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给樊振东“开门”,WTT不破不立

体育大生意  · 体育  · 12 小时前

正文

图片
图片


唯有以人为本、保障运动员权益、科学制定规则,才能让一项运动长远发展。



文|张冰

2月9日晚,在WTT新加坡大满贯赛的领奖台上,国乒再一次不出意外地包揽五冠。而赛场之下,WTT却早已暗流涌动。


两天之后,WTT宣布做出重大调整:即日起取消所有WTT大满贯赛事的强制参赛要求,还包括给奥运冠军外卡,加大奖金投入等多项措施。


WTT表示,此次优化改革措施,是在2024年底发布的《2025年WTT手册》所推行重大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彰显了WTT为球员营造卓越竞赛环境的坚定决心。


在2025年的开年,国际乒坛的格局仿佛又要有一些新改变。


图片
不再强制参赛、特设冠军外卡
为樊振东回归打开大门

把时间拉回两个月之前,2024年12月20日,WTT公布2025年赛事手册,其中规定世界排名前十的运动员如果选择退赛,视情况将被处以不少于5000美元的罚款。而据2025年WTT赛历显示,全年包括四站大满贯赛、六站冠军赛、总决赛加上球星挑战赛、常规挑战赛以及支线系列赛和青少年系列赛。


考虑到2025年还有世乒赛、世界杯以及洲际赛事,赛程如此密集,WTT仍要求“强制参赛”,一石激起千层浪。没过几天,樊振东、陈梦、马龙这三位奥运冠军和国乒元老纷纷宣布退出世界排名,圈内对WTT强制性参赛规定和罚款规则的不满声量越来越大。这一事件当时冲上了热搜,也引发了诸多球迷的不满。


图片


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ITTF(国际乒联)终于在1月3日宣布成立特别工作组,就相关问题收集多方意见,审查现有规定,并表示将在WTT新加坡大满贯期间举办球员论坛,为球员们提出关切问题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对此,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WTT董事会主席刘国梁也谈到:“我完全理解、支持和尊重他们的个人选择和决定,作为中国乒协主席我完全支持协会运动员捍卫自己的权利,维护自身利益”,并表示将推动WTT完善赛事机制和参赛规则。


图片


时间回到当下,在新加坡经过一番讨论过后,WTT新规终于出炉:对于WTT大满贯赛,即日起废止强制参赛规则,改为邀请制。2025赛季接下来还有美国、瑞典和中国3站大满贯赛,届时WTT将邀请球员们参加。而对于WTT冠军赛,球员们每年可以获得2次豁免参赛的机会,选择不出战,以便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时间安排,更好地规划个人的赛季。


其次,WTT认为,奥运会冠军是巨大的荣耀,也是球员们辛苦奋斗的结果。对于获得奥运会冠军的球员们,给予4年(获得冠军后的4年)WTT大满贯赛和WTT冠军赛的参赛外卡。首个适用赛事为4月份举办的WTT仁川冠军赛。也就是说,马龙、樊振东、王楚钦、陈梦、孙颖莎、王曼昱等获得巴黎奥运会冠军的球员们,都可以直接凭借外卡通道参加仁川冠军赛,以及接下来几年内的其它大满贯赛和冠军赛。此外,WTT还宣布了加大奖金投入、赛制升级等一系列措施。


图片


图片
WTT新政值得肯定
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在体育大生意看来,对国际乒联和WTT来说,号召明星运动员尽可能地多打比赛、塑造品牌赛事,从而在全球范围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初衷固然是好的。但如果造成运动员过于劳累,甚至因此受伤无异于竭泽而渔。而在发现问题后,WTT很快推出新规,不仅不再强制、给予豁免,而且提高了赛事的奖金,也体现出WTT快速的执行力及对运动员的尊重和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WTT确实做出了一些让步,对强制参赛次数进行了减免,也稍作增加了赛事的冠军奖金,但针对球员方面提出的“不参赛就罚款”、“罚款过于严苛”等问题,WTT并未做出相应调整。可以说,此次的优化改革措施幅度相对较小,效果如何还有待未来检验。


图片


譬如根据通报,WTT大满贯赛事的强制参赛要求被取消,但又写到“球员每年将获得两次豁免参加WTT冠军赛的机会”,这是否意味着球员还是被要求参加WTT冠军赛?豁免机会用完后,如果不参加,是否还会被罚款?对此,或许WTT还要给出更为详尽的解释。


需要给予肯定的是,除了上述改进,WTT还在新规中推出了诸如为新星拓宽上升通道、引入创新比赛形式、强化球员支持与赛程优化等诸多创新举措,让人看到了WTT的诚意与全新面貌。诚然,与动辄百年历史的足球、网球等职业赛事相比,WTT仍然是一个比较新的赛事体系,还有很大优化规则的空间。乒乓球运动商业化、职业化的进程也不会一蹴而就。


作为新生代运动员的代表,孙颖莎认为,新的规则对奥运冠军有了高度的认可。她说:“打完奥运会后确实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的思考和规划,现在WTT给予了奥运冠军这种特权,确实非常开心。而且为了以后乒乓球的影响力更为广泛,也需要这些奥运冠军和优秀运动员去参赛。”王楚钦也表示,新规则无论是在奖金还是参赛自由度上的调整,都让运动员感觉比较舒服:“现在是新周期的开始,可能在这一两年当中,会针对一些重要的赛事多投入一些精力。”


图片


图片
赛事发展需循序渐进
推动变革要以人为本

事实上,正如同乒乓球与网球英文名字的对比,多年以来,无论是商业化程度还是关注度,在全球范围内,乒乓球需要向网球学习的仍有很多。成立仅仅5年的WTT,赛事体系的搭建也一直在对标网球的职业体系。譬如2000积分的WTT大满贯对标网球的四大满贯、1000积分的WTT冠军赛对标网球的大师赛。


不过,与历史悠久的网球相比,WTT的商业化进程仍有着诸多难点需要克服。就像在网球赛事中,大满贯的冠军意义重大,奥运会的金牌只能算锦上添花。大满贯、大师赛的奖金也非常可观,足以支持运动员们“单飞”。


乒乓球则刚好相反,最被看重的大满贯三大赛奥运会、世乒赛和世界杯在ITTF(国际乒联)手中,WTT则只需要负责其余的新创赛事。这种格局之下WTT的吸金能力十分有限,进而运动员们的奖金也难以支持个人发展,只能又回到当地俱乐部、政府支持的体系当中。


图片


此外,至于赛事体系如何搭建、招商如何更加高效、怎样吸引更多球迷这些问题也都需要循序渐进,通过不断试错从而取得最佳结论。


即便在运动员参赛的角度,网球也有很多可以学习之处。比如网球有强制入围选手必须参加部分高级别赛事的条款,但同时也有豁免条款,除了常见的因伤退赛之外,如果选手在年龄、职业生涯年限、生涯比赛场次这几个指标上符合要求,也可以享受豁免。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等人在职业生涯暮年就都享受过豁免,从而为球迷奉献出了一场场传奇对决。


归根结底,无论网球、乒乓球亦或是其他运动,能够掀起收视热潮的明星运动员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唯有以人为本、保障运动员权益、科学制定规则,才能让一项运动长远发展。WTT本次的变革至少开了个好头,相信如果在WTT后续的比赛当中,可以看到马龙、樊振东这些传奇运动员重新回到台前,每个喜欢乒乓球的人都不会吝啬他们的掌声。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WTT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