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班
深圳站丨2月27日-3月02日
上海站丨4月24日-4月27日
第一章 商业银行基础概论
一、金融机构类型及特点
(一)概论
市场上几大类资金的总体特点(大行、中小行、同业部、金融市场部、资管部、信托、券商、保险)。为什么不同机构,或者同一个机构不同部门的资金偏好差别如此之大?
(二)金融机构分类介绍
1.银行存款类金融机构特点分析
(1)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
(2)城商行和民营银行
(3)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
(4)农村金融机构(省联社)
(5)外资银行(法人行和分行)
(6)民营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贷款和普通贷款)
(7)财务公司
(8)金融租赁、汽车金融、
(9)非银行支付机构
(10)金控集团和互联网平台
2.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1)信托公司
(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
(3)汽车金融
(4)金融租赁
(5)货币经纪
(7)消费金融(互联网贷款)
(8)理财公司
(9)AIC
3.证券业金融机构
(1)券商
(2)券商资管业务
(3)期货公司
(4)公募基金公司
4.保险业金融机构
(1)寿险
(2)财险
(3)养老险
(4)保险资管公司
5.金融控股公司
(1)中央金控
(2)地方金控
(3)民营金控
(4)互联网金控
6.地方金融组织
(1)主要地方金融组织
(2)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和基本指标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主要构成
1、如何区分银行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
2、什么是生息资产?各类资产中分别包含哪些会计科目?
3、什么是付息负债?付息负债和非付息负债分别包括哪些科目?
4、对于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而言,投资范围有哪些?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的股权投资业务的限制?
5、商业银行的一般表外业务分为哪几部分?
6、FTP及内部定价管理
(二)净息差利润概念及未来三年持续收缩挑战
1、如何合理的计算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
2、商业银行的成本来源主要是哪三方面?
3、商业银行的最主要的营业净收入是什么?
4、商业银行净息差是什么?净息差变动受哪些因素制约?
5、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商行在资产利润率上变动有什么不同特点?
(三)商业银行主要贷款类型
1、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和个人贷款
2、互联网贷款
3、住房按揭贷款
4、房地产和
5、政府项目融资
6、贸易融资及交易银行
7、银团贷款
8、票据贴现
9、不良资产分类
三、商业银行组织架构
商业银行组织架构课程大纲
(一)组织架构概况
1、国有大行
2、股份制银行
3、共性与差异
(二)主要板块介绍
1、批发银行 50分钟
管理部门:公司银行部
客户部门:战略客户部、机构客户部、普惠金融部
产品部门:投资银行部、资产管理部(理财子)、金融市场部(票据)
各部门之间的不同与协同
小结:精兵做批发
2、零售银行 30分钟
财富管理部
私人银行部
零售信贷部
信用卡
各部门之间的不同与协同
小结:重兵做零售
总结: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
3、全面风险管理 20分钟
识别风险:授信审批部
管理风险:风险管理部
处置风险:资产保全部
总结:全面、全周期风险管理
4、其他中后台 10分钟
计划财务部
人力资源部(党委办公室)
监委
(三)主要考核机制
1、总体的考核机制
1)谁来制定考核
2)总分支行的考核传导机制
2、主要板块考核机制
1)批发银行:FPA等
2)零售银行:AUM、MAU等
(四)银行间的差异化及发展趋势
1、不同背景与经营策略带来的差异
零售之王(招行)、同业之王(兴业)、小微之王(民生)
批发之王(浦发)、协同之王(中信)、学习之王(宁波、平安)
不同时期带来的组织架构调整及影响
事业部制
大条线制
2、集团化
(五)与其他金融行业对比
1、银行与券商:代销、投行、同业及资金往来概论
2、银行与公募基金:代销、托管与投资定制
3、银行(以私行部为主)与私募机构的合作
4、银行个金部及私行部代销金融产品的基本框架和规则
5、银行(个金部)准入公募基金的筛选标准及业务流程
6、个金部、托管部与公募基金的资金流向
7、银行托管与券商结算,如何结合?
8、当前银行对于公募基金的销售推动逻辑与模式
9、银行(个金及私行部)筛选券商资管产品、及私募基金的策略及准入标准
10、私行对于代销私募类产品的策略选择与销售推动方法。
第二章 央行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框架及利率体系
过去3年逐步从定向政策回归总量政策
一、中国特色法定存款准备金
(1)存款准备金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2)法定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是什么?
(3)定向降准如何做到精准滴灌?
(4)超额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备付金的异同;
(5)几种特殊账户准备金问题:协议存款、结构性存款、财政预算存款、境外机构境内存放;
(6)法定存准如何从流动性管理工具转变为货币政策工具?
(6)降准就一定是宽松么?
(7)法定存款准备金能否动用,日间动用或隔夜动用有没有什么规则?
(8)央行一直宣扬的准备金结构性短缺是否合理?
(9)存款准备金相关监管和考核指标
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简介
(一)央行货币政策的分类
1.是否增加基础货币,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
2.主要分类
(二)央行创新流动性工具和信贷支持
SLF\SLO\MLF\TMLF\PSL\TLF
(三)公开市场操作(OMO)
1.回购业务:正回购、逆回购
2.现券买卖:买断、卖断;最新新增国债买卖
3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基本归零
4.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中央国库、地方国库
(四)央行再贷款前世今生
1.央行再贷款的由来
2.央行现行再贷款分类
(1)流动性贷款
(2)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
(3)金融稳定再贷款
(4)专项政策性再贷款
3.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详解
(1)四种类型:支农、扶贫、支小、股票增持
(2)再贷款资金用途
(3)再贷款申请条件
(4)再贷款申请动力和银保监会指标联动关系
(5)抵质押品
(6)央行评级的信贷资产质押贷款
4、社融指标及数据解析
三、金融市场利率体系
1、政策利率VS市场利率
2、政策利率传导机制
3、超低利率环境隐含的市场影响
4、存贷款利率定价
四、MPA体系介绍
第三章 中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一、前言
(一)概念及分类
1.FMI定义
2.FMI类型:PS、CSD、SSS、CCP、TR
(二)起源和发展
1.FMI标准制定背景
2.中国推行FMI进程
(三)国内三大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1.交易系统
(1)场内交易:.上交所,深交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
(2)场外交易:外汇交易中心,同业拆借中心、商业银行柜台交易、北金所
(3)其他交易所: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票据交易所,上海保险交易所、北金所
2.支付系统
3.登记托管结算系统
(1)交易所登记结算系统:中证登、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
(2)银行间登记结算系统:中债登、上清所
(四)国内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现状和特点
1.国内五类系统并没有明显界限,暂缺TR
2.公司化运营趋势明显
3.系统运营方彼此参股
4.交易系统和登记托管结算系统彼此渗透
7.场内和场外的基本区别
二、债券市场基础设施
(一)债券总述
1.债券种类:
2.债券发行:
3.债券定价:
4.债券交易
5.债券登记托管
6.债券清算、结算
7.担保品业务
8.违约债券转让业务
(二)债券业务基础设施
1.中央结算公司(中债登)
2、中国结算公司(中证登)
3.上海清算所(上清所)
4.外汇交易暨同业拆借中心
5.交易商协会
5.上交所、深交所、全国股转系统:上交所固定收益证券综合电子平台、深交所综合协议交易平台
6.北金所、中金所(国债期货业务)
7.商业银行柜台系统:储蓄国债(电子式)业务、柜台流通式债券业务
8.报价系统
三、支付清算体系
(一)不同场所结算模式
1.证券交易所交易证券的结算模式
2.银行间市场的结算模式
3.期货交易的结算模式
(二)现代支付清算系统
1.国内支付结算规则体系
2.支付系统构成(CNAPS介绍)
3.直连要求、清算流程
4.清算账户和清算窗口
5.国际主流清算模式对比
6.跨境支付清算系统CIPS;SWFIT
四、资产流转体系
银登中心、中信登、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五、一行两会的组织架构和主要职责
(一)中央金融委、国办、审计署
(二)央行
1.央行三定方案整体变化
2.金融委办公室的职责;大区分行体制调整
3.关键部门职能调整分析
4.货币政策司
5.宏观审慎管理局
6.金融市场司
7.金融稳定局
8.调查统计司
9.支付结算司
10.征信管理局
(三)金融监管总局
1.办公厅(党委办公室)
2.政策研究司
3.法规司
4.统计与风险监测司
5.科技监管司
6.公司治理监管司
7.普惠金融司
8.金融机构准入司
9.大型银行监管司
10.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司
11.农村中小银行监管司
12.财产保险监管司(再保险监管司)
13.资管机构监管司
14.非银机构监管司
15.银行机构检查局
16.保险和非银机构检查局
17.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
18.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局
19.稽查局
(四)证监会
(五)财政部、发改委、地方金融管理局
1.财政部:金融司、资管增值税、公募基金所得税优惠、政府融资(一般债、专项债、PPP)
2.发改委:中长期外债、PPP
3.地方金融监管局
(六)协会及公司化组织
1.基金业协会、证券业协会、银行业协会、保险资管协会
2.中国信托登记、银登、理财登
3.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4.银联、网联
第四章 保险资金运用、政府项目投融资概述
一、保险资金运用
(一)什么是保险资金?
简要分析保险资金的来源和所包含的主要资金类型。
(二)保险资金投资的特点
1.分析保险资金的基本特点
2.说明保险资金的特点对保险资金投资的影响
3.分析保险资金投资与其他金融机构投资的差异
(三)了解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体系
1.监管主体: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2.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中保登
3.“白名单制”
“白名单制”系监管机构对保险资金运用进行监管的重要特点之一。“白名单制”是监管机构就保险资金可以投资的范围采用白名单,纳入可以投资的范围的标的才可以进行投资的制度。
(四)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式
1.投资管理能力
2.自行投资与委托投资
(五)保险资金的主要投资类型
1.保险资金投资存款
2.保险资金投资证券
3.保险资金投资股权
4.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
5.保险资金投资金融产品
(六)保险类金融产品
介绍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保险私募基金、保险资产支持计划等保险类金融产品。
二、政府项目投融资
(一)债务、项目与资金
1.地方政府债务与隐性债务从何而来?
2.地方政府债务、隐性债务与预算管理、政府收支管理之间的关系
3.政府投资项目与企业投资项目的分类及其资金来源
4.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形成、特征与发展
5.在地方政府债务严监管的形势下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项目的操作逻辑
(二)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项目投融资
1.专项债券项目
2.政府购买服务
3.政府直接投资中社会资本的参与
4.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