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 + 旅游”的六种发展模式

虎哥政事儿  · 科幻 旅游  · 5 天前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绿维文旅在“科幻+旅游”领域的探索和六种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包括科幻IP驱动型产业转型、沉浸式科技体验与文旅综合体、科幻主题营地与研学融合、影游融合与产业链延伸、产业集聚与城市更新协同、科创资源与旅游IP联动等。文章还提到了这些模式的特点和案例,以及绿维文旅作为文旅康养与乡村振兴EPCO综合服务商的全产业链多引擎驱动发展格局。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科幻IP驱动型产业转型模式

以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幻IP为核心驱动力,优化和转型特定区域的产业结构。借助科幻IP的知名度和粉丝基础,带动当地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关键观点2: 沉浸式科技体验与文旅综合体模式

利用前沿科技创造沉浸式科幻体验场景,与文旅综合体结合,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科幻旅游体验。

关键观点3: 科幻主题营地与研学融合模式

打造科幻主题的户外营地,将科幻教育与研学旅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学习科幻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观点4: 影游融合与产业链延伸模式

利用电影和游戏的跨界合作潜力,深度开发与联动影视和游戏中的科幻IP,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商业价值和市场空间。

关键观点5: 产业集聚与城市更新协同模式

以科幻产业为核心,引导相关企业、机构和人才向特定区域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与城市更新项目结合,打造具有科幻特色的产业园区和文化街区。

关键观点6: 科创资源与旅游IP联动模式

整合科创资源,与旅游IP结合,开发具有科技体验和教育功能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将科技知识传播与旅游体验相融合,打造独特的科技旅游品牌。


正文

绿维文旅累计完成5000余个规划设计项目,600余个项目已建造完成并落地运营,参与项目获得数十项国家级奖励,提供规划、设计、咨询、投融资、建造、招商、运营、综合孵化,详询15811113303!


绿维导语:在当今时代,随着人们对新奇体验、知识探索和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科幻元素为旅游产业注入了全新活力,开辟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荒芜之地因科幻 IP 而重焕生机,到城市空间借助科幻实现更新转型,多种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引领着旅游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下面将深入探讨 “科幻 + 旅游” 的六种极具代表性的发展模式。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消费需求的持续升级,科幻旅游有望创造出更多新颖的模式和业态,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01 科幻 IP 驱动型产业转型模式

以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幻 IP 为核心驱动力,对特定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与转型。借助科幻 IP 的知名度和粉丝基础,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带动当地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从传统产业向以科幻旅游为特色的多元化产业格局转变。

该模式的特点是:

  • 强大的品牌吸引力:知名科幻 IP 能够迅速吸引全球范围内的粉丝,这些粉丝具有较高的忠诚度和消费意愿,为产业转型带来稳定的客源和资金流。

  • 产业融合度高:围绕科幻 IP 可衍生出影视拍摄、主题公园、文创产品、餐饮住宿等多种业态,促进各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 文化赋能显著:通过对科幻文化的挖掘和传播,赋予当地产业深厚的文化内涵,提升区域文化形象和品牌价值。


案例:冷湖


冷湖,这座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的小镇,曾经因石油资源枯竭而陷入发展困境。然而,凭借其独特的火星地貌和浓厚的科幻氛围,冷湖抓住了科幻产业发展的机遇。随着科幻文学、影视等领域对火星题材的热度不断攀升,冷湖以 “火星小镇” 为定位,成功打造了以科幻 IP 为核心的旅游产业。

众多科幻爱好者慕名而来,感受独特的火星地貌,参与各类科幻主题活动。同时,冷湖还举办了冷湖科幻文学奖等具有影响力的赛事,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围绕科幻旅游,当地发展了特色民宿、文创产品开发、影视拍摄基地等相关产业,实现了从资源枯竭型城镇向科幻旅游特色小镇的华丽转身。

02 沉浸式科技体验与文旅综合体模式


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 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打造高度沉浸式的科幻体验场景,并将这些体验与文旅综合体相结合。文旅综合体涵盖主题乐园、商业街区、酒店餐饮、文化演艺等多种业态,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科幻旅游体验。

该模式的特点是:

  • 科技感十足:借助前沿科技营造出逼真的科幻场景,让游客仿佛置身于科幻世界之中,带来强烈的感官冲击和新奇体验。

  • 体验丰富多元:在一个综合体中集合多种不同类型的科幻体验项目和文旅服务,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 空间集聚效应:通过将各类业态集聚在同一区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运营效率和游客吸引力。


案例:成都科幻馆、世界科幻公园


成都科幻馆作为世界科幻大会的永久会址,不仅是举办各类科幻盛会的重要场所,更是展示科幻文化和科技成果的窗口。其建筑设计充满未来感,内部利用先进科技打造了多个沉浸式体验展区,让游客深入了解科幻文化的魅力。

而与之相邻的世界科幻公园,则以科幻 IP 为主题,建设了众多刺激好玩的游乐设施,如基于 VR 技术的星际穿越过山车、AR 互动式的未来城市探险等项目。此外,公园内还配套有科幻主题商业街区,售卖各种特色文创产品和美食,以及科幻主题酒店,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住宿体验。这种将科技体验与文旅综合体相结合的模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成为成都文旅产业的新亮点。

03 科幻主题营地与研学融合模式


打造以科幻为主题的户外营地,将科幻教育与研学旅行有机结合。通过在营地开展一系列与科幻相关的课程、实践活动和体验项目,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学习科幻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教育与旅游的双重目的。

该模式的特点是:


  • 教育性突出: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目标,设计专业的研学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幻知识和科学方法。

  • 体验式学习: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营地的各种活动,如模拟太空探索、科幻实验等,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

  • 亲近自然与科幻氛围融合:营地选址通常在自然环境优美且具有一定特色地貌的地方,将自然景观与科幻主题相结合,营造出独特的学习和体验氛围。


案例:冷湖火星营地、金昌火星 1 号基地


冷湖火星营地依据当地类似火星的地貌环境,打造了模拟火星生活的户外营地。营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研学课程,如火星地质探测、太空生存训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太空探索的魅力。

金昌火星 1 号基地同样以火星为主题,针对青少年航天研学游,将自然、物理、化学、生物等关于太空和火星的知识点融入课程体系,打造 “小小航天员培训课程”。学生们在这里可以参与模拟火星登陆、建造火星基地等活动,在趣味十足的体验中学习科学知识,激发探索未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这两个营地均已成为国内热门的科幻主题研学目的地,吸引了大量学生和家长参与。

04 影游融合与产业链延伸模式


充分利用电影与游戏这两种热门娱乐形态之间的跨界合作潜力,将影视和游戏中的科幻 IP 进行深度开发与联动。通过打造影视主题展览、推出影游联动产品、开发衍生文创等方式,延伸产业链条,拓展科幻旅游的商业价值和市场空间。

该模式的特点是:


  • 粉丝经济带动电影和游戏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影游联动能够整合双方粉丝资源,形成强大的消费驱动力,推动相关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销售。

  • 创意融合创新:在影游联动过程中,融合影视和游戏的创意元素,开发出新颖独特的旅游体验项目,如沉浸式影视主题游乐设施、基于游戏场景的实景体验等,满足消费者对新奇体验的需求。

  • 产业链协同发展:从影视制作、游戏

  • 开发到旅游体验、文创产品销售,各环节相互协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和价值最大化。


案例:《流浪地球》影视装备展、影游联动


《流浪地球》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幻电影,其影视装备展在多地举办,吸引了大量影迷和科幻爱好者前往参观。展览展示了电影中的道具、服装、特效设备等,让观众近距离感受电影制作的魅力。

同时,相关影游联动产品也不断推出,如基于《流浪地球》IP 的游戏,玩家可以在游戏中体验电影中的情节和场景,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此外,围绕该 IP 开发的文创产品,如模型、玩偶、书籍等也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这种影游融合与产业链延伸的模式,不仅为电影和游戏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科幻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产业边界。

05 产业集聚与城市更新协同模式


以科幻产业为核心,引导相关企业、机构和人才向特定区域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在产业集聚的过程中,与城市更新项目相结合,利用旧厂房、废弃工业用地等城市存量空间,进行改造和升级,打造具有科幻特色的产业园区、文化街区等,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优化的协同共进。

案例:石景山首钢园


石景山首钢园曾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基地,随着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首钢园面临着更新改造的任务。借助科幻产业发展的契机,首钢园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工业遗迹和空间资源,引入科幻企业、举办科幻活动,打造了一系列科幻主题项目。例如,利用旧厂房改造而成的科幻产业孵化器,吸引了众多创新型科幻企业入驻;举办的科幻主题展览、论坛等活动,提升了园区的知名度和文化氛围。通过产业集聚与城市更新的协同推进,首钢园从传统工业区转变为充满活力的科幻产业高地和文化旅游新地标,不仅推动了科幻产业的发展,也为城市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质。

06 科创资源与旅游 IP 联动模式


整合当地的科技创新资源,如科技企业、科研机构、高新技术园区等,与旅游 IP 相结合,开发具有科技体验和教育功能的旅游产品和线路。通过让游客参观科技企业、参与科研实验、了解前沿科技成果等方式,将科技知识传播与旅游体验相融合,打造独特的科技旅游品牌。

该模式的特点是:


  • 科技含量高依托当地丰富的科创资源,为游客提供接触和了解前沿科技的机会,让游客深入感受科技的魅力和力量。

  • 教育功能强:注重科普教育,通过专业讲解、互动体验等方式,向游客传授科技知识,培养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认知。

  • 地方特色鲜明:结合当地的产业特色和科技优势,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 IP,突出差异化竞争优势。


案例:杭州、合肥的科技企业研学线路


杭州作为互联网科技之都,拥有众多知名科技企业。当地开发的科技企业研学线路,带领学生和游客走进阿里巴巴、网易等企业,参观企业的研发中心、体验创新产品,了解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合肥则依托其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的科研优势,推出了相关的科技研学线路。游客可以参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实验室,了解量子通信等前沿科技成果,还可以体验人工智能互动项目。这些线路将科创资源与旅游 IP 紧密联动,既满足了游客对科技探索的需求,又提升了城市的科技文化影响力,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

总结


科幻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通过这六种模式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幻 IP 驱动型产业转型模式让资源枯竭型城镇重获新生;沉浸式科技体验与文旅综合体模式为游客带来极致的科幻体验;科幻主题营地与研学融合模式实现了教育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影游融合与产业链延伸模式拓展了产业边界和商业价值;产业集聚与城市更新协同模式推动了城市空间的优化和产业升级;科创资源与旅游 IP 联动模式传播了科技知识,打造了特色旅游品牌。

这些模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科幻旅游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当马斯克星舰与元宇宙基建同步推进,"科幻+旅游"正突破传统文旅边界:脑机接口技术将重构导游服务范式,量子通信保障极地旅游安全,核聚变技术催生月球酒店概念...六大模式揭示的不仅是产业进化路径,更是人类文明通过旅游载体探索未来的集体叙事。未来已来,唯有用科幻思维解码现实,方能在这场星辰大海的征途中抢占先机。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免责声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致力保护作者版权,如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欢迎合作

绿维文旅是文旅康养与乡村振兴EPCO综合服务商,“四甲”规划设计、建设总包、文旅运营全程服务机构。从2005年创立之初,便提出了“创意经典·落地运营”的理念,经过十几年创新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顶层设计、投融资、EPCO、招商、运营、智慧旅游、博物馆展陈设计等全产业链多引擎驱动发展新格局。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运营,绿维文旅形成了“运营为基础、资源全整合、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全流程操作的核心能力,将更好地为文化、旅游、大健康、体育、农业、教育、房地产等区域综合开发及项目落地建设、运营管理提供全链全程的服务。


绿维文旅期待与大家的合作!

图片图片图片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