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宽容,让猴子学习新技能的效率更高

赛先生  · 科学  · 昨天

正文

一只幼年卷尾猴正在观察一只雌性卷尾猴处理食品。图源:Camila Galheigo Coelho /参考资料[2]

导读:

去年11月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显示,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卷尾猴身上,群体合作与社会宽容在知识传播中起到了关键作用。[1]

英国杜伦大学和巴西圣保罗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对两组野生卷尾猴Sapajus libidinosus的实验,发现这些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学习能力不仅取决于观察力,更与群体内的社会互动紧密相连。这项研究为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合作和传递知识提供了启发。

蛋炒饭 | 撰文 

在巴西东北部干旱的卡廷加(Caatinga)地区,卷尾猴可以说是“工具大师”。它们用石头敲开坚果,用木棍掘出昆虫,甚至用工具捕捉猎物。不同群体还有各自的“传统”:有的猴群擅长用石头砸开椰果,有的则在挖掘昆虫巢穴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技巧。

以往的研究已经揭示,这些行为并非天生,而是通过代代相传的学习习得。那么,这些学习和技能的传播,又是如何进行的呢?哪些因素会促进知识技能和社会化学习的扩散?

“卷尾猴拥有猴子中最庞大的‘工具包’,这很可能是由于社会学习,使其技能得以代代传承。 一旦我们确定社会学习正在发生,我们就想研究是什么影响了谁向谁学习的模式。”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杜伦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Rachel Kendal 表示。

髯悬猴Sapajus libidinosus是卷尾猴科、悬猴属的动物。它们主要分布在巴西东北部、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的热带雨林、山地森林和海岸地带的森林中‌。当达到性成熟时,它们的头上会长出两簇黑色的小毛,并且有黑色的“鬓角”沿着脸的两侧延伸,脸颊深浅不同,貌似长了胡须,因此得名“髯悬猴”。Rachel Kendal等人关于卷尾猴群体知识技能传播的研究,就是在巴西塞拉达卡皮瓦拉国家公园(Serra da Capivara National Park)的野生髯悬猴群体中进行的。

研究人员在公园里安装了一个大箱子,里面装有食物,猴子可以通过抬起门或拉动把手来获取食物。他们首先教会某只猴子使用其中一种方法,然后将装置放入猴群中,观察哪些猴子学会了如何获取食物,以及这些信息如何传播给群体中的其他成员。 

实验中,因较大的猴群常被划分为多个子群,当一个子群的成员掌握技能后,很快便能在子群内部传播,最终有57.5%的猴子学会了使用装置。而在较小的猴群中,雄性首领会对其他猴子表现出排斥性,导致只有36.7%的成员学会了技能。这表明,社会宽容对于学习过程至关重要。

研究还发现,猴群中的年轻个体更愿意观察成年雄性完成任务,就像学生向老师学习一般。这种学习模式让猴群的文化行为得以代代相传。

巴西塞拉达卡皮瓦拉国家公园的卷尾猴41% 的时间都在地面上度过。图源:Tiago Falótico/参考资料[3]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宽容能够促进社会学习,这可能偏向于成功的个体,这可能揭示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的文化能力所涉及的进化力量。” Kendal 表示。

可以说,卷尾猴的“社会课堂”不仅展示了灵长类动物“文化传承”的一面,也为我们理解合作与宽容如何推动群体进步提供了独特视角。

正如猴群中的学习依赖观察与互动,人类社会的知识传播和文化发展,同样离不开彼此间的支持与共鸣。这些简单却深刻的规律,或许是自然界中最引人深思的启示之一

名词解释:
社会宽容(Social Tolerance)
指个体允许其他成员接近自身活动空间并共享资源的程度,包括物理距离的容忍(如不驱赶旁观者)与资源获取的开放性。在文化传播中,高宽容度群体能形成密集的观察学习网络,低宽容度社会则导致知识垄断。

参考资料:

[1]Coelho, C.G., et al. (2024). Social bonds and tolerance predict skill learning in capuchin monkeys. PNAS.

[2]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64886

[3]https://agencia.fapesp.br/capuchin-monkeys-that-spend-more-time-on-the-ground-use-tools-in-more-ways-than-one/42137

[4]https://agencia.fapesp.br/cultural-heritage-may-influence-choice-of-tools-by-capuchin-monkeys-study-suggests/40081
星标《赛先生》公众号,
不要错过我们每日为您精心准备的高质量文章!


欢迎关注我们,投稿、授权等请联系

saixiansheng@zhishifenzi.com

合作请添加微信SxsLive2022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