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酸奶的选择和健康食用的相关知识,包括超加工酸奶的危害、如何识别并选择健康酸奶、自制酸奶的可靠性以及相关的健康风险。同时提供了关于直播预告的信息。
超加工食品包括超加工酸奶可能增加患癌风险、早亡、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风险。
选择酸奶时,需关注配料表,避免含糖、增稠剂、乳化剂等过多的添加剂。选择真酸奶,避免假酸奶。优先选择生牛乳含量高、发酵菌明确的酸奶。
自制酸奶可能存在杂菌污染的风险,不建议在家随意制作。
4月1日中午14:00将进行内驱力专场直播,分享孩子学习问题及解决方案。
最近一到周末,俺和队友就去超市遛娃(实在没地方去了
)。像这种有营养、好吸收的食物,俺一般都会仔细看过配料表后,挑出最好的买给他。但是……也总有例外情况
。比如昨天,队友和娃俩人去超市,就带回来一盒“可疑”的酸奶,我拿过来一看,
讲真,这种“超加工酸奶”或许颜值高、还好喝到停不下来。
可吃多了以后,别说孩子,就是抗造的大人,身体也可能顶不住!甚至还导致早亡、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等问题!
那为了不让大家踩坑,也为了大家的健康,我决定好好扒一扒酸奶那些事儿~

-01-
立即停止吃这种酸奶
增加患癌风险
想搞清楚什么是“超加工酸奶”,咱首先得弄明白啥是“超加工食品”。
这个概念,属于于巴西圣保罗大学对食物的分类(NOVA系统)中的一种。
具体来说,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加工程度和目的,食物们被分为4类。

资料来源见[1]
而且,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超加工食品轻则增加肥胖、高血压、肠道疾病的概率,重则有早亡、肠癌、乳腺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抑郁等问题。
- 2024.5.22 哈佛医学院发表研究相关结果 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每增加10%,认知障碍风险增加16%,中风风险增加8%。

- 2024年 发表在BMJ上的研究表明,超加工食品能导致32种健康风险增高,比如:
· 全因性死亡风险增高18%;
· 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死亡风险上升50%;
· 焦虑与常见精神障碍疾病风险上升48%至53%;
· 抑郁风险增加20%;

- 2023年 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表明 超加工食品摄入每天每增加260克,患癌症和心脏代谢多种疾病的风险增加9%。

那要想识别酸奶是不是“超加工酸奶”,咱们有啥好用的办法吗?
还真有,就是看配料表。
如果除了必要的生牛(羊)乳/乳粉、益生菌以外,还出现了大量的糖、增稠剂、乳化剂,像是稀奶油、明胶、琼脂等等,而且添加的种类特别多,基本上“超加工酸奶”没跑了。
更简单点的办法就是,如果配料表很长(一般配料表超过5种成分),有很多成分你都不认识,那就少买,更要少吃。(这点,适用于很多食品)
左:有超加工嫌疑 右:配料表更干净
图源:网络
-02-
怎么选出好酸奶
判断一款酸奶是不是相对健康,需要看4个关键点:
市面上常见的所谓“酸奶”太多啦,但哪一款才是真,哪一款才是假?
我们来看看国家食品标准中对酸奶的定义和要求。
真酸奶包括:酸乳、发酵乳、风味酸乳、风味发酵乳。
【小贴士】考虑到有些风味酸乳/发酵乳,可能添加了糖或其他不利于孩子健康的添加剂,不建议给5岁以下孩子食用噢。
假酸奶,长得像酸奶,名字也像酸奶。
实则跟糖水没啥差别,没营养不说,还容易让大人和孩子肥胖、更容易让娃出现蛀牙,挑食偏食等问题。
识别它们,其实超简单:
一般在酸奶的外包装上,我们会直接看到“饮料”、“饮品”字样,但也有商家套路比较深,他们会用很小的字,在瓶身某个小角落标注。
凡是有这种标注的,都不是真正的酸奶。
▽ 这些都不建议给宝宝喝

越简单越好,且生牛乳一定要排在第一位,这是一个酸奶基本的尊严。
其次是发酵菌。
其他没了。
小贴士:有些酸奶,会添加乳清蛋白粉,大家可别以为这是什么不好的添加剂,它是蛋白质中的“精品”,更容易被吸收。

✅ 蛋白质含量最低也要≥2.3g/100g;(在碳水化合物等其它含量相近的情况下,蛋白质含量越高的营养价值越高哦)
✅ 脂肪含量最低要≥2.5g/100g
▽附国家食品标准GB 19302-2010酸奶含量要求

大家都知道要少吃糖。
判断酸奶中是否额外添加了糖,主要看配料表。
但要注意:所谓的糖,可不光蔗糖和白砂糖。
有些商家会打着“0蔗糖”的口号,把糖换个名字偷偷藏起来,大家可要找仔细了。

看到这里,有些姐妹可能就说了:“酸奶这么难选,那我自己动手做,总是最好的选择吧?”
-03-
自制酸奶靠谱吗?
自制酸奶不一定会更好,主要原因是:自制酸奶,很可能受到杂菌污染。
虽然pH值低的环境不利于很多有害菌生长,混入一点杂菌,也会被酸奶发酵用的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压制。
但是,咱家厨房毕竟不如人家的实验室和无菌车间干净。
即使将牛奶煮沸,把制备酸奶的相关器皿全部在开水中消毒,也很容易在操作过程中受到其他杂菌的污染。
一旦吃了被杂菌污染的酸奶,很容易上吐下泻。

当然啦,如果一定想在家自制,也请事先做好灭菌工作,使用正规菌种发酵,并使用温控稳定的酸奶机,如果做出来发现尝起来不太对,就还是丢掉吧,毕竟全家的健康最重要要。
说了这么多,你都记住了吗?记得【点赞】和【在看】,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1]《超加工食品:如何定义及识别?》,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临床营养与健康,2024-03-04
[2]《酸奶里这东西越多,癌症、中风、痴呆越容易“找上门”,真心劝你少吃!》,我是大医生官微,2024-06-11
[3]Bhave VM, Oladele CR, Ament Z,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and Adverse Brain Health Outcomes. Neurology. 2024;102(11):e209432. doi:10.1212/WNL.0000000000209432IF: 9.9 Q1
[4]Fang Z, Rossato SL, Hang D, et al. Associa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with all cause and cause specific mortality: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 BMJ. 2024;385:e078476. Published 2024 May 8. doi:10.1136/bmj-2023-078476
[5]Samuthpongtorn C, Nguyen LH, Okereke OI, et al. Consump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 and Risk of Depression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JAMA Netw Open. 2023 Oct 2;6(10):e2341346]. JAMA Netw Open. 2023;6(9):e2334770. Published 2023 Sep 5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更新于2025年。文章仅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养育等方面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疗、用药问题请咨询医生。孩子做事拖拉磨蹭?上课走神开小差?
很容易受外界干扰
抗干扰能力差?
现在就点击按钮「预约」直播吧👇
一定要预约直播,视频号新规,不预约可能收不到开播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