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和校外教学点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优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专业设置与管理,并统一称为“非脱产”。要求高校考虑多方面因素来设置继续教育专业,并鼓励增设特定领域如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的相关专业。同时,原则上不再新增脱产形式的专业点。对于办学形式,自2025年秋季起,不再使用“函授”“业余”的名称,并统一最低修业年限和毕业证书。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专业设置与管理要求优化
教育部要求高校根据学校定位和学科优势、市场需求等设置继续教育专业,且这些专业需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来确定。
关键观点2: 鼓励增设特定领域专业
教育部鼓励高校在特定领域如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增设相关专业,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观点3: 统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办学形式
自2025年秋季起,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再使用“函授”“业余”的名称,统一称为“非脱产”,并且原则上不再新增脱产形式的学历继续教育专业点。同时,对于已注册入学的学生,将继续按原政策执行。
正文
教育部19日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和校外教学点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优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专业设置与管理;2025年秋季起,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再使用“函授”“业余”的名称,统一称为“非脱产”。![]()
《通知》要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目录以每年更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为依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补充专业目录不再用于专业备案。高校要充分考虑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优势、在籍生数量、专业的市场需求及就业竞争力,充分论证拟新设专业点,应在本校开设的已有至少一届毕业生的全日制教育本、专科专业范围内,设置继续教育本、专科专业。在优化专业布局结构方面,教育部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增设先进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健康、能源、绿色低碳、国际组织、金融科技等领域相关专业,以及托育、养老、照护、家政等民生紧缺领域急需专业。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戏曲、文物保护与修复、非通用语种、涉外法治和国际传播等领域急需专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国家开放大学、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应按规定加强对本区域(系统)专业设置的统筹规划和协调,超常规布局急需紧缺专业,支持设置新兴专业,鼓励开设面向产业工人、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的专业。在办学形式方面,《通知》明确,自2025年秋季起,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再使用“函授”“业余”的名称,统一称为“非脱产”,原则上不再新增脱产形式的学历继续教育专业点;普通高校举办的学历继续教育统一通过成人高考入学,统一落实颁布的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统一最低修业年限,统一毕业证书。2025年秋季学期前已注册入学的函授、业余、网络教育学生继续按原政策执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