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藏不住了,《哪吒2》里的“含辽量”!

美好辽宁文旅之声  · 电影  · 21 小时前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辽宁日报推出的全媒体主题策划《最辽宁》,以及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火爆和辽宁动漫企业的参与情况。文章提到,《最辽宁》展示辽宁之美,而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现象级作品,票房超过10亿美元。同时,辽宁多家动漫企业参与制作该电影,展现了辽宁动漫的实力。文章还介绍了哪吒形象的起源和演变,以及电影走红后对于哪吒形象的关注和考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辽宁日报推出全媒体主题策划《最辽宁》,展示辽宁之美。

通过赏一景、说一人、展一品、观一宝等方式,用镜头捕捉辽宁山川河海的极致景色,展现辽宁之美。

关键观点2: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现象级作品,票房超过10亿美元。

该电影自大年初一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飙升,刷新多个影史纪录,成为首部全球单一市场票房超过10亿美元的电影。

关键观点3: 辽宁多家动漫企业参与电影制作,展现辽宁动漫实力。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制作团队中有多家辽宁动漫企业参与,如沈阳黑魔方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沈阳汝乔影视动漫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在电影中承担了重要任务。

关键观点4: 哪吒形象是动态的,一直在不断演变。

哪吒形象从可望不可即的天神到人人可亲的吒儿,随时代变迁一路走来,是传统文化旺盛生命力的缩影。


正文

2025年, 辽宁日报推出全媒体主题策划《最辽宁》,每日赏一景、说一人、展一品、观一宝。用镜头捕捉广阔天地间山川河海的极致景色,以光影记录振兴场景里活力涌动的时代画卷。定格辽宁之美,展现辽宁之好。


观影热潮



当灯光渐暗,电影开场,全场被带入奇幻的哪吒世界。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跌宕起伏,散场后仍有不少观众久久不愿离去,争相与“哪吒”来张亲密合影。

《哪吒之魔童闹海》自大年初一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高歌猛进,刷新多个影史纪录。截至2月9日晚,该片票房超过80亿元,成为全球单一市场首部票房超过10亿美元的电影。我省各大影院也因《哪吒之魔童闹海》迎来汹涌的观影人潮。

下图请横屏观看⬇️


哪吒在辽


随着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一路飙升,“哪吒”这个经典IP再度爆红,各地“抢吒儿”大战也拉开序幕。

其实,这部现象级作品背后,也有不少咱们“辽宁元素”。

为了一探究竟,笔者呼朋唤友前去观影。电影院里人流如织,购票、检票队伍蜿蜒曲折,同行朋友不禁感慨“在电影院找到了春运的感觉”。

影片质量的确不负期待。绚丽惊艳的光影效果、美轮美奂的动漫场景、细腻动人的表情呈现、宏大震撼的打斗场面……百余家中国各地制作团队合力托举成就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又一次巅峰。

在影片结尾处,笔者注意到,有多家辽宁动漫企业参与制作。

哪吒破鼎,敖丙化龙。这一段由沈阳黑魔方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制作完成。这里算是全片的高潮,从变身后的哪吒破鼎而出站在化作龙身的敖丙头上开始,到之后的1分多钟,一直在激烈打斗。后续笔者从该制作团队负责人高诗淼处获知,此处打斗环节,既要找准情绪点、冲击力,又要保证动作有节奏,同时还要兼顾角色的表情状态。如何构图、怎样呈现,需要动画师一帧一帧“磕”下来。

海妖挣脱,冲进龙宫。这一段由沈阳汝乔影视动漫有限公司制作完成。“当时有一个镜头是从定海神针上部俯瞰整个鼎内,成千上万的海妖像海浪一样扑向定海神针,然后包裹在定海神针外面带有字符的石头一点点脱落。一开始我们做的整体脱落,感觉不好,然后就做了一个整体破碎,把柱子上的石块先破碎掉,之后再把那些碎块拼起来,然后一块一块地往下掉。这都得靠纯手动操作,数不清一共有多少个碎片。”团队负责人李霆说。

哪吒与石矶娘娘大战骷髅山。这部分的打斗场景及大战后毁坏的场景由大连博涛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作。“我们参考华山的山体风格,制作一部分山体的3D模型资产,并按照不同镜头完成了匹配动画运动构图的需求。”公司负责人肖迪说。

不仅参与其中,而且承担重任。辽宁的动漫实力着实令人感到吃惊!再往深处探究,其实这些动漫公司早已在业界闯出名堂,《白蛇》系列、《风语咒》《长安三万里》等多部国产动画都有他们的身影。

随着电影走红,对哪吒形象的考证也成了网络热点。目前已知最早的哪吒图像出土于辽宁朝阳北塔地宫的石函。该石函的四个侧面刻有“哪吒闹海”的故事,图案上书“大圣那(哪)吒太子”,内容为哪吒指挥夜叉率众追杀兴风作浪的修吉龙王,其头侧均有题名。这里的哪吒形象,突目高鼻、方脸阔口,头戴火焰冠,身穿铠甲,左手托塔,右手作指挥状,脚踏祥云,蓄势待发。

在阜新市人民公园,水池中央的《哪吒闹海》雕塑承载了几代人的童年记忆。哪吒骑在龙背上,左臂前挥,右手里的乾坤圈高高举过头顶。雕塑线条流畅,神态栩栩如生。《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火爆也让这里成为许多观众的合影打卡地。


对于哪吒的形象从何而来,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哪吒的形象是动态的,一直在不断演变。从可望不可即的天神到人人可亲的吒儿、从宋元话本到电视电影,哪吒的形象随时代变迁,一路走来,经久不衰,可以说是传统文化旺盛生命力的缩影。

如今,为这样旺盛的生命力增添热血,身为观众,与有荣焉;辽宁动漫企业,自当竭力。



来源:辽宁日报·辽望客户端

编辑:张世夺

审核:周凤文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