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宁德时代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宁德时代同时宣布此次港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国际业务拓展及境外营运资金补充,为公司长期国际化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赛力斯汽车也传出了将登陆香港的消息。今天老李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宁德时代为何要去港股?在新一轮的浪潮下,港股有机会重塑溢价吗?
在谈宁德时代去香港上市前,我们先来聊一聊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新阶段:可以说,新四化发展加速驱动我国成为产业的领头羊,但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处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下一阶段,如何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以及如何深度推动汽车产业科技和资本升级才是整个中国汽车产业新话题。
过去老李一直和大家聊宁德时代的市值以及国际化,但坦率地讲,过去的三年,因为政策、产业、资本等外部环境因素,宁德时代在海外的产业和资本市场并没有取得预期的发展。
在新的十字路口上,宁德时代要通过一个全新的方式来获取国内市场、国际资本以及国际市场的新突破。老李一直说,宁德时代的市值的密码是海外市场,海外强则宁德时代强,海外弱,则宁德时代弱。
过去的三年,宁德时代已经在欧洲和北美开展了较多布局,但真正落地也不过是最近的事情,特别是过去这一年,欧盟等海外市场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不断增长,建立欧盟本地化生产能力对公司国际业务布局和发展有重要意义。根据老李的预测,2024年宁德时代来自海外的收入在30%左右,相比过去已然大幅增长,2025年的海外收入有机会接近半壁江山。
近期,宁德时代的海外业务拓展持续加速,去年12月份,宁德时代宣布与Stellantis携手在西班牙设立合资公司,该工厂系宁德时代在欧洲的第三个重要电池生产基地,海外建厂及运营需大量欧元、美元等外汇储备,宁德时代的储备难以覆盖欧洲等地动辄数十亿欧元的投资及持续的海外战略布局需求。
当前,宁德时代只有A股一个融资窗口,在新的阶段,宁德时代必须要建立一个海外的融资窗口。在当前这样一个环境下,香港是最理想的选择。通过香港上市,宁德时代可有效储备外汇资金,为海外项目提供充足资金支撑,并能通过国际化的资本平台增强跨境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配置全球资源,最终赋能海外业务。
看到前一部分,大家会发现,宁德时代的诉求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的诉求,从国际化的角度来说,整车企业的国际化要比宁德时代的国际化要更加开放。过去三年,我国汽车的出口量快速上升,国际化已经和当年的新能源汽车一样,不再是一个未来时,而是现在时,甚至很快会成为过去时。
春节以来,老李一直在各大企业调研,不管是整车企业,还是供应链企业,都把出海作为最重要的发展目标,但是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有本质的区别,海外增量需要通过政策、资本、渠道等各方面资源拉通。
其中,政策是最大的前提,资本是最基本的能力,在政策陆续清晰的情况下,企业寻找一个外部融资的平台极为重要,在众所周知的因素下,港股可以说是目前大家唯一的选择,并且拥有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力,对科技企业接受度高、包容性强,能吸引国际资本。
同时,多地上市可以提升企业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通过在不同资本市场展示自身实力,企业能获得更多国际投资者、合作伙伴和消费者的关注,有利于拓展国际业务。
蔚来汽车通过海外上市平台获得了大量的美元投资,这些基金在时间和耐心上要比人民币基金更长,海外资源也更加丰富,比如蔚来汽车在获取中东投资后,很快就进入了中东市场。零跑汽车2022 年在港股上市后获得 Stellantis注资,助力其共同开拓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为企业的全球布局提供了资金和资源。
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在香港上市,美的集团、顺丰控股等大企业已经完成在港股的二次上市,在汽车行业,吉利、长城等企业较早实现了在香港上市,相比过去不同,这一轮香港上市,既有企业的需求,也有政策的推动。实际上,除了赛力斯,奇瑞去年也被曝出拟赴港上市,业务估值约500亿元,除了汽车行业,医药、消费以及科技行业也会有较多企业登陆港交所。
在老李看来,香港是国内企业实现资本最大化的机遇,也是需要大家共同打造的机遇,国内A股过去一直不温不火,特别是对高科技行业并不友好,老李给大家报一组数字,中国汽车市场占据了全球汽车市场的四分之一,而A股不仅没有跑出一家市值让大家满意的企业,且市值加起来远不及全球汽车总市值的四分之一。
纵观2024年美股、A股和港股三大股市汽车板块,美股表现最好,特斯拉市值重返万亿美元俱乐部,稳居全球车企市值之首。相比之下,A股与港股整车板块整体走势相对平稳,在国际化的起步时期,通过港股把大家“扶上马”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大家深度研究汽车国际化,就会发现,国际化其实有很多种走法,但各国的经验表明,最稳妥的一条路一定是:“夯实国内,探索海外”。过去、德国、日本、韩国等企业都是走的这个路径,现在,中国车企也想沿着这个道路来发展,并且搭乘新一轮“科技+资本”的东风。
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包含产品出海、资本出海和模式出海三个部分,不同的企业走出了不同的路径。吉利汽车最先探索的是资本出海资本的全球化;奇瑞汽车更多探索的是产品出海和产品的全球化。
在新的机遇下,大家要探索的是基于产品资本和模式的全面出海。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要实现这一步,并不容易,要有清晰的国际化定位和稳健的财务,同时在海外方面要有足够的资本和资源。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过去的二三十年已经在产业出海各方面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在这一轮国际化的进程中,大家需要的不仅是经营现金流,也需要估值。目前欧美资本市场没有太多机会,打造中国的国际化的融资平台,把港股打造成国际融资中心,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也是为何近期如此多企业登陆港股。
尽管如此,港股的汽车板块溢价并不高,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在港股的市值也处于较高水平,2024 年其总市值达到较高规模,吉利汽车借助新能源领域的全面发力,市值重返千亿大关,在港股市场表现出较强的增长潜力,部分新势力车企虽然前期市值较高,但由于市场竞争、自身发展等因素,市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这种情况不是中国车企期望看到的,虽然港股和A股一样没有给中国车企带来溢价,但从长远看,港股比A股有更多的国际机会。
因为对于中国的汽车产业来说,新四化发展已经领先,紧接着人工智能、低空科技和具身智能的浪潮席卷而来,汽车又成为了新的科技载体,在这一轮发展中,中国车企要拉开的不仅是产业的距离,还有资本的距离。
中国的汽车企业有机会按照高科技企业的方式进行估值,中国企业不仅要让中国资本看到,更要让国际资本看到,Deepseek的出现已经打破了海外估值神话,中国车企在下一轮的发展中也有可能创造新的估值体系,也许中国车企没有办法达到像特斯拉一样高的市值,但即便如此,中国车企也能够在现在的基础上,被赋予三到五倍的估值。
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就是下一个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