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微笑是一种心情,长大后的微笑却是一种表情;小时候说话词不达意,长大后说话却言不由衷。
总看到有人说:越长大越感受不到年味了。年还是那个年,只是过年的人心变了。最快乐的那个人不再是你,仓惶长大的我们只能用儿时记忆来填补现在的空虚。
小时候被留下的是我,热闹之后却无比空虚。长大后走的是我,忙忙碌碌没空感怀。但成长又没有时间矫情,生活压的我们不得不向前看。
1
只有过年回家的时候我才不那么平庸。
小 C 是我的闺蜜,我们一起度过了很多孤独难熬的日子。她是一个设计师,用通俗一些的话来说,是个普普通通的美工。每天有着干不完的活,经常熬夜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
每年过年,是她最期待的日子。她提前加了好多好多天班,只为了过年时能多调休两三天提前回家。
我经常和她吐槽:「现在的过年年味淡了,没什么意思,也没什么值得期待的。」
她会反驳我:「年是一种传承,不是年味没了,只是主角不再是我们这代人了。」
「以前的年味是长辈给的。他们提前置办年货,临近过年的几天打扫屋子,蒸包子、做糖饼、包饺子……年三十那天,拉着小辈们一块看春晚,从怀里掏出鼓囊囊的压岁钱,满心欢喜的塞到孩子手里。」
「人不能只接受,不传承,我们也要从感受年味的人变成制造年味的人。」
小 C 是个很热爱生活的人,她的朋友圈永远都是精心装饰、记录生活美好的相片。我的朋友圈则是空空如也。
最近看了我的很多回答,她眉头紧皱:「你写的那些东西挺好的,但读完很难受。」
我则是沉默不语,缓了许久说道:「文字寄托了我的情绪。」
「嗯……但是不要活在回忆里,回忆会美化过去,美化后的回忆就不是回忆了。」
「我懂,是对弱者的凌迟。」
2
没有避风港的孩子是不期待回家的。
对于孤独的人来说,节日就像是一种凌迟。除夕夜躺在床上,听到外面忽远忽近的鞭炮声,都会有难以言状的孤独感。
我的室友小 D 已经三年没回家过年了。在别人看来,疫情那几年是最艰难的时候,许多打工人因为封禁不能回家。但在小 D 看来,这也是一种解脱。
她和我说:「总是觉得自己二三十平的出租屋就是避风港,太多难以下咽的委屈与压力失眠内耗是在这里独自消解的。」
害怕嫁给像父亲那样的男人;害怕变的像母亲那样劳累沧桑;害怕孩子像自己小时候那样。
有的人种树,只管种,不浇水,不施肥。树长大了,他就来收果子;
有的人种树,苟求每根树枝都按自己的意愿生长,看到哪根长歪了,就「咔嚓」减掉,也不管树会不会受到伤害;
还有人种树,明明种的是橘子树,却想着收获柚子。橘子树当然长不出柚子,于是他埋怨道:「你看别的树都能张柚子,再看看你,真没用。」
家人的催促,亲戚的唠叨,同辈的攀比,归家后甚至会有一种陌生感。
23 年临近过年时,小 D 阳了,躺在出租屋的床上咳的死去活来。高烧让浑身都酸疼,下床拿杯水都很困难。那年过年她没收到家人的一个电话。
后面她和我分享:发着高烧时,看着手机通讯录上那几个熟悉又陌生的号码,还是没有勇气拨通它,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心里的委屈满的快要溢出来……
3
当狂欢正式开始,悲伤就在倒计时。
过年回家也是我最盼望的事。在最快的时候,我却总是担忧,这份期盼一年的快乐,什么时候会结束。
年三十前,碰到人问候的是:「你什么时候回来?」
初一过后,再碰到人问候的就是:「你什么时候走?」
可能在人类的感知里,忽然欢快的热闹只是暂时的,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
像是做了一场热闹的梦,一场需要耗时 360 天的时间,才可以入睡的梦。除夕夜一过完,失落感就来了。
背井离乡出去上学、工作,用辛苦换来短短7天不到的团圆记忆,结束后又留下孤独的老人,买着零食,盼望下一年儿女回家。
后来啊,新年到了,我就来了。鞭炮响了,我就走了。好像……我才是那只年兽。
短暂的团聚,不知道是奖励还是惩罚。
原来狂欢之后的安静,更加震耳欲聋。
4
人总是在无限接近幸福的时候最幸福,就像周五的下午永远比周天晚上更快乐。
生活中我们总是承载了太多的压力,形形色色的人,对于过年的渴望也是不同的。
别跟妈妈诉苦,她帮不上,也睡不着。
小时候盼望过年,但现在有了更多的顾虑。过年意味着我们长一岁,家人又老了一岁。不是不期待过年,而是害怕过年。害怕自己努力的速度跟不上家人老的速度。
除夕夜,我可能会站在拥挤的火车上,透过接踵的人群和倒映着形形色色疲惫面目的玻璃看万家灯火。
除夕团圆,而我在火车上,遥望团圆。
对于步入中年的成年人来说,过年,没有躺平睡觉,没有美食,有的只是,怎么办?因为他们要顾及的人和事,太多了。
1、回谁家?
过年了,本身来回的火车票就不好买,夫妻两边如果都是外省的,就这么八天,回谁家?可以今年你家明年我家,但那是理论上,万一今年定好了去我家,而你家又有事情得回去呢?
2、孩子怎么带?
各回各家,孩子跟谁去谁家?一个人带得动孩子顶着春运跨省么?孩子想找另一半老人怎么办?另一半老人想看孩子怎么办,
过年了,保姆也回家了,替班的都没有,孩子怎么带,谁来带,孩子跟不跟你,这时候你就是想找个日托都没地方开门。
3、饭桌上的鸡同鸭讲
节前,你不知道哪怕是茶水的觥筹交错之间,有没有坑,有没有陷。
回到家。
在体制外,长辈们不知道你干啥了,觉得这么多年你还在打临时工。
在体制内,长辈们不知道他们的很多认知已经是过去完成时,觉得你怎么就那么没出息,啥也办不成,啥也没混上。
你听着他们吹着不知真假的英雄往事,只能沉默,然后你又被说成了,「不说话不理人」。
想起很多年前的电影《人到中年》,人到中年以后,春节不再是到处蹭饭,饺子和肉肉吃到撑,不再是等下夸奖学习的进步和红包,不再是躺着睡几天。你不再是寻找港湾的那个人,你本应该成为别人的港湾,但你又很难做到,你想让自己做到,但很多事情非你所能把握。
沙隆巴斯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有油井的都有烦恼,何况凡人?
所谓过个好年,就是顶着走过所有不如意,看淡所有如意。
如同乱世佳人的结尾,郝思嘉所体味的哪样,太阳又会升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明年又是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