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养大女儿,买好了房,到了60岁女儿骂我懒”

晨露说事  ·  · 昨天

正文

一位博主吐槽父亲“在家不干家务,在外全靠母亲帮衬”的视频火了。

文案里那句“我这快60岁的父亲,大概率也就这样睡到老年,等着儿女养他”,

瞬间戳中了无数人的神经。评论区吵翻了天:有人骂父亲“吸血”,有人心疼母亲“太苦”,还有人质疑“家里的钱到底谁赚的”。

争议背后,是老父亲的角色崩塌,还是儿女的不理解?

懒父亲和任劳任怨的母亲

博主视频里提到,父亲“在家不干家务,在外我妈跟着一起去店里干活”。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提供了一个关键信息:家里有个店铺,父亲很可能是实际经营者。

评论区有人质疑:“如果父亲真的躺平,店铺怎么维持?母亲帮忙或许只是辅助。”;

父亲或许看着很懒散,白天店里喝茶看报,看店之后的效益和经营,这些劳动往往不被家人“看见”,反而被贴上“懒”的标签。

有研究指出,一个不挣钱但承包家务的父亲,仍可能被家人轻视;

而一个不挣钱却持家有方的母亲,反而被赞“贤惠”。

这种双重标准,让许多男性陷入“挣钱无能=人生失败”的焦虑,也让家庭贡献的价值判断变得扭曲。    

谁在承担真实的生活成本?

视频中出现的“大房子”成了争议焦点。

网友追问:“钱从哪儿来?女儿只骂父亲懒,怎么不提谁养家?”这让人联想到江苏一位70岁父亲被儿子吐槽“躺平”的案例——老人早年打拼买下房产,如今年老体衰想休息,反被孩子埋怨“不帮忙攒钱娶媳妇”。

老一辈人把买房、供子女上学视为人生最大责任,认为“完成任务”后理应享受清闲;

而年轻一代在房贷、育儿压力下,期待父母继续“发挥余热”。就像那位被女儿吐槽的父亲,可能早已完成养家糊口的“KPI”,却因新时代的“责任追加”成了众矢之的。    

“我养大儿女却挨骂”的荒诞剧

“我养大了儿女,买好了房,到了60岁儿女骂我懒”,戳中了多少父母的心。也许在你这里只是一句吐槽父亲的随口一说,但换位思考,当父亲听见这句话,他得有多伤心,这些年你的学费哪里来,你的新衣拿什么买?在你身上的投资,耗费了父亲多少心血,父亲忙得团团转,累得直不起腰没人看见,回家躺一会儿,就成了家庭懒汉的典范。    

不要只盯着家务活那些事,也不要只看到赚钱,家庭是双向抱团,内心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你盯着谁,被盯着的那个人就不可能有半分优点。

这场关于“懒父亲”的争论,本质上是一场代际价值观的碰撞。

或许这就是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吧,当孩子思想偏向了父母某一方,另一方就不可能会有优点,她甚至还担心以后为你养老的不甘。

可能真正应了网友那句话,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到老了买个机器人照顾自己来得更舒适,不给子女找麻烦,也不让子女对自己有偏见。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