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于泳被任命为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的批复文件,以及他在保险行业的丰富经验和管理能力。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国寿资产管理公司的概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于泳获准担任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文章描述了于泳在保险行业的丰富经验,包括其在不同职位的工作经历以及在保险资金运用方面的深刻理解和专业知识。
关键观点2: 于泳对保险资金运用有深刻理解
于泳强调资产配置在保险投资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在宏观环境、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变化下,保险资金应积极应对,提升投研能力和资负互动水平。他还谈到了如何平衡固收和权益类资产占比,实现穿越宏观经济周期的稳定收益。
关键观点3: 国寿资产管理规模突破6万亿元
文章介绍了国寿资产作为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子公司的发展历程,管理资产规模之大以及在国内外公开市场、公募基金、另类投资等领域的涉足情况。同时,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也得以阐述。
正文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2月14日发布的批复文件显示,核准于泳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的任职资格。在获批担任国寿资产总裁之前,于泳任国寿资产党委书记、副总裁(主持工作),分管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资产配置部等部门。于泳在保险业有较为丰富的从业经验,曾先后就职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泳自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任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公司市场总监(副总经理级)。2010年2月至2016年4月在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任党委委员、总裁助理和党委委员、副总裁。2016年,于泳赴任国寿资产,曾任国寿资产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副总裁、总裁助理。此外,于泳还担任国寿资产旗下国寿安保基金董事长。2024年1月19日,国寿安保基金发布公告称,选举于泳为公司董事长。于泳在保险资管行业从业多年,对保险资金运用有着深刻的理解。2024年7月,于泳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研究专委会组织召开的“2024年二季度保险资金运用形势分析会”上表示,资产配置是投资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对于追求绝对收益的保险投资尤为重要。当前,保险资金面临新的宏观环境、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资产配置要主动求变,持续升级投研能力和资负互动水平,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于泳认为,一是兼顾“稳”和“进”,从长期可持续角度出发开展短、中、长期资产配置规划,平衡固收和权益类资产占比,加强精细化投资管理,致力于实现穿越宏观经济周期的稳定收益。二是建立资产负债有效联动机制,就中长期利率走势等关键问题达成共识,促进保险产品结构优化,根据账户负债特点推进差异化配置与精细化管理。三是顺应实体经济发展和融资需求,创新投资模式和丰富产品体系,发挥“耐心资本”优势,做到“资金-资本-资产”三资循环,赋能实体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年6月,于泳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经济的源头活水,金融要高效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壮大,而保险资金作为市场的耐心资本,能够很好契合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国寿资产官网信息显示,国寿资产是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之一,管理资产突破6万亿元,涉足国内外公开市场、公募基金、另类投资等多个领域。在中国人寿集团2025年工作会议上,该集团发布新的发展战略即“333战略”,包括积极培育三大新增长极、着力打造三大新上市平台、深入实施三大工程等,明确高质量发展路径。工作会议对集团旗下子公司发展目标做出安排。其中提到,国寿资产是国内首批设立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规模位居国内第一,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要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国寿资产2025年工作会议要求,公司要按照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工作部署,锚定既定目标任务,以“七个更高”抓好全年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其中提到,以更高目标强化投资收益能力。要提升全球化全领域资产配置和投资管理能力,精准布局中长期投资,深化资负联动;固收投资要着力稳配置、强交易;权益投资要把握市场机会,提高投资效率;另类投资要落实“一核双翼、三线并进”要求,加强投资风险管控;研究要形成合力,完善“政研、产研、投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