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还在为写点什么而发愁,无意间看到小米在ZIC珠海国际赛车场刷新了最速4门量产车的成绩。我心里想:有点牛,但是珠海在国内确实不是名声最响亮的赛道,写正事之前还要向观众科普一下珠赛的种种,有点复杂。但我今早起来一刷微博:呦呵,小米SU7 Ultra的上赛成绩出来了?那我大概跟大家说说这个成绩有多强。
小米SU7 Ultra在上赛的成绩是2分09秒994,这是上海赛车场目前为止最快的量产车,比之前的最速成绩保时捷Taycan Turbo GT还要快1秒8。大直道尾速323km/h,参考2019年F1中国大奖赛,法拉利车手维特尔在排位赛做出的327km/h的极速,你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小米SU7 Ultra在上赛的尾速是F1级别的。
你以为这就是小米SU7 Ultra在这条赛道的极限?并不是。首先,这台SU7 Ultra虽然是量产顶配版,但其车内为了驾驶员的安全着想,加装了重达80KG的防滚架,以防止车辆在失控翻滚后对车内驾驶员造成伤害,越重就意味着越慢。(保时捷反而是拆空后排座椅和后内饰的减重版本)其次,在最后冲线的时候,竟然是刹车到底过线的,这就意味着小米SU7 Ultra还有不少的裤裆(赛道黑话,意思是圈速还有余量,可以更快)可以掏。
民用车能超300km/h的本来就屈指可数,更不用说在这短短的几公里赛道上做到逼近F1的极速,而这样的产品,出自于一个仅仅造车3年的手机品牌。这不是弯道超车的话,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弯道超车了。
当然了,你说小米SU7 Ultra是不是赛道无敌了?那也不见得。赛车这东西除了看圈速,也要看稳定性,毕竟跑比赛不是一圈超人,还要在动辄十几圈甚至几十圈的长途中保持稳定。目前对于相对重量较重的电车来说,稳定性一直是一座很难逾越的大山,长时间高压力的跑赛道,对于散热、刹车、电池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小米的路还很长,但这阶段性的成果确实亮眼。
现在最难受的应该是保时捷,因为当天Taycan Turbo GT在做圈速的时候,赛道条件并不好,不是全干的地面。虽然赛道线基本是干的,但对圈速的影响还是有的,它也有裤裆,所以被小米超了应该是有点气的。但圈速是一个“武无第二”的事情,慢就是慢,因为完美的条件+完美的车手+完美的状态几乎可遇不可求,圈速成绩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遗憾。
现在百年保时捷被三年小米拉下马,如果回去再做圈速证明自己,哪怕比小米快了,那也是间接承认了小米的威胁;如果不回去做圈速,那永远就被小米压着。还是那句话,保时捷是靠做运动和赛道成名的,慢就是慢这句话对其他品牌可能无所谓,但对保时捷就是最大的耻辱。
所以,我建议保时捷学学某些自主品牌,跑不过卖不过?加限定词就好啦!
现在我宣布,保时捷Taycan Turbo GT是上海国际赛车场最快的四门两座车型!
掌声在哪里?
END
各位看完觉得有意思的话
麻烦大家右下方点个在看多多支持
你们的支持对我们非常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