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任天堂Switch 2的相关信息与升级情况。Switch 2在全球范围内发售,但国内价格较高且存在延迟发售的情况。文章详细介绍了Switch 2的屏幕尺寸、分辨率、性能、Joy-Con手柄等方面的升级情况,并分享了试玩体验。最后,文章还提到了Switch 2在国内的购买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Switch 2全球发售及国内情况
Switch 2已正式亮相并全球发售,但国内面临价格较高和延迟发售的问题,引起国内玩家关注和讨论。
关键观点2: Switch 2的升级情况
Switch 2相比初代Switch在屏幕、分辨率、性能、手柄等方面进行了升级。屏幕升级为7.9英寸LCD,分辨率从720P升级到1080P,支持120Hz可变刷新率和HDR显示。性能上,图形性能提高10倍,使用了英伟达30系架构和DLSS技术。手柄也进行了升级,更美观,手感更好,拆卸更便捷。
关键观点3: Switch 2的试玩体验
有博主分享了Switch 2的试玩体验,对游戏表现给予了肯定,认为游戏画面精细度很高,动作表现更真实,场景破坏细节丰富。但也提到了部分游戏的帧率问题,以及Joy-Con 2滑鼠模式的有利有弊。
关键观点4: 购买建议
对于国内小伙伴,购买Switch 2时建议首选港版,其次是欧版,实在没法再考虑美版。国行版的情况则比较不确定。
正文
太难受了,任天堂Switch 2在国内价格卖得贵一截不说,现在还“无限延期”了?
前段时间,新一代NS2正式亮相,宣布于今年6月5日全球发售。没想到官方骚操作太多,NS2的多语言版本不仅比日本国内专用版贵了约1000元人民币,而且部分游戏还会在日本服务器“锁区”。并且这还没完,近日又爆出任天堂将推迟Switch 2在中国的发售计划,具体时间待定...好在现在外网上已经有博主分享出了首批NS2实机试玩体验,来给大家“解渴”。首先来说这块大屏幕,NS2配备7.9英寸LCD屏幕,相比初代Switch 的6.2英寸视觉上大了不少。
这里提一嘴,SteamDeck的屏幕大小为7.4英寸,想象不出来NS2有多大的看看SteamDeck就知道个大概了。当然屏幕更大,NS2也更重了,整体超过了500克,短时间内体验时大家表示还好,不过时间久了肯定就很累了。另外NS2的分辨率从720P升级为1080P,支持120Hz可变刷新率与HDR显示,让帧率只有40几的《王国之泪》终于成了过去式...虽说没用上OLED有点遗憾,但从网友分享的体验来看,NS2一眼就能感受到进步。不仅实测显示其亮度、色彩表现均优于初代,而且试玩的游戏基本上都能在掌机模式流畅运行并保持稳定帧率,所以屏幕配置还不算太劝退。更重要的是,NS2支持底座模式下的4K分辨率与HDR效果,部分游戏甚至能实现120帧流畅运行,而且底座内置的散热风扇很给力,画面能持续稳定。
博主还体验了《旷野之息》以及《密特罗德:Prime 4》等NS2专属优化版本,一致认为这块LCD屏幕完全超出了预期,终于还原了《塞尔达》该有的样子...而且博主还特别提到,本来觉得2-6.5小时的续航能力不够,但发现屏幕画面效果非常好,续航短也能接受了。所以综合来看,LCD真不一定比OLED差到哪去,起码NS2的屏幕素质,应该是稳了!接下来再说大家比较关心的性能,具体的性能参数配置任天堂捂得非常紧,没有公布NS2的处理器。不过根据英伟达的博客来看,NS2采用了英伟达30系的架构,Switch 2比初代Switch的图形性能高10倍。任天堂在纽约举行的圆桌问答会上,也曾向IGN确认了Switch 2使用了 DLSS技术。它可以不牺牲图像质量的情况下提升分辨率。如果是定制的DLSS功能,那理论上每款游戏都有专门的适配,这在游戏机里面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在试玩过程中,《马里奥赛车:世界》以120帧流畅运行,简直是一场视觉过山车。
虽说角色都是Q版,但游戏的精细度很高,角色转向时候的身体表现,挑衅,加速后的后仰
的动作,都更加真实。尤其是过弯时的轮胎烟雾与水花飞溅效果,在前代主机上很难实现得这么好。还有力作《咚奇刚 蕉力全开》的试玩也非常震撼,这次的大金刚不仅会以往的跳跃、扔木桶,还特别强化的砸地。不单是可以震动四周,而且可以全地形破坏,确确实实能够砸出一个地洞,跳进去探险,并且破坏场景细节丰富,草皮、毛发等材质渲染细腻,展现了新硬件的潜力。活动现场还展示了《赛博朋克 2077》《哈迪斯 2》等第三方游戏。在运行《赛博朋克 2077》测试版本时,NS2的流畅度就没那么高了,看上去大概只有30帧,不过官方表示会提高到40帧。因为试玩时间有限,所以大家并没有太多时间深入测评,不过从试玩过程来看,游戏体验十分投入,激烈画面也很稳定,所以性能这块也无需担心了。接下来就是变化最大的手柄,Joy-Con 2采用磁吸替换滑轨,拆卸更便捷且吸附牢固,反向安装亦不会损伤主机。针对这个设计,博主的体验觉得非常好,没有初代Joy-Con摇杆漂移问题。
用博主的话来说,整个主机感觉更扎实了,没有初代Switch那么强的“玩具感”,并且Joy-Con 2掂在手里的感觉不错,重量适中。不过博主也提到了,虽说摇杆在转动时很顺滑,但任天堂一直没有明确说明它们是不是”霍尔摇杆“,这点让人有点失望。总的来说,全新升级的 Joy-Con 2 造型更美观,手感更好,拆卸时的手感也很舒适。接下来就是比较好玩的一个点了, Joy-Con 2增添了滑鼠模式,侧面立于桌上就可以视作鼠标使用。但这个功能就属于仁者见仁了,博主表示,用滑鼠模式试玩《密特罗德究极4》时,肩键触觉反馈与”点击“操作结合变得更加好玩,精准度优于传统手柄。但缺点是一直需要平面支撑(如桌面),与掌机“随时游玩”理念略有冲突。并且在玩其他游戏,比如《Drag x Drive》时,甚至强制依赖该模式,易导致游戏疲劳。
另外,博主还测试了一下新手柄上多出的一个用以语音聊天的C键,和朋友进行实时语音交流的感觉很不错,大大提升了社交体验。总的来说,Joy-Con 2的设计从体验来看有利有弊,还要根据具体游戏来分析,优化摇杆漂移也算不错的进步。总的来说,Switch 2并非“革命性”换代,对于追求画质与帧率的玩家,Switch 2值得考虑;若更看重便携与性价比,可观望后续机型,或游戏阵容的进一步丰富。如果真的很想入手的话,那么对于国内的小伙伴来说,肯定建议第一选港版,其次是欧版,实在没法了再美版。目前香港官方渠道还未开始预售,需要进行抽选,不过有些第三方渠道商已经开启预售,大家要仔细甄别。至于为啥美版不推荐,因为目前爆出的美版属于中国或越南制造,美版出口到美国收一次税,进口再税一次,最终价格会有多贵大家可以自行想象一下。而国行版,就更难说了,去年11月,腾讯就宣布了开始终止国行Switch的e商店等服务。新机发售之后,腾讯方面也拒绝回答是否参与Switch 2的销售,所以着急玩的话,等国行就有点遥遥无期了。那么问题来了,你对Switch 2是什么感觉呢?有考虑入手吗?496项升级,不涨价!小鹏新款X9 39.98万元起,性价比爆棚...
2025 SUV 大爆款!问界M8逆天了,未上市订单破10万...凭啥这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