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难题待解:工泰电器携手政策优势探索新路径

GOTAI工泰  · 科技自媒体 新能源汽车  · 5 天前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温州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的短缺问题。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充换电设施不足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文章提到了不同小区居民对充换电设施的需求和困扰,以及市人大代表关于制定相关管理条例的提议。同时,也提到了企业为解决充电难题所做的努力以及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立法的必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短缺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换电设施不足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

关键观点2: 小区充换电设施情况差异大

老旧小区由于历史原因在安装充换电设施时面临诸多难题,而新建小区则更容易安装。

关键观点3: 新能源汽车增长迅速与充换电设施不足的矛盾

我市新能源汽车数量激增,但充换电设施的建设与运营制度尚不完善,导致供需矛盾突出。

关键观点4: 市人大代表提出制定《温州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管理条例(草案)》的议案

陈兴良代表发现充换电设施覆盖率低、安装难等问题,并提出多项建议,包括提高充换电设施配建比例、加大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建设力度等。

关键观点5: 企业和政府为解决问题做出的努力

企业如工泰电器有限公司积极发挥产业优势,对接各区住建局和居委会,排摸老旧小区电动汽车充电状况,推动充电设施建设。同时,政府也在考虑如何通过立法来推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正文


温州新能源汽车充换电

设施短缺问题亟待解决

在绿色出行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以其环保、节能的特性,正逐步成为温州乃至全国千家万户的出行新选择。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充换电设施的相对匮乏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状,并探讨解决之道,本期《代表在线》栏目特别邀请了相关小区的居民、新能源车车主以及市人大代表,共同聚焦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难题。


车主困扰——

小区没充换电设施,

每次到外面充电很麻烦

“我们小区六七成居民,家里都有新能源汽车,但小区却没有充换电设施。”龙湾区博汇园小区住户洪先生说,他每次充电要跑到三四公里外的地方充,有时还因为没有空闲的充电位而落空,又要到另外的地方充电,“我们小区入住才三年,停车位并不紧张,大家都盼着能在自己车库早日安装充换电设施。”


与次新小区不同的是,一些老旧小区由于"先天不足",在安装充换电设施时遇到不少难题。家住鹿城区下吕浦冬宁组团的朱女士说,她想买辆新能源汽车,但因为小区没有充换电设备,所以迟迟没下决心。“最好趁着小区旧改,在停车规划上安排几个车位,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问题解决掉,让我们购买新能源汽车没有后顾之忧。”

家住鹿城区南苑商住楼的吴先生则说,他小区也有一些居民想买新能源汽车,但考虑到小区及周围缺少充换电设施,只能选择作罢。


与此不同的是,一些新建小区,基础条件好,充换电设施容易安装。如鹿城区保利大国璟、瓯海区中梁公馆1号等小区的居民就表示,他们小区车库配套齐全,只需带产权证等手续,很容易申请快速安装充换电设施。


期待新规——

出台管理条例助力设施建设与运营

近5年来,我市新能源汽车增长明显。市车管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6.6万辆。2023年以来,市汽车流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市新能源汽车新上牌占比达45.1%。相较于新能源汽车数量激增,我市尚未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与运营制度。


市人大代表、光正大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陈兴良去年曾提交关于制定《温州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管理条例(草案)》的议案。他在调研中发现,我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覆盖率低,住宅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难。截至2023年年底,市区(鹿城、瓯海、龙湾)住宅区已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共17909户,其中高压充电桩用户82户,低压充电桩用户17827户,相比市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来讲,住宅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率不高。而安装住宅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主要有三大难点:第一,老旧住宅区供电管线铺设年代久远,设备老化严重,客观上难以安装充电桩;第二,物业公司服务部门常以小区建设规划不含充电桩及存在安全隐患等为由,拒绝为业主安装充电桩;第三,部分小区车位产权非私有,而是业主租赁,部分物业提出的需预先缴纳三年或多年车位租金,大多数业主不能接受,从而阻碍充电桩安装。


陈兴良还发现,违规占用新能源汽车充电车位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由于我市停车位紧张,燃油车占用新能源汽车充电车位的情况并不少见,尽管大部分充电站均有“非充电车,请勿占用”的提示牌,但仍有部分燃油车主无视提醒。另一方面,一些不充电的新能源汽车也会占用充电车位。面对新能源充电车位屡屡被“霸位”的情况,目前并无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处罚方式。


陈兴良建议,根据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逐步提高住宅小区、工商业建筑物、公园(含城市公园、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等配套的社会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配建比例,加大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建设力度。

为了解决老旧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工泰电器有限公司积极发挥产业地方政策优势,近年来主动对接区住建局和辖区内各村、居委、产业园区等,深度排摸老旧小区电动汽车充电状况,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将共享充电设施建设列入小区综合改造范围,方便市民充电。


工泰统建统服方案强调了“有序充电”的概念。通过智能调度系统,根据电网负荷情况、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预测等因素,动态调整充电功率,实现充电负荷的平滑分配,避免了对电网的冲击,有效提升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力。同时,有序充电还能优化充电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加经济、便捷的充电体验。统建统服有序充电方案的实施,不仅缓解了电动汽车充电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为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和能源安全的维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立法赋能——

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布局排忧解难

市人大代表、浙江腾腾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滕敏亮表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立法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推动产业发展。立法可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产业发展提供明确法律依据和方向指引,使企业、投资者等各方主体能够清晰地了解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政策及监管要求,从而更有信心加大在技术研发、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保障用户权益。立法可对充换电设施的建设标准、服务质量、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严格规定,促使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明确充换电服务的收费标准、计费方式等,防止企业乱收费、价格欺诈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同时,保障用户在使用充换电服务过程中的个人信息安全。


促进合理布局。立法可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将充换电设施布局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等,实现与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避免出现设施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或空白区域等问题;鼓励和支持不同主体之间的充换电设施共享共用,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确保安全运行。立法能够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和规范,涵盖充换电设施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从源头上保障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防止火灾、触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充换电设施运营企业的监督检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充换电过程的安全。



—END—

微信号GOTAI1999

抖 音|有序充电桩-工泰


来源:中嘉智行科技

编辑:应梦情   

校对:蔡甫权   

审核:谢大卫




推荐文章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