木尺的流苏被铁轨上的风扬起,抬头邂逅一双含泪的熟悉眼眸。
这扇窗一定经历过很多雨水的拍打、阳光的熨烫、紫外线的穿透,在伤口未干之际被灰尘掩盖,水痕与窗花的图案共同绘制成这扇窗的纹路。
玻璃冰冷看不出年岁,但老人皮肤的褶皱里,岁月的史书却翻得哗哗作响。每一页,应该都有春节贴上的喜庆窗花吧?那些年的热情烫下一个个邮戳,待新桃换旧符之时被人启封。
白鸽吻向黑暗中的爱人,它的尾翎正凝结着异乡的霜,闭上眼,就能感受到透过羽翼的炽热和颤栗。爱意随满天的飞雪降落在屋檐下,脚下的红砖被万朵玫瑰染得愈加鲜艳。千言万语在砖缝发酵成酒,随着纵横交错的裂纹流向晨昏线尽头。
风、雪、河流,所有的奔波都朝着一个不变的方向。穿越千里的归宿,不过是一个有你的屋檐。
初升的日光填补往日世界的裂缝,抚平这运转不息的星球角落里的皱纹。昨日的车马带走了多少人的乡愁,今日的川流又载着多少期许奔赴下一个远方。
世事常易,岁月难留,惟愿岁聿云暮时那珍贵而短暂的团圆,能许给你新一年的欢愉和胜意。窗外每一次的日出,用来自宇宙深处的温热在窗上反复描摹着,携岁月的深厚笔墨镌刻下人间最朴素的希冀——平安喜乐。
武汉大学学生会新闻宣传部(新闻宣传工作)倾情出品
文字:陈禹如 罗丹 潘佳奕
摄影:魏桢 朱彤 李念同 翁锐 邹澈 黄语嫣
排版:韦喻静
责编:姜欣妤
投稿邮箱:xiaobangbangtu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