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涨了!涨了!武汉大涨了!

湖北日报  · 湖北 旅游  · 昨天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描述了湖北地区在蛇年春节长假第三天的旅游高峰情况。央视春晚的播出带动武汉等地区的旅游热度,多个景区迎来大量游客,旅游收入和游客数量均有所增长。全省各地以春节申遗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以非遗为主打元素的贺新春活动,为游客带来浓厚的节日氛围。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央视春晚带动武汉旅游热度

央视春晚的播出,使得武汉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旅游热度飙升。

关键观点2: 重点景区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大幅增长

黄鹤楼、园博园、湖北省博物馆等景区迎来大量游客,旅游收入也有显著增长。

关键观点3: 非遗文化成新春热门

全省各地以春节申遗为契机,开展非遗贺新春活动,让游客感受年味和传统文化魅力。

关键观点4: 湖北各地推出特色年味游产品

围绕非遗元素推出特色年味游产品,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关键观点5: 湖北日报回馈读者活动

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点赞和分享活动,随机赠送定制笔记本。


正文


昨天(1月30日

蛇年春节长假第三天

湖北各地迎来了春节后的

第一波旅游高峰


首次作为央视春晚分会场的武汉

两江四岸地标建筑流光溢彩

处处洋溢着喜庆的年味

春晚播出后

很多网友纷纷留言

看了春晚,想来看武汉

👇👇👇


英雄城市武汉

再次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



借春晚东风,黄鹤楼、湖北省博物馆等火力全开,光谷、江汉路步行街等特色街区已成全国小伙伴新春必打卡顶流之地。数据显示,黄鹤楼、园博园(汉口里)、湖北省博物馆和欢乐谷等重点景区迎来大批游客,1月30日和1月29日分别接待游客12.18万人次和10.2万人次,较春晚播出前(1月28日为1.92万人次)分别增加534%和431%(其中,黄鹤楼和省博1月28日闭园);旅游收入分别为502.8万元和397万元,较春晚播出前(1月28日为53万元)分别增长849%和649%。光谷步行街除夕至初二的总游客数约60万,同比增长68%。武汉市重点景区1月30日和1月29日接待游客较春晚播出前(1月28日)分别增加280%和182%;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85%和114%。“古琴号”游船作为央视总台蛇年春晚武汉分会场拍摄地之一,为“春晚红”带来了别样的精彩,带动两江游览热度持续高涨。根据携程平台提供的数据,“武汉”搜索量同比暴增1160%。据去哪儿网数据统计,春节期间武汉市游客预定量同比增长117.65%增幅排在全国十大热门城市第2位


春节期间,全省各地以“春节”申遗成功为契机,纷纷开启以“春节、年味、民俗”等非遗为主打元素的贺新春系列活动,围绕“非遗+”推出特色年味游产品,让游客们感受满满年味和传统文化魅力,增添节日氛围。


1月30日,民间艺人在秭归县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屈原广场为游客进行高跷表演。当天,秭归县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举行“非遗高跷闹新春”活动,非遗传承人进行高跷表演,让游客感受传统民俗魅力,欢度新春佳节。(视界网 王罡 鲁苏 摄)


武当山玉虚街休闲旅游街区,非遗文化集中亮相,受到游客热烈欢迎。武当特色的非遗文化节目——《樃梅呈瑞》,舞龙灯、抬花轿、舞狮、传统服饰走秀、武当武术等非遗、民俗、文艺活动在城区、景区轮番上演,为广大游客奉上了精彩的文化大餐,营造了浓厚的节庆氛围。


宣恩县兴隆老街开展糍粑制作技艺、吊脚楼营造技艺、滚龙连厢等体验式项目,增强游客参与感。


恩施市亲水走廊非遗游园会开园,花灯满街,非遗项目多姿多彩,“南、堂、灯、傩、柳”五大地方戏,多项国家级、省级非遗歌舞、音乐、技艺、民俗纷纷展示,营造了喜庆欢快的节日氛围。


黄石在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未苏湾精心策划非遗闹新春活动,组织王贵武龙灯、阳新采茶戏等国家级非遗项目民俗展演活动。黄冈“逛东坡庙会 来黄冈过年”活动现场人气满满,现场展销黄梅挑花、吕氏艾香、蕲春艾灸等非遗文创,麻城肉糕、武穴酥糖、蕲春酸米粉等非遗特色年货,罗田板栗、巴河莲藕、方高平马蹄等地标优品,为节日增添烟火气的同时,充分展示黄冈好山、好水、好物产、好文化。





来源:综合湖北日报(记者 王理略 通讯员 曹巧红)、网友评论
编发:喻思薇
审核:谢斌
出品: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



湖北日报送定制笔记本啦!

为感谢广大读者长期以来对湖北日报微信的支持,我们特别准备了一批“湖北日报定制笔记本”回馈大家。获取的方法很简单:

1.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每篇文章下面赞”和“分享”。


2.我们每天将从赞”和“分享”用户中随机抽取2位,分别送出1个笔记本。次日上午十点小编将在微信菜单栏更新获奖名单。


3.每人限领一本(颜色随机),数量有限,抓紧哦~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