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作者对于名校毕业生生活现状以及学习习惯的考察和思考。文章通过访谈18位北大校友,探讨了名校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当今个人成长与财富积累的看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背景介绍
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和与朋友们的交流,引发对于名校毕业生生活现状的思考,并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成长和财富积累的访谈。
关键观点2: 名校生的生活现状
作者发现,名校毕业的人普遍过得不差,但也不是特别出色。他们的收入有一定的区间分布,且大多数人对自己目前的收入还算满意。
关键观点3: 名校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作者认为,名校教育本身并没有教给学生多少有用的知识,而是提供了一个敲门砖的作用。真正让人安身立命的是个人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关键观点4: 当今个人成长与财富积累的看法
作者提出了关于当今个人成长与财富积累的看法,包括如何在学校期间积累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如何在职场中逆袭等。
关键观点5: 额外说明与澄清
作者对文章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额外说明和澄清,以避免被误解。同时分享了一些有趣的访谈发现,如婚姻、离婚、生育和玄学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观点6: 结论
作者认为读书确实可以改变命运,但改变的方式是持续的读书和学习,将自己的命运逐渐改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正文
先说号主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请看完再决定是否往下看。这篇文章的内容可能和你以往的认知并不相同,但均来自于号主本人的一手信息收集。号主本人07年通过福建省外语类保送生考试,以福建省第一名的成绩保送进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国语言文学系,2011年毕业。对这段经历有真实性质疑的,可以百度搜索:黄河清/北京大学。本篇文章涉及的主要案例,来源于我在北大期间就认识,一直联系到今天的16位好朋友。大家都是北大本科,曾经一城,或者至少一区高考的佼佼者。毕业13年里,我们一直都有联系,可以说我们共同见证了彼此的成长。而近一年里因为各种机缘巧合,我和他们在短时间内分别有了一些深聊的机会。而正是这些深聊,让我有了写下这篇文章的冲动和灵感。提前说明,因号主个人问题,长期对容貌缺乏自信,好朋友里鲜有异性,所以本文涉及案例均为男性,见谅。因朋友中许多目前身居敏感职位,所以本文不会涉及具体的人名,具体的单位名,公司名,再次见谅。而在有这么多前提的情况下,号主依然想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希望能给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名校毕业生生活现状,以及尝试回答这个许多人都疑惑的问题:当今社会,读书到底能不能改命?有关大家过得好不好,直接说收入水平,这个最简单直接。当然在中国,直接聊赚多少钱会有些敏感,即便是很好的朋友,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多少会有些含糊其辞。但好在各种第三平台的数据足够多,所以以下数据有一定我结合朋友们各自所处公司和职位预估的成分,但误差不大。我的16位朋友里,收入可以划分成这么几档:30-50W,50-100W,100W-300W,300W+,未知;也就是没有人的年收入在30W以下,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大家过得都不差的原因。当然也没有人会说自己过的很好,见面都是唉声叹气,现在日子好难过啊!但细问下去你发现,也不是那么难过。更具体来说:30-49W,5人,这个区间都是在稳定的效益好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50-99W,5人,这个区间有大厂的高管,也有国有企事业单位(普遍家里有背景)。100-299W,2人,这个区间一个是创业的,另一个是主业很不错的同时,有个也很不错的副业。这个区间之所以波动这么大,就是因为两个人都不依赖,或者不完全依赖固定收入。300W+,2人,这个区间是两位早入行的国际金领,分别从事法律和金融。未知,2人,这个区间的两个朋友收入水平实在难以预估,因为构成过于复杂(多个创业项目,且同时在多个公司任职),肯定不穷(不会低于100W/年),但上限到底多高实在不知道,而且无法从第三方数据找到参考。这里小声絮叨一句:名校生确实普遍有示弱的习惯,尤其越厉害的人往往越有这个习惯。所以这种话听听就好,千万别真觉得大家过得都糟糕。名校生有些人有个非常扭曲的爱好:说自己并不存在的苦难,以此引诱你表达自己真实的苦难,然后通过聆听你的苦难来获得幸存者的快乐。以及再絮叨一句:年入百万即便在北大毕业的圈子里,也算是中上水平,绝对不是什么有手就行的事。我于是问了所有人这个问题:你觉得在北大,你学会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或者说北大给你的最大帮助是什么?我得到了一个让我觉得有些许悲哀的答案:北大并没有教会这些人任何东西。这里说一个背景,我的朋友大都来自外国语学院,还有少数来自其他文科院系。而在毕业13年之后,我们当中还做和当年专业有关工作的人数是:0人。对,你没看错,一个都没有,全部转行,而且普遍表示,专业课的东西早就已经全部忘光了。而在大家的故事里,我能知道的,能做和专业相关工作的出路,只有一条:回学校当老师,继续教书。这在我眼中,就不能太算就业,因为学了个什么然后回学校教书,这只能说是一种专业内循环的产物,并不证明这个专业学的东西有什么社会价值。而这也实打实的证明,即便在北大,文科院系的教学也与社会、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老师教的,和市场需求的,完全错位。我说得再直接一点,就是很多专业,其实早就应该取消,或者大改,因为按现在的学法学,就是完完全全的浪费时间,最后只是一群学生为了一个文凭,捏造一些无病呻吟而又言不由衷的答案而已。说完专业课,再说通选课/公选课,和其他非专业的必修课。我追问每个人:抛开专业课,在其他课上,你有没有碰到哪个老师,听到哪句话,或者上了某堂课,然后觉得对你人生起到重大且深远影响的?我得到的答案依旧是,完全的否定,没有,完全没有。这个答案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以为是个别现象,可当我一个个问下去的时候我发现,所有给的答案,都是这个。这点同样让我非常诧异,可详细了解下去我又发现,这一切好像又在情理之中。我这些朋友里分为两拨人:一拨人是走学术路线,大学毕业要么想考研,要么想出国留学的。另一拨人是家里早有了打算,大学只图个正常毕业就好的。对于早有打算这一拨人,不用多说,课肯定是选好过的,最好是连去都不用去的,那自然不可能学到什么。而对于第一拨人,课会怎么选呢?选能学到东西的吗?其实也不是,而是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特点,选能拿高分的。擅长背的就选闭卷考,擅长写东西的就选论文,擅长上台的就选各种presentation多的。说到底,大家眼里都是【怎么能拿个高分】,而不是【课上能学多少东西】。【分数】本身的意义,要远远高于学到知识的意义。而反观老师们,也是一样,上课走个过场的意义,远大于真正传授什么知识的意义,因此,极少,极少,极少有老师认真去讲一门课。课件十几年不变,案例普遍上个世纪,或者甚至,整个课有一半时间是老师在吹嘘自己这些年有多么牛13,这个才是大学课堂的常态。课堂基本也就是老师讲老师的,学生自己折腾自己的,只是对待考试,学生们会相对比较认真,也就仅此而已。这一点我在大学时就有点感觉,但当时我想,是不是我涉世不够深,无法理解老师课程的真谛,所以会觉得老师们的课水。如今13年过去,再加上和我朋友们的横向对比,我发现:即便北大的课,也不是假水,是真水。当年我觉得学了以后什么用都没有的课,现在依旧没任何用。我对课程的记忆并没有因为我的社会阅历而升华,反而因为我阅历的提升,而更看透了这些课水货的本质。我想也是这些原因,综合构成了大家这个普遍的回答:北大,什么也没教。说北大什么也没教,这个是合适的,但说北大什么也没给,那是不合适的。我聊的这18位朋友里,大家都承认,北大给予的最大财富,就是北大这两个字本身。而这个财富最大的价值,就是敲门砖,这个敲门砖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敲企业的大门,一个是敲合作伙伴的心门。第一个好理解,北大的本科毕业文凭,确实走到哪里求职都不是减分项,至少简历这一关,肯定比别的学校好过。第二个也好理解,社会上现在普遍存在的,还是有对名校,清华北大有普遍推崇的。你跟人聊天,一聊起,你是哪毕业的,你说你是北大毕业的,别人立刻会觉得你还可以,会对你高看一眼。但也就高看一眼,仅此而已了,最后真正能不能跟你一起做事,还是要看你到底有多少实打实的东西。而同样,随着你年龄的提升,北大这两个字对于职场的敲门砖的影响力也在下降,因为大家简历上的东西越写越多,也越来越少人会单纯因为北大两个字就给你个什么机会。这点从简历的篇幅分配上也能直接看出来,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不仅要写北大专业,还要写主修课程,还要写校内经历。现在这一切都只浓缩成了一行字:北大某某专业,20XX年毕业。当然,更多的人找工作已经不再看简历,而是靠熟人推荐,这就更跟专业没关系了,因为对方可能根本连你的简历都不看。那么所以,北大的各种高端人脉,是不是也是北大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呢?这个问题我也问了我的每一个朋友。我原本以为答案会是异口同声的肯定答案。但大出我意料,18位朋友里,只有5位,也就是不到1/3的人坚定地认可了这句话,觉得在自己的成长中北大的人脉很关键。剩下的13位朋友的反应很相似,也很有意思,大家都是眯着眼或皱着眉想了一会儿然后说:我要说没有,肯定不合适,但确实没有。我再追得深入一点以后发现,这些朋友回答的背后含义是:自己能用上的人脉,其实更多来自于对自己能力的认可,而并不是单纯因为北大校友四个字就怎么怎么样。北大这两个字对非北大的可能有提供信任背书的效果,对北大圈子内的并没有,大家都知道北大里,水货也很多。而反过来,当你的能力水平已经能得到普遍性的认可的时候,你找是不是北大背景的合作其实都是一样,北大校友也只是提供一句类似师兄/师弟的亲切称呼罢了。能成的不叫这一声也能成,不能成的,叫了也成不了。那么于是我和大家的访谈,走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北大毕业的,确实普遍都过得不错。但北大除了个起步的敲门砖,又好像什么都没给,那到底,这帮人是怎么过得不错的?这不矛盾吗?这个问题,着实困住了我一段时间,而最终在上周末和几个朋友们的饭局中找到了答案。这也是为什么这篇文章,会在这个时间点发出来的主要原因。这场饭局的开始,大家一如既往地在聊各自以前的糗事,在聊一些生活琐碎的八卦,过程没什么营养。而一个不知道什么契机,突然有人开始聊起了自己的业务。而画风也就在这个瞬间陡转:不管谁发言,这个人都会突然变得非常专业。而且是那种外行绝对装不出来的专业,在那几个瞬间,你甚至会根本没法把这个人和之前跟你随便哈拉的那货对上。甚至你会觉得,这个人在短期之内充满一种奇妙的知性魅力,你会突然感觉,雾草!这位靓仔!好专业!好厉害!即便他2分钟前还在跟你说自己大学失恋、喝多了抱着水盆吐的糗事。于是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可能才是真正让我们即便在当今环境下,还能过得不错的本质:良好的学习习惯。所谓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凡事都喜欢钻研,而且一钻研就喜欢钻研到自己觉得足够明白为止。而且这种学习一定是自发的,是不需要人逼的。这才是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最需要的东西。也就像当年在学校,课虽然都不怎么上,但每个人都会努力钻研去选那些最适合自己拿分的课。所以大学里也并非不学习,只是不学老师教的而已。但这是进北大的几乎充分条件,也就是如果你不具备这项能力,那你就不可能在高考中取得足够高的成绩。更确切地说,这项能力是在进北大前就已经被培养或者说被筛选出来的东西。而北大录取本身,作为一个阶段性的奖项,又会反过来激励这项能力。而北大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简单了,只是有个由头把大家聚在一起,相互交流一下,然后给大家一个不错的敲门砖,剩下大家自由发挥就好了。反正什么行业都在变,什么行业都需要再学,你们未来也能学得会,那大学干嘛还费劲教。这也就解释了之前我所有觉得冲突的部分,为什么我们明明好像什么也没学到,但好像过得都不错。因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最需要的技能(如何学习),我们在进北大之前就已经学会了,北大只是把我们筛出来而已。而也同样,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老师们的课这么水,大家都知道水,这些年依旧没什么改变。因为改了也没用,改起来还特别麻烦,那怎么可能改?于是你发现,不同大学文凭还是区分出了不同的人群(少数另类除外),而大学在其中,其实除了提供个分数线以外,真的什么也没做,甚至到处都差不多。大学更像一段停滞的岁月,把高考之前定好型的人,就这么随手送入社会。说句更残酷的话,中国真正做教育帮人改命的大学,很可能一间也没有。那么所以,如果不巧你没有被分入一个好学校,又或许没有名校背景的你正在成长的迷茫期,你又该如何呢?结合这次历时几个月的访谈,我希望和你分享一些我对于当今个人成长与财富积累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对于在读学生来说,尤其是非工科在校生,请直接放弃在学校课堂上想学点什么的想法。毕业要工作的,直接琢磨怎么找工作,想保研或者留学的,直接琢磨怎么拿高分,这样效率最高。温馨提示,在大学里拿高分,真的远不止好好上课,正常参加考试这一条路;
名校生和非名校生差距最大的,就是敲门砖这一下。而反过来说也就是,当你解决了敲门砖这一步,非名校生和名校生的差距也就被抹平了一大半。而要搞定这一步,可以靠案例背书,可以靠人情世故,可以靠钱,可以靠死缠烂打,也可以靠心眼手段,这就是普通人逆袭的开始。篇幅所限这点展不开,感兴趣的可以文末加号主个人微信催更;
对于家长来说,比起简单的分数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是比分数重要得多的东西。有这个意识和能力的人,进名校概率会大大提高,而即便可能运气不好没进去,未来发展也不会差。我的朋友们也有大概1/3老板并非名校生,而这些非名校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都个顶个的强;
对于已经上社会的同学来说,重新开始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为时未晚。千万不要拿什么自己老了当借口,理论上你现在学什么都是比你年轻时要更快的,甚至还很有可能,因为你一直被逼着学习,你自己学习的天赋从来没被开发出来过。而当你开始为自己(不是为父母!不是为老板!是为你自己!)学习的时候,就是你逆袭开始的时候;
金融、国际律师、创业是文科生们离钱最近的三条路,可以多想想自己更适合往哪条路上靠;
多出来见人,多跟人社交,你见到的人越多,你困惑的问题越能有答案,也才越能看到不一样的机会;
为了避免本文被过度断章取义,恶意解读,这里做一些额外说明:有关样本容量,本文样本容量确实不大(只有18个),采取的也并非标准的社会学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取研究资料,而是更依赖类似朋友间的闲聊,但我觉得这样更能呈现出大家真实的想法。而也因此,本文难免以偏概全,只是我一家之言,并不代表所有北大毕业生的想法;
有关母校感情,我确实觉得北大没教会我什么,但我也同样深爱着母校,这两者并不矛盾。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我很爱我家的宝贝狗狗,可我从来没指望他能教会我什么。高校无法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并不是高校本身的问题,即便是北大,很多时候也身不由己,这点越入社会,越能理解;
有关幸存者偏差,这个肯定是有的。我们能持续做朋友,能持续相聚,也就证明了彼此过得还可以。我也有不少北大朋友至今没能毕业、失联、抑郁症、甚至跳楼自杀。这可能变相也证明了北大这两个字,并没法保一个学生一生衣食无忧。也因此,我本文分享的,你也许理解为【北大毕业生里过得中偏上的一小撮人】的看法更好;
有关严谨性,这并不是一篇学术论文,只是我个人的思考随笔,看完觉得有帮助,点个在看转发,我万分感谢,觉得我胡说八道,这里也抱歉耽误了你十几分钟的时间;
最后,是一些与主题不那么相关,但我在访谈中觉得很有意思的发现:有关婚姻。我的所有朋友全部有过最少一次婚姻,其中最早的大学毕业22岁就成婚,最晚的32岁成婚(对就是我)。有关好男生下手一定要趁早因为不在市面上流通的说法,我觉得有道理,但也并不全对,如果你不在意对方有过一段婚姻的话,在离婚空窗期下手,成功率更高(离婚的普遍两年内会再次步入婚姻殿堂)。
有关离婚。我的朋友们离婚率(即至少离过一次婚的比例)是真的高,超过60%,而且大家接受度也惊人的高,甚至已经到了【听说你离婚,我点头表示理解,追问都懒得追问】的地步;
有关生育。应该是和经济状况有关,我的朋友们生育率很高,超过80%,而且说起孩子,怨声载道的少,更多能讲出很多开心快乐的点,这个跟社交媒体上传播的内容形成鲜明对比;
有关玄学。大家年轻时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13年后相聚,90%以上或多或少改信玄学。当然这一点上层次有差异,浅的一般就是日常会购些法器,或者找大师问问事情,深的有几个人要么选择了坚定的入教,要么成为了正式有传承的修士。同样,大家对玄学也各有各的钻研,讲起来也都各有建树;
当然改,只是改的方式不是你读了以后,谁来帮你改,也不是读到某一天,你突然命就改了,而是你要一直读下去,学下去,然后把你的命一点点改成你喜欢的样子。下课。
希望了解更多财富真相,洞悉更多玄学秘密,与我个人有更深度链接的,欢迎扫码添加我本人微信,朋友圈里会分享更多即时一手资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领取3万字最新商业思考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