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哪一瞬间觉得该离职了”火上热搜:遇到这5种情况,就不要犹豫了

三茅HR  · 职场  · 5 天前

正文

图片



最近,一博主在网上发帖求教:“哪一瞬间觉得自己该离职了?”话题一出,竟引发1.5万讨论。


“旅游完坐高铁回家的路上。”


“发工资的时候。”


“熬夜到1点多睡觉,凌晨3点胃疼被痛醒的时候。”


许多时候,情绪情绪,都是瞬间爆发的。但要真迈出离职这一步,还是得“三思而后行”。但若出现以下5种情况,请不要再犹豫,另谋出路是上选。


图片

内卷加班没尽头:

与其拼“工时”,不如比“人效”


博主姜Sir就曾差点“溺毙”在内卷的浪潮中。


他之前供职于一家互联网企业,公司规定的下班时间是6点。但到点却没有一个人准时下班,而是都默认留下加班,直到领导离开他们才相继下班。


这就造成了许多员工白天“摸鱼”,晚上再加班完成工作的情况。本来可以8小时内完成的工作,却因为“内卷”硬生生拉低了工作效率。


这样的无效内卷,让姜Sir苦不堪言,工作能力没提高,时间倒是天天浪费。最终,他选择“急流勇退”,跳出有毒怪圈。


姜Sir如今任职的公司不再提倡无效加班,而是追求“人效”,鼓励大家用更短的时间和更少的人力成本获得更多产出。


现在的他,不仅能力得到锻炼,而且每天都能准时下班,整个人的精神气都好了不少。


反观当下,“内卷”似乎成为一种默认的风气。许多公司都在鼓励加班文化,但很多时候,都是“老板不走我不走”的形式主义,让员工陷入被动内卷的恶心循环,能力得不到成长,反而使人身心疲惫。


图片

工作重复没价值:

上班不能是“流水账”


在职场,重复是大多数工作的常态,因为许多时候,重复就意味着稳定地产出。但如果工作内容既简单重复又可替代性强,那对自身的长期发展是很不利的。


朋友佳佳是一名药厂QC,工作内容是检验样品和记录台账,不仅工作内容机械重复,还要时常加班到深夜。


在她看来,每天的生活就像“流水线”,工作堪比“流水账”,毫无乐趣与新意,对个人发展也没有帮助,岗位晋升更是机会渺茫。


并且,这样的工作可替代性强,不管是机器、AI,或是更年轻、廉价的人力资源,都随时能将其提到。并且一旦被辞退,再就业也比较困难。


经过再三思考,她还是决定辞职,跳出舒适区,转战新赛道。


毕竟,如果一份工作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性,被新人或是机器代替只是时间问题。与其逐渐沦为工厂流水线上的“螺丝钉”,还不如突破舒适区,拓宽“能力半径”。


图片

企业文化不合拍:

寻求“适配生态”要趁早


网友小曹在网上发帖求助,刚入职一家新公司,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都很不错,但就是企业文化让他受不了。


小曹的个人能力比较强且有主见,自己能做的事绝不麻烦别人。但新公司却是“大锅饭”式管理风格。工作职责不清晰,经常是谁有空谁做,工作完不成,周围的人就一起加班搭手。


不管多简单的工作,领导都不肯完全放手给下属,要反复确认和插手,造成员工很清闲,领导忙得团团转的荒诞现象。


像小曹这样自主性强的员工,经常被同事嘲笑是“卷王”,被领导抱怨打乱节奏。这让小曹的内心非常的痛苦与纠结。


评论区网友建议,如果发现自身价值观与企业文化不匹配,与其“削足适履”,焦虑内耗,不如趁早寻求适合自己的“生态圈”。


作为职场人,寻求一份与自己价值观相符的工作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个人的归属感也会更强,这于己于公司都是更好的选择。


图片

薪资倒挂严重:

有前途,更要有“钱”途


很多时候,“钱多事少”是职场人的心中理想,而“钱少事多”是大多数人离职的首要原因。


Ada刚从一家公司离职,问其缘由,她说:“任劳任怨三年半,工资没涨三毛半。”


在原公司工作三年多,工作量越来越大,加班更是家常便饭,虽取得不错的工作成果,但领导却宁愿多加点钱招个新手,也不愿给老员工升职加薪。跟领导沟通,却还要被教育“要为公司考虑,格局要大”。


Ada觉得:“如果一份工作连‘钱途’都不能保证,更别谈前途了。”在发现薪资被“倒挂”后,更是坚定了她离职的决心。


拿着3000的工资,操着30000的心,最后发现,连新进的实习生工资都比自己略胜一筹。当付出与收获严重不成正比,她没忍住吐槽:“这冤种谁爱当谁当,我是当够了。”


毕竟,没有谁工作的目的是“为爱发电”。如果一个职场人的付出,一直得不到正向反馈和有效激励,那多数是公司的制度出了问题,没有合理且公平的考核机制,无法给予公司“能者”有效的评估。


既无法升职加薪,还要超量工作,若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那“另觅良处”确实是明智的选择。


牺牲健康换前程:

朝夕可争,却也要适度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事物都是浮云。


网友@胡萝卜兔称,初入职场时,朝气蓬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负责的工作越来越多,压力成倍增长。


即使她已全身心投入工作中,领导还是觉得她不够努力,这让她越加焦虑。


短短一年时间,她的身体状态每况愈下,感冒、脱发和腰痛接踵而至,后来甚至出现心悸、耳鸣、手抖等抑郁症躯体化表现。


@胡萝卜兔这才明白,没有什么事值得牺牲健康。最终,她选择离职,给自己的身体好好放个假。


有人说:“人生不外乎人、事、钱三要素。”


其实放在职场中也是如此,如果工作上出现这几方面的问题,且已不可调和,那离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有些时候,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最后,祝愿每位职场人都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所遇皆所愿!


根据智联研究院《2025年春季职场人跳槽情况调查报告》显示,75.4%的人跳槽更看重薪资,34.8%选择裸辞,产品岗跳槽比例最高,32.5%想跳槽去IT/通信/互联网行业。


哪一个瞬间,你觉得该离职了?



源:智联招聘。本文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推送文章非商业用途,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三茅HR”立场。



—— E N D ——


🌟🌟微信安卓版叒叒叒更新了!这次服务号都合并在一起了,请将“三茅HR”设为“置顶”,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消息!!

图片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