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谈全球文科衰退?我们还缺乏“文科有用”的基础经验

青年志Youthology  · 科技自媒体 社会  · 2 周前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文科无用论”这一话题,分析了文科衰退背后的原因,包括互联网和科技革命对传统产业的结构性冲击,人口出生率下降导致的教师或其他服务业就业岗位减少,互联网导致大型媒体取得更大影响力,媒体机构数量急剧减少,数字化后传统文科工作转为数字和技术导向,以及互联网时代阅读习惯的变化导致出版相关领域大幅衰减等。同时,文章还探讨了AI技术对文科就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文科的作用和文科素养的缺乏等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科衰退的现象及原因

文科衰退是全球通用的现象,背后原因包括互联网和科技革命的影响、人口出生率下降导致的就业岗位减少、媒体行业的变化、广告行业的变化、出版业的衰退等。

关键观点2: AI技术对文科就业的影响

AI技术的发展对文科就业产生了冲击,客服、行政后勤、基础文案等职位可能被替代。但另一方面,人脑的价值体现在为AI提供了海量的文本和数据积累,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仍面临质疑。

关键观点3: 社会对文科的理解和误区

社会在提到文科时容易陷入“轻视文科”或“轻信文科”的误区,缺乏对文科结论的分辨力。实际上,“文科无用论”是一种文科范式的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这种观点往往出现在身份焦虑和社会合法性逐渐丧失的情境中。

关键观点4: 文科的未来和从业者需要的素养

未来文科的工作将变得更加个人化、小型化,从业者需要具备综合的素养,包括技术能力、理科知识、广泛的文科素养、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技巧,以及坚定和忍耐的心性。


正文

每隔一段时间,“文科无用论”都会以不同的变体被回潮讨论一次。这次是因为《南风窗》发表了《全球文科倒闭潮,来了》一文。报道称哈佛本科生学院在2024年取消了至少30门课程,涉及二十多个系,其中大多为文科专业。此外,文科专业被削减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在了全球多个国家的高校里。

文科式微当然是全球通用的现象,但无论上述报道还是紧随其后的几篇评论,都有意无意将之归因于文科的“务虚”,并得出了老生常谈的“文科无用论”。更有甚者,将文科衰退的原因归结于欧美学院体制过度追求DEI(Diversity,Equality,Inclusion,即多元、平等、包容)与政治正确而导致的“空心化”。
 
这些粗暴的归因让人失焦,既忽略了文科衰退背后,互联网和科技革命对传统产业的结构性冲击,也矛盾性地呈现了一个“文科经验丧失”的社会所带来的观念水位。
 
文科式微的原因有哪些?DEI应该为文科的衰退负责吗?对于“全球文科倒闭潮”,我们还有哪些理解的视角?今天这篇文章试图问答以上问题。

文|李厚辰

编辑|阳少





文科衰退,是太“务虚”导致的吗?


《全球文科倒闭潮,来了》将文科的衰退归因于文科及其从业者的“务虚”,在当下更务实的数字社会里,难以自证其意义。作者举例了一位剑桥大学博士生在社媒晒出其论文《嗅觉伦理学:现代和当代散文中的嗅觉政治》后遭到群嘲的故事:批评者认为这样的研究是在浪费经费,不过是套用种族、性别等身份政治理论的“语言游戏”。


此外,作者还援引俄裔美国学者彼得·图尔钦在2010年的预测(或者说更像判断):社会无法吸纳的人文领域博士,导致“精英过剩”,也是导致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而在此种现实下,很多为文科捍卫的人似乎天然接受了“文科务虚”的观点,只能用“无用之大用”予以回击,比如原文章中引用冯内古特的名言:“艺术不是谋生的方式,它是让生活变得更加可承受的一种非常人性的方式…… 都是让你的灵魂成长的方式”。


然而,真的存在理科“务实”但文科“务虚”的图景吗?公共舆论中一直存在某种“文科阳春白雪”的想象和立靶。事实上,文科本身没那么“高大上”,大量涉及文科的工作并不涉及“通过人文素养豢养灵魂”,如果我们从产业变迁的角度来分析,会发现互联网和媒介的更迭,对于普遍的文科就业有着更为结构性的冲击。


报纸、杂志、地方电视台、地方广播电台、地方广告行业、图书出版,都是与传统“文科”高度相关的行业。以美国为例,报纸行业在2001年贡献41万就业, 到2016年这个数字已经降到了17万,并且还在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中。图书出版业就业从997年的接近10万人,下降到2023年的5万4千人。中国也一样,2003年全国报纸总印数为482.4亿份,至2023年下降至260.1亿份,减少了约222.3亿份。过去 20年间,中国报纸的种类减少了约21%,总印数减少了约46%。


另外,随着人口出生数量的下降,学龄儿童逐渐减少,学校以及教职也在变得更少,美国的注册教师数从2006年的32万下降到了2021年的21万人,虽然学校教师有文科有理科,但学校还有大量行政人员和管理岗位,绝大部分都由文科毕业担任。同样的趋势也会在中国发生(中国从2018年开始出生人口快速下跌,到今年影响7岁以下教育)。2023年,中国幼儿园关闭近1.5万所,占总量的5.4%,大量幼教老师失业。


所以“文科衰退”影响的并不是哲学、艺术理论、诗学这样的“灵魂大师”。而是报纸记者、电视台采编、地方广告设计、小学语文老师、杂志编辑这些“务实”的工作,也是一个正常社会运行的基础功能角色。


而这些就业岗位减少的根本原因,还是源于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以媒体行业为例,互联网加剧了马太效应,大型媒体平台,如《纽约时报》,其网络订阅数已超过1000万,而传统纸媒的发行量则急剧下降。在全球人口增长停滞的情况下,大型媒体的扩张意味着小型媒体的衰退,尤其是在短视频和社交媒体的推动下,普通人成为内容生产者,进一步挤压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


广告行业的变化也类似。地方广告行业与地方媒体、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密切相关,而这些传统行业的衰落,必然导致地方广告业的萎缩。随着广告逐步转向线上,线上广告不再依赖传统文科的创意和表达,而是转向需要SEO、数据分析和编程等技术性领域。而出版业的衰退则更加明显,全球书籍销售大幅下滑,纸质书籍逐渐被电子书、社交媒体内容和短视频所替代。


从这些变化中,我们可以总结4个趋势:


1.人口出生率下降导致的教师或其他服务业就业岗位减少

2.互联网导致大型媒体取得更大影响力,媒体机构数量急剧减少

3.数字化后传统文科工作转为数字和技术导向

4.互联网时代,“阅读”习惯的剧变,导致出版相关领域大幅衰减


如此看来,文科就业困难、文科岗位减少,并非文科本身所谓的“无用”本质暴露,而是一个“社会学现象”。互联网的技术变革、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需求的转型,都是推动这一现象的核心因素。


电影《编舟记》



AI技术的冲击

文科生的就业危机远未结束。AI技术发展速度之快,超出了人类的预期。在人们最初的设想中,机器人模仿人类的动作可能很容易,但要达到人类语言行为的精确程度,却几乎不可能。比如在上世纪和世纪初的科幻电影里,无论是《终结者》系列、斯皮尔伯格的《A.I.》还是《我,机器人》,这些作品中的机器人无论动作多么灵活,语言能力始终无法与人类匹敌。


然而,当机器人在动作上的进展遥不可及时,语言能力却已大幅超越预期。这种语言能力的突破,正在快速替代传统文科工作,尤其是客服、行政后勤、基础文案等职位,而像新闻、律师、金融乃至学术领域的从业者,在引入AI辅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普遍的危机感。


这波技术冲击不仅波及文科领域,创意艺术和部分理科工作也面临同样的替代压力。例如,设计、视频剪辑、特效制作、程序员,甚至医生的初级诊断和阅片等工作,都已或将很快受到影响。虽然我对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实现持怀疑态度,但不得不承认,在这一波技术浪潮面前,AI对于理科和文科的冲击是平等的,许多脑力劳动岗位面临被取代的可能。而另一方面,厨师、护工、护士、搬家工人、美甲师等体力劳动者则暂时难以被替代。


这并不是说人脑不再有用,恰恰相反,人脑的价值体现在它为AI提供了海量的文本和数据积累,这才使得AI具备了如此强大的模仿能力。可以说,AI本质上是在模仿整个人类的行为模式。问题在于,这种“模仿”对于大多数脑力劳动者来说,已经足够了。


写到现在,我们讨论的就是社会结构、产业、技术的变迁,还没有涉及人性、人文、思想、灵魂、热爱等务虚的领域。但为什么说到“文科”,就无可避免提前进入这些领域呢?




问题不是“轻视文科”,而是“轻信文科”


提到文科就高屋建瓴,开始想象“渺小人类灵魂之挣扎”,这不是人文素养的体现,恰恰是人文素养的丧失。这种思维定势,对文科的理解和“鸡汤”没什么区别。


文科是否有用?坦白说,我并不明白这个问题的意义。它几乎等同于在问:口头语言有没有用?书写语言有没有用?归纳和总结有没有用?表达有没有用?理解有没有用?如果这些显而易见的核心能力都要被质疑,那么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无解的。


但另一方面,我又非常清楚“文科无用论”所指向的是什么。这个论调深植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的既有观念之中,甚至可以说是与这类论断“同根同源”。尽管这些话我们都非常熟悉,但实际上多是经不起推敲的概念堆砌。而讽刺的是,这恰恰是文科内部思维方式的一部分——一种以人文社会学科为载体的“意识形态产物”。


所以,当“文科无用论”本身成立时,它反而成了文科胡话的某种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仅没有否定文科的作用,反而无意间成为了一种对文科自身逻辑的实践和证明。


如果一个社会提到文科就想到“文明薪火相传”、“智慧光芒延续”、“人类从何处来,又该往何方去”、“大写的人”。说明这个社会对真正文科的作用缺乏基础感知,背后揭示的真正问题是,这个社会对教育、出版、新闻等领域在社会上发挥的像水和空气一样基础和平实的作用缺乏理解和认识,个中缘由既“众所周知”又“耐人寻味”。这不是知识问题,不是理解问题,更是不哲学问题,是经验问题。


电影《编舟记》

我们的社会缺乏“文科起作用”的基础经验。


这种经验的缺乏,其可怕之处不在于“轻视文科”,反而在于“轻信文科”,缺乏对文科结论的分辨力。实际上,“文科无用论”本身就是一种文科范式的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这种观点往往出现在身份焦虑和社会合法性逐渐丧失的情境中,是一种人文素养丧失下的轻率判断。


在此基础上,还衍生出许多类似的“轻率文科理论”。比如,理科的人更加现实务实,文科的人则怀有“精英心态”;又比如,精英的过剩导致文科毕业生被淘汰,而这些被淘汰的文科精英比理科人才对社会更具威胁。在最近关于“文科无用论”的讨论中,有文章提出:由于上述原因,“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无法进入预期的结构位置,高学历青年群体中弥漫的愤青现象就不足为怪。”


这种观点将对社会的正常观察和批评,解读为源于未能实现自我精英化欲求的不满情绪,实质上是一种更危险的“诛心之论”。这不仅是对文科无用论的延续,更是一种挑动社会矛盾与对抗的动员言辞。而讽刺的是,这种动员本身,也正是轻信文科后的“副作用”。


此外,有文章将文科的衰退归因于欧美学院体制过度追求DEI(多元、平等、包容)与政治正确而导致的“空心化”:“觉醒文化、取消文化、性别文化,不过在进一步加剧整个世界的精神危机,撕裂人类之间的种群对立,推动后现代人类无处安放的孤独感。”


这是一种从去年美国大选前后兴起的进口糟粕,席卷游戏、商业、高校、政府等一切领域,是大选中的核心话题之一。最近的例子是此次加州大火,很多保守主义者认为,导致加州大火较为严重的原因不是气候危机,不是伴随大火的飓风,而是DEI文化对消防队和消防策略的腐蚀,因为消防队招聘了过多的女性,环保政策影响了消防策略,导致加州大火造成巨大损失。相似的批判,即认为种种社会问题来自DEI化,进而证明文科被“极左意识形态”掏空,所以人们不能相信传统大学、传统媒体、传统社会机构。


且不说上述“反觉醒文化”本身的问题,将美国现象机械挪用于解释中国的“文科衰退”,这本身很荒谬,不过在B占随手搜一下DEI这个关键词,你就能发现这已经是个草根社会与半官方熟练用于“扣帽子”的概念,这是一种过于轻率的“文科拿来主义”。


B站上的“反觉醒文化”内容


如果存在某种文科“务虚”,那这种“反觉醒文化”对整个文科领域和建制的泛化批评,恐怕才是真的虚,但这个“无用”吗?非但如此,现在这波“文科意识形态巨浪”正蔚为大观,并“腐蚀”了曾经要解决气候危机和人类文明危机的Elon Musk,让其兴趣也转移到人文领域,每日关心全世界的政治与言论自由问题。


到这里,我不担心文科无用,我甚至担心的是文科太“有用”、太能蛊惑人了。而一个文科经验丧失的社会,恰恰是最容易被“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所侵蚀与煽动的。




互联网技术与文科观念,谁先变革?


平心静气地想,在“传统媒体”消亡,自媒体与新媒体甚嚣尘上的时代,我们是迎来了更好的公共舆论秩序?更快速形成社会共识?更容易揭示与接近真相,还是完全相反。


我们当然面临着巨大的问题,以至于根本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只有漫长的过程。而每一个正在上网的人,无论他们是否对这些问题感兴趣,都已经被卷入了这个过程之中——既有理科的人,也有文科的人,大家都在共同经历着这个社会的变动与挑战。


在充满变革的时代,文科工作职位的减少和AI替代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另一方面,互联网带来了去中心化和个人化的新工作机会。与理科相比,文科领域的跨学科理解更为容易,所谓“文史哲不分家”,这些领域与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并不遥远。这些知识的整合,构成了一个人综合判断社会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过去的文科工作通常依托于成熟的社会建制——无论是媒体、出版社还是学校。未来,文科的工作将变得更加个人化、小型化。这要求从业者具备更为综合的素养,既包括技术能力,也涵盖理科知识、广泛的文科素养、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技巧,以及坚定和忍耐的心性。当然,这条路并非适合所有传统的文科毕业生。


而在更多人要面对的就业压力前,文理一视同仁。当前社会能够吸纳的大规模就业机会,比如养老和医护行业,而这些岗位也绝非轻松适应之选。


前路不会是坦途。







投稿联系
tougao@chinayouthology.com
业务联系
open@chinayouthology.com
招聘联系
hr@chinayouthology.com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