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5岁,替大家试过了,回老家真的会后悔

壹心理  · 心理学  · 3 周前


近几年,“逃离北上广”成为了不少人的生活主旋律。
年轻时踌躇满志来到大城市拼搏,经历了职场的残酷和生活上的孤独。
熬到中年意识到,钱未必挣下多少,人却内耗严重。
承载了都市生活的疲惫与焦虑,他们迫切需要一个精神上的栖息地。
去云南旅游,去阿勒泰感受纯粹,去鹤岗定居,在老家县城的松弛里,开始自己的躺平生活。
于是乎一些人发现,原来留在大城市可以不是生活唯一的选择。
与其其辛苦闯荡,不如直接离开,换个地方重新开始。
“逃离”是他们结束旧生活的最好方式。
但一段时间后,一部分人的身影又出现在大城市中。
“回笼漂”取代了“逃离”,成为了他们新的选择。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20年至2023年内,曾逃离北上广深的职场人中,39.2%选择重新投递一线城市,成为“回笼漂”。
从他们离开,到重新投递一线城市的平均间隔时间在20个月左右。
那些离开大城市的人,正在悄悄回来,重新陷入离开还是留下的抉择之中,在不同的地方漂来漂去。
这或许也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
在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哪里才是我们真正的避风港?

老实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
觉得自己过得好的人,会对自己的环境极尽赞美,觉得小城市安逸,大城市机会多。
对生活有不如意的人,也能指出现实中的种种缺点,羡慕那条自己没走过的路。
但毋庸置疑的是,大城市带给大多数人的感受都是相同的
那就是一个字:卷。
作家李颖迪在《逃走的人》一书中记录了一部分人逃离城市的生活。
他们从大城市离开,去河南鹤壁、黑龙江鹤岗等城市,花几万块钱买下当地的房子,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
书中有一个叫林雯的年轻女孩,曾经是一家手机回收公司的客服。
她的工作时间是早上9点到晚上9点,占据了一天大半的时间。
一到上班时间,她就要开始处理前一天留下来的几十条留言,然后开始应对客户源源不断的问题。
一个个客户的对话框会立刻弹出来,在屏幕的计时中,林雯必须在10秒内立刻回答问题。
她仿佛是在流水线上工作,不能有片刻的喘息,日常成为了一项项可量化的指标。
每天五百个问题,每小时和41人对话,平均回复秒数为8秒。
在离职之前,她上了8天班,但回忆起这份工作,哪怕拿过两次S绩效,她也觉得索然无味。
工作没有“价值感”,每天的日子对于她而言,也不过是“浑浑噩噩”的活着。
高压之下,只有行尸走肉般的疲惫。
日常的休息进食,不过是在维持生命体征。
何况撇开都市的琳琅繁华,留下的只有“城里挣钱城里花,一分别想带回家”的窘迫。
刚到手的工资成为手里的外卖,桌上的纸巾,孩子的学费。
随着年纪的增加,生活中不可预估的危机也接踵而至,这份“卷”都成为了不可多得的机会。
朋友笑笑的丈夫失业之后,顶着职场中年人的身份艰难求职,投出去的简历皆是已读不回。
夫妻俩讨论日后的家庭温饱问题,琢磨着放低要求,试试小公司的工作。
但小公司的工作风险也实实在在摆在他们面前,工资低加班多。
即使降低要求对他们的家庭而言,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在生存压力面前,夫妻俩不约而同想到一条出路:
回老家吧。
职场需要更年轻的血液,机会也会留给简历更优秀的人。
那些有关于生活的轻松享受,是属于有家庭兜底的人。
留给普通人的,是日复一日的奔波,是起早贪黑努力工作也无法缓解的焦虑。
在巨大的现实差距面前,我们都知道,城市不会是我们最终的归宿。
就像孩子哭了会找妈妈,在大城市受挫的我们也会重新寻找避风港。
我们理所当然认为,慢节奏的小城市、县城会接纳任何人扎根生活。
老家,会无时无刻等待着它的孩子归来。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博主采鱼自嘲自己是没能力留在老家生活的人。
她在家人的劝说下,回到老家县城找工作。
县城里的岗位不多,考公考编的氛围浓厚。
在有限的工作机会面前,考公考编就成为了唯一的,也是更好的出路。
采鱼在这样的氛围感染下,自然也不能免俗,被迫“卷”起了自己。
还没开始期待上岸,她便发现自己没机会“下水”。
摆在她面前的,是专业受限问题,除了三不限,她找不到别的报名机会。
好不容易等到一个可以报名的岗位,也是在偏远的乡镇,开车过去要两个多小时。
采鱼报了名,但顾虑现实的种种问题,最后选择了放弃。
幸运的是,她后来找到了一份行政工作,不幸的是,她始终无法适应县城的规则。
大城市没有人情味,小城市离不开人情社交。
父母皆在体制内,手里资源一大把的同事在工作上如鱼得水,而她没有拼爹的资本,没有殷实的家境,只能在县城过着一眼望到头的生活。
在亲戚熟人遍地的县城里,自己的私生活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话题,逛街相亲都会遇见熟人,没有隐私可言。
低物欲、慢节奏的小城市,并不能直接让人实现提前退休的舒适自在。
县城的学历失去价值,比不上初中毕业的有工作经验。
任凭履历光鲜亮丽,回到这里也要重新开始。
35岁网友阿兰在这里,患上了“失语症”,曾经无话不谈的同学一起聚会,聊完孩子也是相顾无言。
城市里学来的词汇没有用武之地,过往培养的爱好,在这里也找不到相关的演出。
大家拥有稳定的生活的同时,正在失去做梦的能力。
因为在这里,依旧很“卷”。
看似悠闲的小城生活,只容得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
裸辞回老家的博主都会创业、做副业。
朋友辞职后在老家待上一两个月后只想逃离。
在所有人都奋勇生活的环境里,他的“摆烂”态度会令他无地自容。
“这里似乎不允许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存在。”
五十几岁的父亲不舍得内退,依旧会在早上六点半醒来,赶到乡镇上工作。
跑出租的二叔,会为了一个长途单,在中秋节团圆的日子里在外奔波。
热闹的早市,是一群农人在天没亮的时候从家里出发。
路边的摊贩,到夜里11点也不舍得收摊。
至此,他发现故乡不允许失败者。
置身于大城市的早晚高峰里,我们向往小城市的清风蝉鸣。
在小城市的朝九晚五中,我们怀念那个在大城市里有梦想的自己。
新的环境,依旧会产生新的问题。
因为,无论在哪里都没有真正的一劳永逸。

曾经在后台收到一位读者的留言,倘若按照家庭经济条件,她在老家县城中已然是一个县城赢家。
但离开县城,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
她希望自己的终点,是孩子的起点。
也希望父母步入暮年,能够在大城市里享受更好的医疗。
县城的生活固然好,却不是她真正想要的日子。
所以,她选择去大城市里闯荡,在那里她认识了后来的老公,组建了一个美满的家庭,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
在父亲生病,老家医生束手无策时,她能带父亲在大城市里寻医问诊,恢复健康。
一路来崎岖无比,但再来一次,她依旧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看清生活的真相就会明白,人生没有完美答案,每一种选择都有它的好与坏。
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
可以选择留在小城市经营当下,也可以前往大城市努力追梦。
但在做出选择之前,我们也需要做好两点准备。
a.找准自己的定位
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和个人追求相关,但能不能过得好,取决于手里的筹码有多少。
能在小城市过得好的,大多是吃喝不愁的县城赢家。
或是靠父母托举,从父辈那里接过人脉和资源。
或是自身能力过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小地方占据一席之地。
相反,倘若你没有任何积累,那么县城的环境也无法成为未来生活上的助力。
一无所有的普通人想要改变命运,只有换环境,到了大城市,一切都会推着你走。
没有退路的人在那里迟早会找到一份满足温饱的工作,也总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b.摆正自己的心态
很多人在做出选择之后,都会陷入巨大的后悔,觉得原来的路走错了。
回到县城,开始认为在大城市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牛马人生。
成为“回笼漂”,后悔自己在小县城里白白蹉跎一段时间。
上,我们不需要美化自己没走过的路,也不需要遗憾自己曾经走过的路。
小城市的安逸,帮助我们思考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大城市的快节奏,也带领我们增长许多见识,去享受没享受过的事物。
“逃离”不是逃避,是走出旧的秩序,开启新的生活,新环境的刺激反而能让我们确立想要的生活形态。
雷军曾经说过:
“有机会一定要试一试,其实试错的成本并不高,而错过的成本非常高。”
要知道,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我们无需太过于纠结过去,现在的选择未必是最后的终点,我们的发展也未必止步于此。
着眼于当下,努力挣钱,认真生活,脚下走的路才是我们想要的诗和远方。
【在看】愿走过的每一条路都能通向我们理想的生活。
如今的你正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对正在为此迷茫的人有什么建议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我们一起聊聊吧。
作者:微微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图源:Pexels

文章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

村上春树曾说,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只不过是要努力奋斗,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如果你也常常感到迷茫、焦虑,对人生失去了方向,想要改变现状却找不到方法,不妨加入壹心理【心理学交流群】。
在这里,你可以免费学习心理学知识、观看大咖干货直播课,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我价值;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交流学习,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还可以免费领取【1V1心理职业规划】,0基础入行心理行业,掌握新的职业技能,拓宽职业道路,创造人生更多可能性!

立即点击海报,免费进群👇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