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讨论了DeepSeek这一中国AI应用对全球尤其是中美股市可能产生的影响。DeepSeek因其R1模型的出色性能而迅速增长,打破了OpenAI的垄断性商业模式,并引发了媒体和投资者的关注。文章分析了DeepSeek对不同行业和公司的影响,包括云计算、广告、游戏开发等领域,并探讨了其对股票投资价值的潜在影响。
DeepSeek在短短7天内完成了1亿用户的增长,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APP。其R1模型性能强大,打破了OpenAI的垄断,引发了行业和投资者的关注。
DeepSeek的出现为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特别是云计算、广告和游戏开发等行业。对于不同公司,DeepSeek可能带来自由现金流的增长,也可能导致某些公司的利润下降。
DeepSeek的出现可能对中美股市产生影响。一些公司可能因DeepSeek而受益,而另一些公司则可能受损。文章提到了几个具体的例子,如亚马逊、微软、Meta、阿里、英伟达等公司可能受到的影响。
文章指出了当前的投资风险与不确定性,包括美股的高估值、美国国债的高利率等。但DeepSeek的出现降低了投资风险,因为免费高性能AI带来的效率提升和云计算的需求将会爆发。
要说最近最火的应用,无疑是DeepSeek了。
中国的AI应用DeepSeek,在没有任何广告投放的情况下,用时7天完成了1亿用户的增长,成为全球历史上用时最短用户增长破1亿的APP,成为现象级APP。
DeepSeek的爆火使得很多媒体,甚至高盛这样的投资银行开始高呼:对中国股票的价值需要重估,特别是中概股。
真是这样吗?
本文结合了科技领域最具洞察力的分析师之一Ben Thompson的观点,将DeepSeek对中国和美国股市可能造成的影响分享给大家,长文分类汇总在“一涵笔记”:
![]()
要谈影响,首先弄清楚一个重要问题,为何DeepSeek能突然爆火?
首当其冲的是因为其R1模型强大的性能——推理能力与OpenAI的o1相当,而它的训练成本却是极低的,这使得众多美国科技界大佬都为它点赞,甚至“竞争对手”OpenAI的创始人山姆奥特曼都扭扭捏捏地给了DeepSeek好评。
DeepSeek的R1模型出现,说明OpenAI并不具备不可复制的独特优势,打破了OpenAI的“垄断性”商业模式。
更可怕的是,R1是开源的,意味着你可以在任何服务器甚至本地免费运行它,而不需要付费。ps:OpenAI是付费的。(DeepSeek没有开源的只有数据集,别人暂时还不能从零复刻一个R1出来,很多欧美科学家正在试图复刻)
所以我们确实要给DeepSeek点个大大的赞,但我认为高盛和媒体高呼的中国股票价值需要重估,不过是他们的自嗨。
估值会不会重估,是上亿股票买家和卖家说了算的,或者说“市场先生”的情绪说了算的,不是媒体或投行说了算的,否则高盛这样的“专业”华尔街机构早就比巴菲特的公司更值钱了。
而“市场先生”的情绪是墙头草,会在中美博弈、经济预期等议题上来回摇摆,并不真正反映股票的投资价值。
巴菲特通过学习他老师格雷厄姆教授的“市场先生”的概念,结合几十年投资经验,清醒认识到即便是他无法猜到估值会如何变化。他只是像买个农地那样去投资股票,预测这块地未来的产出能不能保持不变或增长,靠商品的产出带来的自由现金流(可以大致看成利润,但把钱都分给股东,公司未来就会少赚钱的那部分利润不算。例如,出租的公寓扣掉租客居住必须的家电家装维修费后的租金才能算自由现金流),最终变成股票分红来获得回报。如果你投资于巴菲特管理的公司(实质上就是一只基金),最终就也是靠他投资的股票的自由现金流拿到长期的回报。
所以股票价值是否需要重估,关键问题在于,DeepSeek的出现,能不能给我们关注的公司带来自由现金流的增长,哪些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可能下跌?
首先,DeepSeek给大部分使用AI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礼物,我们可以期待一个几乎免费AI产品和服务的未来。
当然,相比美国,中国企业是更大的赢家,我们最近已经开始看到中国的各行各业在加速部署大模型,包括不限于互联网公司、手机厂商、媒体、券商等等。这对提振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让它们在全球不落后于像苹果等已经开始使用AI的外国公司有帮助。
不过长期看,有很多行业内卷式的竞争可能还是会压缩利润(例如券商、汽车的价格战),还是要具体行业具体公司具体分析。
今天我重点先聊科技公司,大模型的普及和推理成本下降(DeepSeek也证明了这一点)对大科技公司来说通常是好事,我会在接下来几个月科技公司们的财报电话会跟踪验证以下的观点:
亚马逊(AWS):AWS自己的AI模型竞争力较弱,但他们可以用超低成本部署高质量的开源模型,照样赚推理的钱。
国内阿里云、腾讯云的情况与亚马逊的情况类似,由于国内一直没有好的AI模型,导致AI应用开发需求很弱,因此新应用开发基本必选的云计算行业的发展远远慢于美国。DeepSeek的出现加上它的服务器一直供不应求(使用APP经常繁忙),为国内的云计算行业打开了发展空间。
微软:推理成本大幅降低意味着数据中心和GPU需求减少,或者用户量暴增。
Meta(脸书):Meta所有的AI计划都受益于更低的推理成本,这让他们的AI生态更容易实现。而且Meta的广告收入也会受益于AI带来的效率提升。
阿里的主要收入淘宝广告、腾讯的重要收入之一微信生态广告,也会受益于AI带来的效率提升;阿里的商家设计、客服,腾讯的游戏开发,则会受益于AI带来的成本下降,最终带来的都是利润提升。这两点也是我早前文章,明星经理张坤在24年4季报的最新观点。
Google:可能会受损。因为硬件要求下降,削弱了Google TPU的竞争力。而且推理成本降低会催生取代搜索的AI产品,这对Google的核心业务构成威胁。这条同样适用于百度。
英伟达:DeepSeek刚刚证明了另一条路径的可行性:通过深度优化,即使在较弱的硬件上,仍然可以取得惊人的结果。这表明,仅仅砸钱给英伟达,并不是改进模型的唯一方式。
不过,英伟达仍然有三个优势。
第一,DeepSeek的方法如果应用到H100或即将推出的GB100上,会有多强?他们找到了更高效的计算方式,并不意味着更多计算资源就没用了。
第二,长期来看,较低的推理成本应该会推动更广泛的使用。微软CEO Satya Nadella在深夜发推,显然就是为了向市场传递这个信息。
第三,像R1和o1这样的推理模型,其卓越性能依赖于更多计算资源。如果AI的进步仍然依赖于更多算力,那英伟达就仍然是受益者。
总之,英伟达的未来有一些其他改进模型的方法带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在目前如此高估值的情况下需要及时跟踪评估它的投资价值。当前这种不确定性又因为美股的普遍高估值,和当前美国国债的高利率且无风险增加了投资风险。
中概股虽然出现了上涨,但还是很低的估值,且DeepSeek的出现降低了投资风险——免费高性能AI带来的效率提升与云计算的需求是一定会爆发的,就像互联网应用会爆发一样,知道什么会来比知道什么时候来容易,所以一定要提前做投资布局。
我会根据即将到来的阿里等公司财报电话会,持续跟踪AI行业的进展,长文分类汇总在“一涵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