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康宁杰瑞公司首次实现年度盈利,授权合作带来的预付款及里程碑收入超过百亿,推动了公司的盈利。其核心产品双抗药物及ADC药物研发取得进展,同时面临市场竞争和风险。文章介绍了康宁杰瑞的商业模式、产品研发进展、授权合作及市场趋势等关键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康宁杰瑞首次实现年度盈利,主要得益于三项授权合作带来的高额预付款及里程碑收入。
康宁杰瑞通过与多家公司的授权合作,获得了高额的BD收益,成功实现了全年盈利。这是公司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公司商业模式成功的体现。
关键观点2: 公司的核心双抗产品KN026及KN046的研发进展受到关注。
KN026在HER2阳性肿瘤细胞模型中表现出优异的抗肿瘤活性,目前正在进行多项临床试验。KN046在非小细胞肺癌、三阴乳腺癌等适应症方面数据积极,仍被期待。此外,公司的ADC药物研发也取得进展,其中JSKN003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
关键观点3: 授权合作虽有助于公司盈利,但自主研发商业化能力的短板也暴露出来。
公司通过授权合作实现了短期盈利,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需加强自主研发商业化能力。公司正在调整战略布局,将更多资源集中到成功率更高的项目上,并重点发力ADC领域。
关键观点4: 双抗ADC药物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风险也不容忽视。
随着康宁杰瑞等公司的研发进展,双抗ADC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全球进入临床阶段的双抗ADC项目大多数来自中国药企。然而,鉴于研发风险及临床试验的不确定性,市场潜力能否转化为实际市场份额还需时间检验。
正文
近日,康宁杰瑞公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成立九年来首次实现全年盈利,预计净利润不低于1.5亿元。公告次日,其港股股价单日涨幅达15.46%;月度累计涨幅更从3.05港元低点攀升至最高6.25港元,区间涨幅超过100%。从亏损2.1亿元到盈利1.5亿元,不仅是康宁杰瑞的里程碑式转折,其背后更折射出中国创新药企在资本市场寒冬中探寻的破局之道。
作为一家已经成立九年的Biotech,康宁杰瑞早在2022年就已开启了商业化进程。其推出的首款商业化产品恩沃利单抗,是全球首个皮下注射PD-L1抑制剂,在未上市之际便备受行业关注。2020 年,康宁杰瑞与先声药业、思路迪医药携手,订立合作协议,针对恩沃利单抗肿瘤适应症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化展开战略合作。根据协议条款,康宁杰瑞是恩沃利单抗的独家生产商,负责生产供应;思路迪医药负责临床开发、注册和市场销售;先声药业负责在中国大陆注册上市后的独家商业推广。恩沃利单抗凭借显著的差异化优势迅速建立市场认知:15分钟便捷皮下注射突破传统静脉输注3小时的治疗瓶颈,5.2%的3级以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同类产品。这些特性使其在PD-1/L1赛道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2022 年实现5.67亿元销售额,为康宁杰瑞贡献1.48亿元收入。2023年产品持续放量,药品销售及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同比增长32.4%至1.96亿元,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康宁杰瑞的净利润亏损也逐年收窄,2021年-2023年,分别亏损4.12亿元、3.26亿元、2.1亿元。然而进入2024年,受医保谈判降价及竞品上市冲击,恩沃利单抗上半年特许权收入同比下降22.54%至9064.3万元。这种基于销售权分成的商业模式,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业化成本投入,但对公司利润的直接贡献相对有限。康宁杰瑞能够在2024年首次年度盈利, 关键得益于三项授权合作所带来的预付款及里程碑收入:2024年1月,康宁杰瑞与思路迪医药共同宣布,与Glenmark公司就恩沃利单抗达成协议,授予Glenmark在印度、亚太地区(除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中东和非洲、俄罗斯、独联体和拉丁美洲的肿瘤适应症开发和商业化独家许可权益,潜在预付款及里程碑金额高达7.008亿美元。2024年6月,康宁杰瑞与ArriVent BioPharma达成协议,合作使用其ADC开发平台,共同开发新型ADC,前者将获得预付款以及潜在的里程碑付款高达6.155亿美元。2024年9月,康宁杰瑞将自主研发的HER2双抗ADC药物JSKN003的中国内地权益授权给石药子公司津曼特生物科技,交易总额高达30.8亿元,其中包括4亿元预付款。三笔授权合作带来的BD收益合计超100亿元,迅速充实了康宁杰瑞的资金储备。尤其是石药集团的4亿元预付款,直接促使康宁杰瑞在2024年度实现扭亏为盈。这些交易的成功实施,充分证明了中国创新药企“研发-授权-商业化”发展路径的可行性。康宁杰瑞通过提前兑现早期研发成果的价值,不仅成功跨越了创新药企业普遍面临的“死亡谷”,更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为未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回顾康宁杰瑞的首次盈利,三项授权合作虽功不可没,但这种依赖外部 “输血” 的模式并非长久之计。生物医药行业竞争激烈,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康宁杰瑞必须构建起自身的“造血”机制。而这一转变的关键,就在于公司在研管线的稳步推进。现阶段,康宁杰瑞最核心的产品就是双抗产品KN046及KN026。其中,KN026是康宁杰瑞开发的HER2双特异性抗体,可同时结合HER2的两个非重叠表位,导致HER2信号阻断。相比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的联合治疗,KN026展现出更强的亲和力,并在HER2阳性肿瘤细胞模型中表现出优异的抗肿瘤活性。KN026目前正在中国、美国开展多项不同阶段临床试验,适应症包括HER2阳性乳腺癌一线、新辅/辅助治疗和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的二线及以上治疗。康宁杰瑞在2024年中报指出,KN026预计将于2025年提交NDA。2021年8月,康宁杰瑞就KN026的中国权益与石药集团达成合作,涉及首付款1.5亿元,里程碑金额8.5亿元及双位数的销售佣金。石药集团作为国内制药领域的头部企业,在临床研究和商业化运作方面积累了深厚资源。通过合作,石药集团将充分调动这些优势,全力推进KN026的临床研究进程,并为后续商业化推广筑牢根基。结合临床进度,KN026的胃癌适应症预计在2026年底获批上市,乳腺癌适应症预计在2027年获批上市。另一款双抗KN046(PD-L1/CTLA-4)曾被康宁杰瑞寄予厚望,竞争对手康方生物的卡度尼利单抗(PD-1/CTLA-4双抗)已在2022年6月就已获批。但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KN046-301延期揭盲,以及针对胰腺癌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KN046-303揭盲失败,让康宁杰瑞一度陷入至暗时刻。不过,从临床数据来看,KN046在非小细胞肺癌、三阴乳腺癌适应症方面数据积极,仍然值得期待。在核心双抗受挫的情况下,康宁杰瑞迅速调整战略布局,将更多资源集中到成功率更高的项目上,近两年成果辈出的ADC领域成为其重点发力方向。其中,以30亿元授权给石药集团的JSKN003就是一款新型靶向HER2双表位的ADC药物,是首个申报临床的国产双抗ADC药物。JSKN003能够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HER2,通过HER2介导的细胞内吞释放有效载荷,发挥抗肿瘤作用。根据JSKN003在2024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上的数据公告的结果,在早期研究的非头对头试验中,JSKN003在疗效和安全性上都优于“大魔王”DS-8201。目前JSKN003正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开展多项临床研究,针对HER2低表达乳腺癌适应症已在国内进入III期临床阶段。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除此以外,康宁杰瑞研发管线中还有JSKN033、JSKN016、JSKN022、KN019等具有独特的创新机制和分子结构的产品,随着临床试验的稳步推进,有望为其开辟新的业绩增长路径,实现从依赖外部“输血” 到自身“造血”的成功转型。
如果要问中国创新药最拿得出手的是什么,ADC药物绝对拥有一战之力。2022年,科伦博泰与默沙东达成的百亿美元合作,以及 2023年百利天恒与BMS高达84亿美元的交易,接连打破中国创新药单个项目的出海记录,让外界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已然成为全球ADC药物研发的核心阵地。巨额BD交易的背后,是快速增长的ADC药物市场。2022年,全球ADC药物销售额达到79亿美元,仅仅两年后的2024年,这一数字便攀升至130亿美元。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30年,全球ADC市场规模有望飙升至647亿美元,增速远超同期其他生物药市场。传统ADC药物由靶向抗体、连接子和细胞毒性药物三部分构成,凭借独特的结构设计,它能够精准地识别并结合肿瘤细胞,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有效降低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当面对肿瘤异质性和靶点逃逸时,单靶点ADC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单靶点ADC难以兼顾所有肿瘤细胞,同时靶点突变、下调或丢失,以及旁路激活等,让单靶点ADC无法精准识别、结合肿瘤细胞,严重削弱了治疗效果。在此背景下,双抗ADC应运而生,其创新突破之处在于独特的 “双重锁定”机制。双抗ADC可通过双特异性抗体同时锁定两个不同靶点,进而阻断两条信号通路,全方位抑制肿瘤生长,降低肿瘤细胞因旁路激活而逃逸的可能性,在复杂肿瘤治疗中展现出更为强大、全面的治疗能力。与此同时,康方生物的AK112在与PD-1药物的“图腾”K药的头对头较量中脱颖而出,这一成果充分验证了双抗药物的临床价值,也使得双抗药物成为各大MNC竞相追逐的焦点。尽管目前全球尚无一款双抗ADC获批上市,但这一领域已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全球进入临床阶段的双抗ADC项目不过 30 余个,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药企。其中,康宁杰瑞的JSKN-003是首个进入III期临床的HER2双抗ADC;正大天晴的TQB2102同样是一款靶向HER2的双抗ADC药物,目前针对复发转移阶段未接受过化疗的HER2低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III期临床已经启动;信达生物的IBI3001是一款B7-H3/EGFR双抗ADC,目前正在中国、澳大利亚开展临床研究。据Evaluate Pharma预测,到2030年,全球双抗ADC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美元。当然,鉴于KN046在胰腺癌适应症上遭遇挫折,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双抗药物研发潜藏的高风险。尽管其早期数据呈现出亮眼表现。然而,要想真正打开百亿级市场版图,还亟待通过大规模临床研究来加以验证。
康宁杰瑞的首次盈利,既是授权合作战略的胜利,也暴露了自主商业化能力的短板。未来,其“造血”之路注定与双抗ADC的命运深度绑定,我们需要密切关注JSKN003的临床数据、KN026的上市进展及KN046的翻身可能。在ADC的黄金赛道上,康宁杰瑞能否复刻DS-8201的传奇,仍需时间检验,但其技术积累已为下一阶段竞争埋下伏笔。
2.《默沙东行使SKB571权利,双抗ADC来到风口之上》,CPHI制药在线,2024.08.23
*声明:本文仅是介绍医药疾病领域研究进展或简述研究概况或分享医药相关讯息,并非也不会进行治疗或诊断方案推荐,也不对相关投资构成任何建议。内容如有疏漏,欢迎沟通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