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发起过一次投票,内容是“提到向上社交,你想到了什么?”
结果75%的人选择了“想想都心累”,6%的人选择了“肮脏、功利”,
只有18%的人选择了“扩大圈子,链接更多资源”。
一想到向上社交,大多数人的脑子里就是求人办事、溜须拍马、勾搭比你厉害的人。
其实不然。
哈佛商业评论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内容就是《职场社交的5个误区》,分别是:
1、职场社交活动大部分是在浪费时间
2、和人打交道是天生的能力这学不会
3、关系应该是自然的而不是靠经营的
4、职场社交都是以自私自利的出发点
5、最亲近的关系才能带来最大的价值
它不只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更多的是真诚地寻求帮助和有价值的沟通讨论。能够非常有效地预知你未来的认知能力、工作复原力和工作敬业度。更有研究表明:许多人的工作都是通过向上社交的弱关系而获得的。尤其是在收入最高的人群中,近 3/4 的人是通过他们自己的人际网找到工作的,而非靠网上投简历。事实上,向上社交不是那些高管领导的专属,而是实实在在可以学习提升的能力。其实就像情商、领导力一样,我们对于职场社交这个问题的看法,导致了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动力去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我把职场阶段分为初入职场、职场中段班和职场老司机。处在不同的阶段的职场人,社交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又该怎么开展呢?但如果你只是去社交酒加了一圈微信,或者找大佬们拍几张照片,增加些谈资,那还是算了。
此时你要告诉自己,放下面子,你需要的是“积极参与”。在职业发展初期, 无论去参加什么社交活动,跟人聊起来之后,你就会发现你聊的内容跟人家差太远了。思维根本就不在一个频谱上,所以如果你只想着在这方面拼,可能永远都拼不出来。因此初入职场的阶段,专业能力拼不过,能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也不错。比如当老板们说到喜爱的运动项目,而你恰好在这方面颇有研究,就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见解。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你也不是只有在工作话题上参与才行。“向上社交”,最怕的就是和别人没有“交”集,所以需要“创造交集”。如果你和别人都是泛泛之交,没有深度交情,究其原因还是没有跟对方产生真正的交集。很多时候,人和人的交集就是在一起做事儿的过程中建立的。因为你一旦一起做事儿就势必要互相帮忙,互相“有用”,也有可能会产生矛盾,但不打不相识,越打越亲的也不是没有!职场老司机:有实力有经验,关注的是怎么“有影响力”。
手里握有一堆资源却转不起来,怎么能用已有的影响力创造资源共享和整合呢?置换是我拿我的1,换你的1,换来换去加起来还是2。只有当你清晰地知道资源整合后是为了产生什么更大的盘子,做什么更大的事,创造出什么更大的价值;所以资源整合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儿,因为你需要既有实力又有眼光。那么如何跨出向上社交的第一步呢?下面给你几个建议和马上就能用的Tips。那些所谓的大咖或许有着比我们更高的成就,但我们每个人都有别人不具备的优势,不要妄自菲薄。所以不要自卑,不要觉得自己没人家优秀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而错过和他人链接的机会。展示脆弱不代表卖惨,而是有边界感的分享自己的经历,情绪,这样才能和他人产生共鸣。 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逢年过节便会有人群发短信,假惺惺地来关心你。
这样的行为表面看起来是种交往,但其实只能叫做交际。因为他没有在你的身上投入真正的关心,只是为了刷刷存在感而已。真正的关心是站在对方的视角,去关注他到底有可能需要什么?担心什么?你凭什么能够让站在优势地位的人接受你的向上社交,便是在于你在过去、现在或将来有着他能看到的价值。比如:你跟公司老大沟通的时候,不要总觉得你需要去巴结他,你就想自己能为对方提供什么价值。最简单的就是,管理岗位的人想知道一线员工在想什么?年轻人在想什么?高级的社交就是心里装着别人,永远都想着我怎么能够为别人提供价值。你可以先收集对方的背景信息,包括出生地、求学经历、工作履历、所在公司,以及他的家庭情况和业余爱好。比如毕业于同一所学校,来自同一个地方;
或者兴趣相投,有共同好友等。
如果你们有共同认识的人,最好请对方帮忙引荐。这样有了中间人的背书,信任建立会更顺利。克服社交恐惧,关键是要学会主动。主动打招呼、主动邀约、主动跟进,参加活动时,提前到场,先和主办方打招呼,再向其他参与者微笑致意。主动交换联系方式,会后及时联系,必要时帮对方牵线搭桥。
即使偶尔遇到冷淡反应也没关系,社交本就不是要讨好所有人,而是建立少数有价值的深度连接。放平心态,降低预期,主动一点,你会发现自己渐渐成为善于经营人脉的人。克服社交恐惧不必急于求成,循序渐进才是关键。每次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就好。比如这次可能和某位聊得太投入,忘了和主办方打招呼,那事后记得发个邮件表达感谢;
或者注意到自己站姿很自然,成功带动了谈话氛围;
又或者想起应该帮两位朋友牵线搭桥,下次见面一定记得介绍。
特别是当你能把陌生人变成朋友,甚至发展成挚友时,那种成就感无可替代。你的每一次尝试、每一点进步,都在帮你成为更好的社交达人。如果你认可了向上社交的价值,想要结交那些比你更优秀的人,但——不善言辞,总是说几句就沉默,要不就是尬聊;
需要朋友帮助时,才发现你们的聊天框已经沉寂许久了;
要了大佬的联系方式,就躺在通讯录里再也没了下文......
作者:高琳,有意思教练CEO,职场畅销书《职得》、《故事力》作者,最会讲故事的高管教练,英国工商管理博士。拥有20年世界500强高管经验,擅长讲故事、撒狗粮、熬鸡汤加干货。帮您获得内在成长、外在成就,成为自己故事里的英雄!微信公众号:有意思教练(EmpowerLeaders)。

如果你正面临社交恐惧、权威恐惧等困扰,可以来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寻求专业支持。
心理咨询师,陪你探索困住自己的议题,引导你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找回内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