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新类群概况

生信宝典  · 生物  · 1 周前

正文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重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价值,是国家的战略资源 。中药新资源的发现不仅可以为传统医学注入新的活力,也可以为现代医学研究提供宝贵的天然药物基础,有助于推动健康产业的持续发展。

目前,初步估测65%以上的新物种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所以,对这些物种进行整理、汇编,不仅有利于梳理本次普查中新分类群的相关情况,也可以为这些新资源后期的开发利用奠定一定基础。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系统介绍本次中药资源普查新类群的整体情况。

一、新类群物种数目分析

“四普”共发现了1个真菌新科,4个植物新属(包括1个新组合属)和207个新种(种及以下类群)。207个新种包括真菌3种、动物2种、植物202种。

就新类群分类系统而言,苦苣苔科、天门冬科、毛茛科和兰科4个科发布新类群10种以上。蜘蛛抱蛋属、马铃苣苔属和凤仙花属三个属发表新(变)种5种以上,尤其是蜘蛛抱蛋属,发表新(变)种高达20种。

二、新类群分布特征分析

(1)地理分布特征

新分类群共来自于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有8个省/市已发表新类群种数大于10,分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湖南省、贵州省、福建省和重庆市。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发表新分类群最多,共计56个。  

(2)生境分布特征

对模式产地生境的植被统计分析显示,新类群分布于森林植被的物种数最多,灌丛类植被次之,草地(草甸)类最少,且49.2%的新类群在其生境描述中明确显示了“岩”“石”“石生”“石灰岩”“喀斯特”等相关字段,这类新类群多分布于我国南部的喀斯特类生境中,反映了喀斯特类生境在植物起源与进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图1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植物新类群的植被特征分析

海拔特征分析显示:分布海拔位于500~1000m的新分类群最多,共计60种(30.5%);其次是海拔低于500m的新分类群,共计51种(25.9%)。由此可见,新分类群多分布于中低海拔,海拔高于3000m的新分类群仅10种(5.1%)。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植物新类群的海拔分布特征

三、植物新类群的濒危状况

植物新类群的濒危等级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122个物种61.9%未进行濒危等级的评估,可见整体而言进行物种濒危等级评估的新分类群占比不大已开展濒危等级评估的75个新分类群中,受到灭绝威胁的物种(CR,EN和VU)共53个。其中被给予极危(CR)等级的新分类群最多,其次是濒危等级(EN)。

2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植物新类群濒危等级统计

濒危等级

新分类群数目

总物种数占比

极危(CR)

27

13.7%

濒危(EN)

17

8.6%

易危(VU)

9

4.6%

近危(NT)

1

0.5%

无危(LC)

3

1.5%

数据缺乏(DD)

18

9.1%

未评估

122

61.9%

总计

197

100.0

四、新类群的意义

作为新发现的重要中药资源,许多新分类群可能具备显著的药用价值。例如,伞形科新种面瓜七在云南省佤族医药中已有二三十年的使用历史,具有良好的活血效果。此外,新分类群中还包含多个与知名中药材近缘的物种,如淫羊藿属的天门山淫羊藿和木黄淫羊藿,天麻属的福建天麻等。这些新分类群依据化学亲缘学理论,可能含有与现用中药相似的化学成分,进而具备相似的临床疗效。除了作为新中药资源的潜力外,这些新分类群还可能为中药资源的栽培提供近缘种的基因,增加遗传多样性,有助于改良和复壮栽培品种。    

当然,在对新分类群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新分类群的保护研究。目前已知的新类群中,绝大多数仅有少量个体,许多物种如福建天麻和花坪天麻仅报告了不足20个个体。根据濒危等级评估,70.7%的新分类群物种受到灭绝威胁,36.0%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这些濒危物种的保护研究,以确保其资源量的增加后再进行开发利用。 




编辑:景志贤
审核:彭华胜
投稿请联系:景志贤 中药资源中心 jzx8910@foxmail.com


高颜值免费 SCI 在线绘图(点击图片直达)


最全植物基因组数据库IMP (点击图片直达)

往期精品(点击图片直达文字对应教程)

机器学习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