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探讨了微信推出的真人朗读功能背后的技术奥秘,揭示了该功能是如何通过AI技术将冰冷的文字转化为温暖的声音的。文章介绍了实现真人朗读功能的几个关键步骤,包括文本准备与预训练模型、作者音色采集、音频生成以及试听与调整等。
文章介绍了微信公众号真人朗读功能的进化过程,以及喜马拉雅等音频平台成功的朗读内容对微信真人朗读功能的启发。
文章详细解释了AI技术如何实现真人朗读功能,包括预训练语音模型、作者音色训练、音色迁移技术等。
文章分析了微信产品设计理念中的极简设计和新技术解决老问题的重要性,并探讨了类似理念在其他场景的应用,如政务智能客服等。
文章讨论了真人朗读功能如何改变公众号的趋势,并展望了未来公众号与AI技术的结合可能带来的新功能。
最近,微信推出的真人朗读功能,让我们不禁好奇,这项功能是如何让机器学会“说人话”的?本文将深入探讨微信真人朗读功能背后的技术奥秘,揭示它是如何通过AI的力量,将冰冷的文字转化为温暖的声音。
———— / BEGIN / ————
千呼万唤,真人朗读功能终于灰度到了我!
让我惊讶的是,有朋友居然以为是我自己录了音。佩服微信的技术能力的同时,也让我好奇,这项功能背后究竟藏着什么奥秘?
从机器人到真人声:
技术进化之路
微信公众号的朗读功能并不新鲜,早些年就上线了语音朗读,但效果实在一般。听起来像是机器人在念稿子,毫无感情。
于是,这个功能并没有吸引太多用户,点击量寥寥无几。
反观另一种场景,比如喜马拉雅这样的音频平台,为什么它的朗读内容却能打动人?
答案很简单:它们使用真人朗读。
为了让用户有更好的聆听体验,这些平台鼓励主播或讲书人用专业设备录音,虽然成本较高,但效果确实好。
不过,这种方法并不适合公众号。公众号的核心是文字内容,音频只是辅助,要求每位作者录音显然是不现实的。
于是,技术解决方案的接力棒交到了AI手中。
从2022年底大模型技术的爆发,到现在AI技术在文生文、文生音频等领域的成熟,公众号真人朗读功能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效果不仅越来越逼真,还能根据文字生成匹配的语气和感情。正是这些技术突破,才让微信这个功能实现了质的飞跃。
探索“说人话”背后的技术小秘密
我们先来看看说人话的过程,一共操作只需要三步:先选择录制例句 ➡️ 音色复刻 ➡️ 音色试听并保存。
用技术的视角一句话总结:通过预训练语音模型,结合作者音色训练,生成专属语音模型。
具体实现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文本准备与预训练模型:开始时,需要用海量的语音数据和对应的文本进行预训练。这些语音数据覆盖了不同的语气、语速和音色,让模型能够掌握“如何说话”的基础能力。
作者音色采集:作者需要朗读几段预设文案。这些文案是设计好的训练数据,帮助AI捕捉作者的独特音色和语调特征。注意,这个过程中作者最好带入情感朗读,生成的声音才会更像自己。
音频生成:基于前两步的数据,系统会用“音色迁移”技术,将作者的声音特征融入到预训练模型中。最终生成的音频不仅保留了原有模型的流畅度和自然感,还带上了作者的个人特色。
试听与调整:用户可以试听生成的音频。如果觉得某些地方不够满意,可以重新录入部分文案,优化生成效果。
就是这样,复杂的技术被简化成用户无感的操作,只需几分钟,作者的声音就可以被完美复刻。
如何借鉴微信的产品设计?
我在这篇文章之前也看到了很多作者的观点,我总结就是两点:第一点是极简的产品设计,第二点是新技术解决老问题。
第一,极简交互的威力
微信的设计哲学向来强调极简。朗读功能的核心交互流程非常清晰:选择文案、录入音色、生成试听。
对于用户来说,复杂的技术细节被隐藏在背后,只留下易懂、易用的体验。这种“去复杂化”的设计理念,值得每一位产品经理学习。
迁移思考:比如在政务智能客服中,利用大模型技术解决市民咨询的复杂性问题:当市民提问政策时,AI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将模糊问题具体化,生成语音解答,甚至用地方方言增强亲和力,避免传统客服中的机械感。同时,在热线高峰时段,AI还能通过情绪识别,优先处理紧急或情绪激动的市民诉求,让市民感受到更加高效和人性化的服务体验。
第二,新技术解决老问题
这个功能的推出并不是炫技,而是为了解决一个具体的用户痛点——提升文章的聆听体验。很多产品经理在应用技术时容易陷入“堆功能”的误区,而微信却用技术精细打磨产品,服务明确的需求场景。
迁移思考:在政务服务领域,类似的新技术同样可以解决老问题。例如,市民咨询政策时,AI技术能从市民的复杂表达中提取关键信息,自动匹配精准的政策条款。
最后的话
虽然很多人觉得公众号已经日薄西山,但真人朗读功能的加入可能改变这一趋势。它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为公众号找到了一条新增长曲线。
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结合AI技术的功能,比如视频生成、个性化推荐,甚至文章内容的AI自动延展。公众号,正在从“人写”走向“人讲”,让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从技术角度来看,它从来不只是冷冰冰的代码,它是温暖的桥梁,连接着创作者与读者。正如张小龙曾说过,“好的产品应该像水一样融入生活”,未来,我相信我们能在微信上不断的体验到更多这样的功能,不断刷新“啊哈”体验的上限。
希望带给你一些启发,加油。
———— / E N D / ————
作者:柳星聊产品
来源微信公众号:柳星聊产品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