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按照现在国自然申请的架势,以后的科研代表作有什么要求?

小张聊科研  · 科研  · 3 天前

正文

众所周知,现在国自然是越来越卷,在申请人前期科研积累上的体现就是科研代表作越来越高,高到什么程度呢?

有人说面上项目有310+的中科院一区文章都不保险,有人说有主刊甚至大子刊级别的文章也被刷掉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以后科研代表作的趋势。

1. 文章质量>数量

5年以前单纯靠文章数量碾压其他申请人拿项目的情况已经过去了,所以一篇高质量的科研代表作将远远大于几篇小文章所以单就申请项目来说,一定要攒大文章。

2. 研究方向要聚焦

由于各种实际因素的考虑,有些申请人的文章多但方向太散,但报项目的时候才发现真正能用上的不多,所以大家需要集中优势资源在一个点上突破,只有集中一个方向突破才能有积累,这是面上项目最看重的地方特别是要换方向的时候,一定要在新方向攒够足够分量的科研代表作才能考虑,一定慎重。

3. 科研代表作3年内有效,所以报项目要趁早

科研代表作的一般保质期是3年。实际上,假如高质量科研代表作是2022年发表,20232024年又没有高质量文章产出,今年报项目的时候这篇代表作的价值就已经打折扣了,特别是青年C类项目,博士期间的高分文章真正能用的就是2年;

另外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影响因子的波动,比如24年不少期刊影响因子跳水很严重,可能有的期刊投稿发表的当年是10多分,2年后就跌倒了只有5分甚至被预警、剔除SCI如果只是影响因子跌还好,可以在申请书中标注投稿当年的影响因子和分区,但被预警和剔除就影响非常大了

4. 独立一作和通讯将成为趋势

由于共同(第一或者通讯)署名对项目申请的帮助力度小于唯一(第一或者通讯)署名,一作第一也是共同第一作者(其实文章中已经说明了几个第一作者贡献相同),所以共同第一和通讯的情况会越来越少,对共同第一排名第二、第三的作者来说,对申请项目的帮助越来越小(其它用途另说),但对共同第一作者排名第一的申请人则不能标注唯一第一作者,所以出现唯一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的会越来越多。

今天就先说这几个吧,你觉得还有哪些趋势,可以留言给我,祝大家基金高中!

最后如果咨询国自然项目思路合作,请联系Alice,我们聊一下: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