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突发!知名医疗机构爆雷,上海警方发出风险提示!员工:已三个月未发工资!创始人最新回应→

劳动报  · 社会  · 3 天前

主要观点总结

福斯曼口腔连锁品牌疑似出现资金链断裂,多地门店关闭,涉及大量消费者。消费者反映交了治疗费用后无法联系到机构,导致后续治疗无法继续。创始人表示正在解决资金问题,但消费者面临维权困难。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福斯曼口腔多地门店关闭,消费者反映无法联系到机构。

福斯曼口腔品牌涉及上海、成都、深圳、北京、广州、武汉、西安等地,不少患者称门店人去楼空,客服联系不上,导致复诊延误。

关键观点2: 消费者治疗费用受损,涉及人数可能超过千人。

有消费者反映前后交了近6万元的治疗费,后续治疗无法继续。统计数据显示,仅广州就有超过200名患者受到影响,受影响的患者人数可能已超过千人。

关键观点3: 福斯曼公司资金链断裂,创始人回应正在努力解决。

福斯曼公司近期声明称遭遇资金链断裂问题。创始人徐志岩表示,资金问题已经接近解决,包括原有患者安置等问题已妥善解决90%,并指责自己也被骗。

关键观点4: 消费者面临维权困难,律师提醒预付式消费需谨慎。

法律人士指出,消费者通过民事诉讼途径维权可能面临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困境。律师提醒消费者在选择预付式消费时要谨慎,并保留相关证据以备维权。


正文

 
连日来
全国有大量消费者反映
他们在春节后发现
自己充值就诊的福斯曼口腔
大门紧闭,人去楼空
其中也涉及上海门店
↓↓↓
知名牙科医疗机构爆雷
有人交了近6万元
后续治疗无着落


“牙齿治疗到一半,牙科医院失联了。”日前,福斯曼口腔品牌一家门店疑似停诊关门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发酵,上海、成都、深圳、北京、广州、武汉、西安等地不少患者称,福斯曼口腔客服联系不上,门店人去楼空,导致复诊延误——

2月11日,网友“小红薯”发帖求助称,她和孩子分别于2022年及2024年在一家福斯曼口腔进行正畸治疗,各预付了27800元诊疗费,本来约好春节后复诊,“我(前后)交了近6万元的治疗费,后续治疗如何继续?”


■ 另一位做正畸治疗网友投诉称,他于2024年6月30日在一家福斯曼口腔签订牙齿正畸诊疗协议,支付全额诊疗费20800元。签约时院方作出完整实施个性化正畸方案、五年内免费精调服务、三年半定期复查保障的承诺。今年2月10日,签约门店医助通过工作微信发表声明称,该机构单方面宣告停止营业。


位于上海汉中路门店的福斯曼已经关门。图片来源:网友@快乐的小包包


目前,上海汉中路店也已大门紧闭,门上赫然贴着“福斯曼牙齿矫正中心—上海佳瑞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可能存在消费风险”的“警方提示”。而一份流传的复诊门诊安排声明显示,福斯曼已将上海4家门诊整体打包进行转让

记者根据患者沟通群的统计结果,广州已有超过200名患者受到影响。结合北京、深圳、上海等地的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未被统计到的患者,受影响的患者人数可能已超过千人。

公开资料显示,福斯曼是一家成立于2020年初的口腔连锁品牌,专注牙齿隐形矫正,成立后发展迅速,主要业务覆盖国内一二线城市。


员工曝出已欠薪三个多月
创始人回应:

公司遭遇资金链断裂



2月7日,在广州福斯曼门店进行正畸的患者收到了无法复诊的消息。消息称“广州齐遇口腔门诊部(福斯曼)总部出现经营困难,拖欠员工三个多月工资,员工催促多次未果因单位长期拖欠房租而被解约,导致员工被拒之门外,无法回店复诊患者。”


图片
广州天河一门店贴出的告示 图片来源:南方+

关于资金问题,福斯曼公司近期在声明中透露,尽管在春节前成功签署了一轮投资协议,但由于投资方未能履行后续注资义务,公司遭遇了资金链断裂的问题,进而影响了部分门诊的正常运营。

福斯曼创始人及关联企业法人徐志岩对记者表示,“差不多还有几天就能收尾解决完了,资金放在一个安全的账户里给大家留着,包括原有患者安置等问题,已经妥善地解决了90%,基本上是没有太多(资金)缺口。”

徐志岩还说,自己也是被骗的。“我投资协议已经签了,历时接近半年,原件也有,全部签完了,具有法律效应的,还有违约责任的。(但)最后(投资机构)不投了。”


维权或“无财产可供执行”

消协部门曾提醒:

预付款消费需谨慎



牙科机构“跑路”,消费者能否拿回预付款?上海一位从事法律行业的汉中路店患者指出,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维权,最多只能追责至实际收款方上海佳瑞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及其关联股东上海锦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但这两家公司疑似为空壳公司,即便赢得诉讼,执行判决时,也可能会陷入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尴尬境地。

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璐璐则表示,预付式消费本身就存在一定风险,特别是近几年消费者还是要谨慎支付预付款,尽量按阶段据实支付费用。


此前,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布消费提示,选择预付式消费时注意以下几点:

谨慎选择商家

  • 消费者在进行预付式消费前,要认清自身实际需要,理性消费,尽量避免较大数额的充值办卡,单次充值不宜过多,不轻信各种优惠活动。
  • 同时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较好的经营者。

认真审阅合同
  • 预付式消费应与商家签订正式合同,以电子邮件等形式的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确保合同可随时调取查看。

  • 在签订合同时,需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注意合同中是否存在收款不退、过期作废、限制转卡、丢卡不补等“霸王条款”,如有发现要敢于说不。


保留消费凭证

  • 办理预付卡后,消费者还要注意保留证据,向商家索要发票、收据,保管好每次消费打卡记录,保留聊天记录等证据。

  • 每次消费后都要仔细核对所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金额,及时掌握卡内余额变动。

  • 消费者付款时要使用商户专用收款码,拒绝私下转账。


提升维权意识

  • 消费者如遇到消费纠纷,及时找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及时向消协组织或有关部门投诉,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主动性。

  • 消费者在平时消费时也要留心观察经营者的经营状况、服务质量,如发现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
预付款消费有风险
签约需谨慎!
赶紧转发提醒更多人~


 更多请看↓↓↓ 

■ 上海住宅爆燃致1死!
■ 上海惊现巨型不明生物!

劳动报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上观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央视新闻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辑:万弈‍‍
审核:林锦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