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形机器人,具有唯一性的7家公司

烂板套利  · 科技创业 科技自媒体  · 13 小时前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人形机器人从科幻到现实的跨越,以及7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公司。这些公司在核心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推动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文章还讨论了人形机器人的市场前景以及投资风险与挑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绿的谐波打破谐波减速器国际垄断,成为全球唯一国产替代龙头。

绿的谐波在人形机器人的关节驱动中,谐波减速器的技术突破,打破了日本的哈默纳科长期以来的垄断地位。其传动精度稳定在 ±30 角秒内,远超国际标准。

关键观点2: 鸣志电器领先机器人手指精密驱动空心杯电机领域。

鸣志电器是全球仅有的三家具备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其空心杯电机效率高、转速快、响应快,完美契合灵巧手的需求。

关键观点3: 埃斯顿提供运动控制全链条方案。

埃斯顿是国内唯一掌握控制器、伺服系统和机器人本体全套自主技术的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关键观点4: 汉威科技在柔性触觉传感器领域领先全球。

汉威科技与Interlink并列全球前三,其触觉传感器阵列密度高,力觉分辨率高,可复现人手的触觉感知。

关键观点5: 三花智控将汽车热泵技术成功移植至人形机器人热管理。

三花智控将汽车热泵技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热管理,提升了热管理效率,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这一技术跨越的企业。

关键观点6: 中熔电气提供高压智能熔断器解决方案。

中熔电气是国内唯一覆盖 1000V 机器人高压平台的熔断器供应商,其耐压值远超行业标准。

关键观点7: 金杯电工提供耐弯折机器人专用线束。

金杯电工的线束耐弯折次数远超普通线束,完美适配机器人关节的高频运动需求。

关键观点8: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但也存在风险与挑战。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但同时也存在技术瓶颈、市场竞争激烈、政策法规不确定性等风险与挑战。


正文

人形机器人:从科幻到现实的跨越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形机器人不再仅仅是科幻作品中的想象,正逐步走进现实,成为改变未来的重要力量。宇树科技 CEO 王兴兴曾表示,预计到 2025 年,人形机器人将进入一个新的量级,服务业和工业领域的人形机器人将基本普及 。这一观点不仅展现了行业内对人形机器人发展的乐观预期,也反映出人形机器人在技术突破和市场应用上的巨大潜力。

从早期简单模仿人类动作的机械装置,到如今具备复杂感知、认知和交互能力的智能机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创新与突破。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传感器技术等关键领域的不断进步,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各个应用场景,其在工业制造、医疗护理、家庭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赛道上,有 7 家公司脱颖而出,它们以独特的技术、创新的理念和前瞻性的战略,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 7 家公司,探寻它们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独特之处和发展密码。

七家 “唯一性” 公司探秘

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的国产之光

在人形机器人的关节驱动中,谐波减速器是核心部件。长期以来,这一领域被日本的哈默纳科垄断,而绿的谐波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作为谐波减速器国产替代的唯一龙头,绿的谐波是全球除哈默纳科外唯二能够规模化量产高精度谐波减速器的企业 。

绿的谐波的齿形设计误差抑制技术堪称一绝,能将传动精度稳定在 ±30 角秒内,远超 ±60 角秒的国际标准。这一技术优势使得其产品在精度和稳定性上表现卓越,为人形机器人的精准动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值得一提的是,绿的谐波已通过特斯拉 Optimus 人形机器人的送样测试,并被纳入备选供应商目录,这无疑是对其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

鸣志电器:空心杯电机的国产领跑者

在机器人手指精密驱动空心杯电机领域,鸣志电器是全球仅有的三家具备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另外两家是瑞士的 maxon 和德国的 Faulhaber。鸣志电器以 15% 的全球市占率,在国产厂商中位居榜首 。

空心杯电机具有效率高、转速快、响应快等特点,在动力性能和控制性能上表现出色,完美契合灵巧手的需求。鸣志电器不仅技术领先,还具备成本优势,将 1 公斤级灵巧手单指成本降至 300 美元,远低于海外竞品的 800 美元以上 。目前,鸣志电器已为英伟达 Project GROOP 机器人原型机提供试装交付,其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国际知名企业的认可。

埃斯顿:运动控制全链条方案商

在运动控制领域,埃斯顿是国内唯一掌握控制器、伺服系统和机器人本体全套自主技术的企业。这一独特优势使埃斯顿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从核心部件到整体系统,实现全方位的自主研发和生产。

埃斯顿的高动态轨迹规划算法可支撑人形机器人双足动态平衡,ZMP 稳定裕度≥85%,确保机器人在行走和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作为首批通过 “中国机器人” 认证的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埃斯顿在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上有着深厚的积累。此外,埃斯顿参股的灵西机器人在 3D 视觉 + 本体集成领域表现出色,商业化案例已覆盖药明康德、比亚迪等知名企业,进一步拓展了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场景。

汉威科技:柔性触觉传感器龙头

汉威科技在柔性触觉传感器领域与美国 Interlink 并列全球前三,是全球唯三具备柔性压阻 / 电容式触觉传感器量产能力的企业。其触觉传感器阵列密度达 100 点 /cm²,力觉分辨率 0.1N,可复现人手 90% 的触觉感知,让人形机器人能够更精准地感知外界环境和物体的特性。

汉威科技已获得波士顿动力 Atlas 机器人下一代触觉迭代项目样机订单,这一合作充分展示了其在柔性触觉传感器领域的领先技术和产品实力。旗下子公司山西腾星传感器和苏州能斯达电子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发展迅速,不断推动着柔性触觉传感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三花智控:机器人热管理专家

三花智控将汽车热泵技术成功移植至人形机器人热管理,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这一技术跨越的企业,热管理效率提升 40%。这一创新不仅体现了三花智控在技术融合方面的强大实力,也为机器人热管理提供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冷控制元器件公司,三花智控自研的微型电子膨胀阀重量<5g,适配机器人关节电机散热,打破了日本不二工机的垄断。目前,三花智控的集成热管理模组已进入特斯拉 Optimus 第二代样机测试,单台价值量约 500 元,有望在人形机器人热管理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中熔电气:高压智能熔断器供应商

在高压智能熔断器领域,中熔电气是国内唯一覆盖 1000V 机器人高压平台的熔断器供应商,耐压值超行业标准 2 倍,为机器人高压平台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作为国内电力熔断器行业的领先企业,中熔电气的动作精度达 ±5%,远超普通熔断器的 ±20%,能够确保高价值机器人电源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中熔电气取代美国 Littelfuse,成为特斯拉 Optimus 熔断器二供,单价提升 30%,在高端熔断器市场崭露头角。

金杯电工:耐弯折机器人专用线束供应商

对于机器人关节的高频运动,线束的耐弯折性能至关重要。金杯电工的耐弯折机器人专用线束耐弯折次数超 1000 万次,远超普通线束的 200 万次,完美适配关节的高频运动需求。

作为扁电磁线全球龙头,金杯电工与美国卡莱技术共享超柔 TPU 绝缘材料专利,将单线直径缩小至 0.08mm²,相比传统的 0.2mm²,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实现了线束的精细化和轻量化。金杯电工已拿下优必选 Walker 年 5000 万元订单,单价提升 40%,在机器人专用线束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技术突破与市场前景

这 7 家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突破,无疑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绿的谐波在谐波减速器技术上的突破,打破了国际垄断,为国产人形机器人提供了关键的核心部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鸣志电器的空心杯电机技术,以其高效、快速响应的特点,使人形机器人的动作更加精准、灵活,拓展了人形机器人在精密操作领域的应用。

埃斯顿的运动控制全链条技术,实现了从核心部件到整体系统的自主研发和生产,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提升了人形机器人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汉威科技的柔性触觉传感器技术,让人形机器人能够更精准地感知外界环境,实现与人类的自然交互,为人形机器人在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三花智控的机器人热管理技术,有效解决了人形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的散热问题,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拓展了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中熔电气的高压智能熔断器技术,为机器人高压平台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确保了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安全运行。金杯电工的耐弯折机器人专用线束技术,满足了机器人关节高频运动的需求,提高了机器人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据高盛预测,人形机器人有望在 2025 - 2030 年实现经济可行性,未来市场规模可达 2000 亿元 。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到 2030 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约 8700 亿元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拓展,从工业制造到医疗护理,从家庭服务到教育娱乐,人形机器人将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投资风险与挑战

尽管人形机器人行业前景广阔,但投资者也需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风险与挑战。技术瓶颈仍然是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虽然目前人形机器人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高精度定位与导航、低延迟与实时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增量学习与自适应能力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 。这些技术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时间,且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人形机器人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热度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本涌入该领域,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这可能导致市场份额的争夺加剧,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政策法规的不确定性也是一个重要风险因素。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相关的政策法规也在逐步完善。然而,政策法规的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会对人形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生影响。

投资者在关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投资机会时,也应充分评估这些风险,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

结语:未来已来,携手共进

这 7 家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卓越表现,不仅展示了各自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也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们在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上的突破,推动了人形机器人从概念走向现实,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重要力量。我们期待这 7 家公司能够继续保持创新精神,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加入到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中来,共同探索这一充满潜力的领域。

作为投资者和科技爱好者,我们应密切关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动态,把握技术发展的脉搏,理性看待投资机会与风险。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将更加美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变革。

推荐文章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