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历史的观点和世界的眼光,从农业的历史和发展前景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观点和启示:
当前我国农业处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相互交织、以现代农业为主共同发展阶段
第一,从人类发展史来看,农业是人类的“母亲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安天下的产业;农业是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产品如不能保持自给,必将受制于人,甚至危及国家安全。
第二,从农业发展史来看,现代农业是发展的方向。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的新型产业,是用先进机具装备起来的产业,是高度社会化、商品化的产业。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都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应充分借鉴和参考世界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国情为我所用。
第三,从目前农业发展状况来看,在我国的农业形态都在向现代化阶段过渡发展。说明了我国农业仍处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相互交织、以现代农业为主共同发展的阶段。
我国农业已朝着现代农业的方向快速转变,产业结构由以种养业为主,向种养、加工、服务等产业共同发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向机械化作业和高新技术应用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以传统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向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转变;农业劳动力就业由集中在农业生产环节,向产前、产中、产后和非农产业多领域转变;农业市场由以国内为主,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转变,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各项条件。
第四,从我国农业发展目标来看,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还有待继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灾害能力还要进一步提升。必须从我国农业发展实际出发,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出发,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实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我国农村经济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发展趋势
西方农村经济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演变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是以农业生产庄园主与个体农户经营并存前者为主的方式进行。
16-18世纪,英国发生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六卷中对圈地运动的解释是:指西欧的公共田地、草场、牧场及其他可耕土地划分或合并成为详细标界、个人所有和个人经营管理的现代农场耕地的过程。
到了工业革命早期,资产阶级化的大地主把原来属于农民共有的土地占为己有,从事商业化养羊及其他耕种,形成了资本主义大农场。
到了工业革命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西方私有制家庭农场开始出现。早期的家庭农场是独立的个体生产,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农场不断向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如,从1935年到2005年的70年间,美国农场总数由681.4万个减少到不足200万个,每个农场平均经营规模由191英亩增加到435英亩,扩大了127.7%,年产值在10万美元以下的小型农场仅占农业产值11.4%,10万-50万美元的中型农场占到26.9%,5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农场占到61.9%。
我国农村经济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迁
新中国建立后主要表现为由小农户生产向集体规模化农业生产的转变。建国之初,通过土地改革运动,确立了小农户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彻底改变了少数人占有大量土地的产权制度,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随后的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发展了农业互助组、合作社,后由于急于向人民公社过渡,超越了国情,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之后,废除了人民公社,开始实行以小农户生产为组织形式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农业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极短时间内就解决了农民的温饱和粮食与主要农产品供求大体平衡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和完善,在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并大力促进农村合作组织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经济的效益,不断推进我国农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改革完善的启示
积极推动农业的合作经营。在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农业经营企业通过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延伸农业生产产业链,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经营的一体化。这已经成为农业企业、农场、农业专业户等农业主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议价能力、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不断总结农业改革开放的各种经验,逐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三农”理论和法律法规体系,以指导我国“三农”工作的实践。最核心的“三农”工作思路原则,就是在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我国农业政策的创新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革与完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发展中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也在变化。现代化应以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为标准,在一定时期内,农业现代化又有其同期的国际标准。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过程,要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实现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综合统一。
为了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必须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一个科学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制定一个严谨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党的工作条例、制定一部权威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法律。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坚持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坚持鼓励、支持农民就业创业等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