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永辉超市在节后再次开启门店调改,通过调整改变动力本源、结构力以及尊重规律等方面,实现了企业转型。文章还提到了胖东来帮扶永辉带来的改变,以及企业调改带来的启发,包括解决思想问题、科学方法和构建行动反馈体系等方面。最后,文章指出零售业要回归本真,构建以信任、幸福、关爱等为主题的行动反馈体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永辉超市的门店调改具有里程碑意义,为零售行业注入了信心。
永辉超市的自主调改备受关注,其调改内容涉及到动力本源、结构力和尊重规律等方面的改变。这些改变通过实践给出了零售业的至真规律,即稳健地做好单店、做好区域,能力有溢出再做安全的发展。调改让企业焕发了新的活力,也为零售行业带来了希望。
关键观点2: 调改的关键是解决问题并改变认知。
调改过程中,企业要先解决思想问题,改变员工的认知,让他们感受到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的成长。这需要营造企业内部环境,通过肯定、赞扬和业绩转化等方式让员工感受到幸福,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
关键观点3: 科学的方法以先进的思想为前提。
在向标杆企业学习的过程中,企业必须以先进的思想为尺度,才能获得长效机制。这需要时间、经历和历练,可能更加考验企业的悟性和耐性。
关键观点4: 构建以信任、幸福、关爱等为主题的行动反馈体系是商业回归本真的要求。
进入存量阶段,商业需要回归本真,构建以信任、幸福、关爱等为主题的行动反馈体系。这意味着企业要关注员工的幸福状态和顾客的需求,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实现商业的可持续发展。
正文
而在2025年除夕前的1月22日,随着永辉莆田九华广场店及阜阳店的调改开业,永辉完成了2025年春节前41家门店的调改任务,那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经过春节的验证,这些调改门店的表现令人振奋,不仅为永辉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为整个零售行业注入了信心。此前,业界一直流传着“胖东来,你学不会”的说法,但随着步步高的起死回生和永辉调改门店的逐步推进,舆论似乎也在悄然变化。正如人们经常锻炼并不能确保不生病一样,企业践行美好,就有了跨越边界、相对优秀的更大概率。2025年春节,不少零售企业的业绩并不好,所以,调改焕新仍将是本年度的关键主题。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永辉的转型调改中汲取能量。调整改变了什么?
对于整个零售行业来说,一个大型连锁系统的转型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域文化,以及相对较大的团队方差,都使得永辉的调改充满复杂性。大象转身,正是这种复杂性,使得永辉的调改更具示范效应。我们得承认,一栋房子的惊艳,是砖墙木瓦各种元素一体化发生作用的结果。尽管许多企业在调改时也有类似的举措,但为什么效果却大相径庭呢?但胖东来只帮扶了几家店,为什么后来的几十家店能延续这种态势呢?为什么胖东来的帮扶能起到作用呢?为什么企业不能一开始就自我调改实现大突破呢?未来我们自己的调改,又能请谁来帮扶呢?变革,必须是企业动力本源发生重大改变。不同规模的企业,由于团队的不同,动力源差异很大。这不仅仅是企业老板、管理团队或员工队伍的问题。企业老板:我们常说,企业家的认知决定了企业的上限。有些企业老板很善良,但企业运营不佳;也有一些企业老板强势,但企业问题很多。在“老板—老板影响圈—中层组织—基层员工”这一管理链条中,不同的势能分配决定了动力效能的差异。许多企业老板对自己的企业问题非常清楚,但缺乏改变的意愿。对于永辉来说,创始人、董事长张轩松是关键因素,他的觉醒和决心为永辉的改变奠定了基础。中层:对零售企业来说,中层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层的格局和心性。由于零售行业的从业者多为普通大众,管理的漏斗现象和灾难化推理效应经常非常明显。企业的一个美好愿望,如果缺乏有效的链路运营,落到基层往往会变样;而老板的一句批评,经过各个节点的放大,可能会变成一场风暴。因此,企业对中层干部的“运营”至关重要。要让他们具备强劲的正能量,企业必须真正践行“尊重、信任、认可、鼓励、帮助”的人才观,这样才能产生良性的杠杆效应。美好商业,强调员工是一方面,做好中层组织建设,也非常迫切。让员工愿意干,基层团队就能填补企业人货场出现的空隙,并作为动力源发挥向上的作用。当下,有些企业想学胖东来,但舍不得利益,也有些故步自封。我们只能说,没有这个动力源,企业可以少提“别人家的孩子”。2025年,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尤其是企业家有改变的意愿。近年来,大卖场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没落的业态,高成本和模式禁锢使业态各方面似乎都病入膏肓。但步步高和永辉的调改,让全行业看到了希望。以优质商品为基础,新3R(即烹、即热、即食)承载心智,以空间美学和精致服务立体重构的人货场,使大卖场焕发了新的业态能量。当然,无论是烘焙、零食还是时尚杂百,每一个单点要素都面临竞争压力;但大卖场通过更新内容组合,释放出全新的结构力。也就是说,卖场的所有要素都不是全新的,但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全新的效果。这可能是我们需要理解的调改逻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1万平方米左右的物业面积中,大卖场可以表现良好,并且可以长期向好。当然,这需要持续地更新,包括:强化人间烟火项目,根据商圈情况,持续升级烘焙和轻食简餐。这包括当前大卖场熟食、烘焙的强化,开食堂、麻辣烫、煎炸、蒸煮等地方特色小食等。这些项目集中在一起,面积不能过小。在小商圈内,要考虑坪效、通达性、空间感、卫生及现场管理,要在顾客心智中树立“那儿烟火气挺足的”这一认知,成为聚集商圈人气的能量场。它的优势在于,这些经营项目的构成、质量及服务,既能媲美购物中心的餐饮市集,又有足够的便利性。这一片区绝对不是有这些项目就行,评价的尺度,要定义为年轻人愿不愿意来逛逛,愿不愿意在这买些东西吃。所以,项目组合、空间感、服务、便利性都需要不断打磨,我们不一定期待能达到购物中心的势能,但也要有一定的拥挤度,实现自我集客。保持品质及性价比优势,这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包括当前的会员制、品质化、折扣化。核心在于企业以何种路径实现目标。对许多企业来说,采购系统的腐败、利益纠葛问题根深蒂固,这是一道深重的利益、人性和认知铁幕。在当前整体形势承压的情况下,企业需要搭建有长期性的商品力和采购队伍的组织力,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放任不管。裸价采购、自有品牌、阳光供应链构建等动作,需要与企业信誉重塑、前端销售能力释放及周期性市场创新相适配,最终形成正向飞轮。例如,现采对采购的选品能力、链路管理能力、销售能力、库存处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前期操作中,可能出现选品不准、消费者不认、库存处理难等问题,企业能否保持高度容错能力,并有持续迭代团队能力的科学机制,是需要“重资源”支持的;否则一旦犯错便追责,团队很容易对这些事情过敏。至于体验和到店这些话题,只要有价值、有时代性,无论线上线下都不是问题。就像山姆和胖东来,线下好,线上也不会差。商品是需求的载体,业态中,从差异化到同质化再到再差异化,供需有自己的互驯流变,价值是动态的。我们可以在边缘和结构化力中找到力量。2024年,行业还面临一个普遍的话题:闭店。我们认同,这是中国商业过去快速发展阶段的滞后表现,受时局的影响。大环境对企业决策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大。世易时移,今天许多企业深刻认识到,企业做强,走得健康,比做大更重要。但另一方面,像山姆、奥乐齐当前仍在迅速拓店,似乎在逆周期而行,企业强了,什么时候都有机会。对中国零售业来说,今天可能才算真正走完一个“成长、发展、鼎盛、下滑、低迷再到爬升”完整周期。所以,更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在下一个周期健康发展。胖东来和永辉用实践给出了答案:稳健地做好单店、做好区域,能力有溢出再做安全的发展,这应该是零售的至真规律,任何时候都要切记欲望不能大于能力。当然,不同业态对“稳健”的定义是不同的,这需要企业的自我评估。例如,大卖场一城一店物流也有规模性,而像小业态、便利店,城市组团能够满足管理和物流规模性才算稳健。因此,奥乐齐、盒马NB必然要快速拓展,而许多大卖场则更值得本地深耕。商业的背后一直会有人的成长、企业利益分配机制的平衡、企业营造生态角色的合作品质等挑战存在,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争夺”,最重要的是让这些角力尊重规律,保持生态性、平衡性。企业品质向上或折扣向下,认知都是第一位的。就像人很难抓着自己的头发跳起来一样,人的成长经常需要外部打破,企业也一样。蜕变,经常要借势和内功一起才能发挥作用。已故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认为:人的行为不简单由自己决定,而是极大程度上受情境的影响。人一旦有了一个持续行为,就会觉得这个行为是对的,人们往往只会留意自己原本认同的东西,所以想法经常无法改变想法,环境才能改变想法。一线员工很多时候在意的并不是“忙”,而是“忙”的环境反馈,如主管的肯定、顾客的赞扬、业绩的转化。因此,让办公室整洁一些、仓库有序一些、让员工幸福一些,环境能带来改变。压力已经够大了,形势不好,苦大仇深不会改变现实,乐观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才会。因此,调改、焕新,对外是让用户感受到环境变化从而转变对企业的品牌认知;对内,更重要的是尊重、信任和反馈。对于思想,我们必须认识到其层次性和系统性,就像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的区别。在当前的压力周期下,中国零售出现了大量的反思和批判,但展望未来,更重要的是获得生长和进化。向标杆企业学习是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式,因为这最省力。但现实的问题是:向谁学?怎么学?标杆容易找,但许多企业又觉得“我有我的现实和边界”,所以最后的决策必然是筛选性学习。经历2024年的调改周期,对比胖东来帮扶下的调改和大量行业的自主调改,我们会发现,拉长时间轴,要获得长效机制,最终还是要以先进的思想为尺度。透过永辉,我们还能看到,知道美好的大方向重要,但要习得先进的思想、科学的体系,需要时间、经历和历练,可能更加考验企业的悟性和耐性。对此,我们需要觉知。践行美好商业,我们值得放低姿态,走进“学校”。每个企业都要有所舍弃,找到自己的细节体系。进入存量阶段,商业对很多事情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要求回归本真。对零售企业来说,动起来,内外部就有了反馈的基础。许多企业对标胖东来还有巨大空间,但围绕进化和生长的目标,每进一步其实都给自己一种确定性。所以,思想正确,企业的行动体系会越来越正确,美好商业会成为尺度、过滤器,能让企业自己在反馈中迭代升级。
总的来说,永辉的调改不是一场“模仿秀”,而是传统零售业对“人客货场”关系的重新思考,是商品、员工、文化三者的重构,其本质更像是一场从“资本驱动”到“人性驱动”的转型。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说过:“企业最大的慈善,就是让员工和顾客幸福。”或许永辉的终极目标不是成为第二个胖东来,而是证明:在效率至上的时代,零售业依然可以“有温度地赚钱”。2025年,零售行业调改的大幕将再次开启。不断挖掘和追问调改的底层逻辑,并以美好为尺度构建行动框架,新的一年,我们一定会有自己的进化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