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2:00至第二天8:00,禁止!

幸福东台  · 互联网金融  · 2 周前

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国家标准《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这是我国首个针对贷后催收业务的国家级规范。该标准对催收行为的时间和方式进行限制,规定每日22:00至次日8:00禁止催收作业,语音催收和现场催收频率也有限制,同时强调个人信息保护。该标准的实施填补了贷后催收环节的规范空白,为行业自律管理提供了权威依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发布国家标准《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

这是中国首个针对贷后催收业务的国家级规范,填补了贷后催收环节的规范空白。

关键观点2: 对催收行为的时间和方式进行限制

规定每日22:00至次日8:00禁止开展催收作业,语音催收和现场催收的频率受到限制,以保障债务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关键观点3: 强调个人信息保护

《指引》要求催收系统需满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二级要求,个人信息需屏蔽显示,传输过程须加密。债务人还款后,金融机构需通知第三方机构销毁数据,并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正文



3月13日,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微消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批准发布国家标准《互联网金融 个人网络消费信贷 贷后催收风控指引》(下称《指引》)。


图片


该《指引》是我国首个聚焦贷后催收业务的国家级规范,其发布实施有效填补了贷后催收环节长期存在的规范空白,为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提升从业机构合规管理水平、识别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权威依据,是贷后催收行业迈向规范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步。


对贷后催收风险控制做出总体要求


每日22:00至次日8:00禁止催收作业


梳理文件全文后发现,以下几点规定与细化要求值得重点关注。

《指引》对催收行为的时间和方式进行了严格限制,明确在未约定催收时间的情况下,每日22:00至次日8:00禁止开展催收作业。同时,语音催收每日对同一债务人不得超过3次,现场催收每日不超过1次,且需至少2人同行,不宜超过3人,严禁进入私人住宅或办公区域,以保障债务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此外,《指引》还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催收系统需满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二级要求,个人信息需屏蔽显示,传输过程须加密。债务人还款后,金融机构须立即终止催收并通知第三方机构销毁数据,且双方需持续承担保密责任,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全文如下



@幸福东台 姊妹号集合,长按二维码关注。



监制丨小东  编审丨小鹿

主编丨小飞  编辑丨小猪

推荐文章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