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看电视
“
在任何时代,优质内容都是观众最终需要的。
”
这是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哔哩哔哩(以下简称
B站)董事长陈睿的回答。
AI生成视频技术突破性发展
以及碎片化对内容消费习惯的重塑
,
让
整个内容产业都在经历深刻变革。
当普通人用
AI工具
短时间
就能生成高质量视频,
当重复性的娱乐内容轻易就能获得流量的青睐,
专业创作者的存在价值遭遇空前质疑。
在这个关键节点,
B站董事长陈睿
带来了
B站的思考
:
"
AI本质上是一种工具,充满创造力的人类才是创作的主体。
"
这个成立于
2009年的年轻社区,用持续15年的生态建设给出了独特答案:
在知识、科技、传统文化等领域,超过200万坚持创作5年以上的UP主仍在持续输出精品内容;
超过
800万的全年充电付费用户
证明,深度优质内容正在产生真实的市场价值
;
2024年
第三季度,
B站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第四季度,B站进一步实现单季度全面盈利……
在
B站的商业生态中,
优质内容、社区土壤、用户消费习惯与平台助力构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
“创作能量场”
。
B站是
如何
通过深度优质内容,
实现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双重突破?
南美毒窝,可卡因制作,被称为
“一期比一期极限”的饼叔,深入到令人不寒而栗的现场,带来了一小时二十一分钟的成片。
这条视频没有赞助商,为了“禁毒”的目标,他选择了免费播放。但是因为这条视频,更多人成为了“食贫道”的充电用户,
一条弹幕写道:
“我们买的不是视频,是人类的眼睛。”
也有评论说道,
“虽然我是充电用户,但我依然非常支持这一期免费观看。”
“
稚晖君
”不
仅
是科技内容
UP主,
还
是从
B站中生
长
起来的新
兴
科技力量。
2017年,他将自己DIY硬件
项
目的
过
程
发
在
B站上,后来在B站用
户
的
见证
下,他自制出迷你小电视,之后是赢得
“Java之父”、计算机科学家詹姆斯·高斯林点赞的自动驾驶自行车、几个月后他制作出可以对葡萄皮进行“缝合手术”的迷你机械臂。
之后他消失两年,成立了智元机器人公司,在B站招聘。3月,他发布了“
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灵犀
X2原型机
”,公司目前估值已经达到150亿元。
无论是深入到南美毒窝,还是制造人形机器人,这都需要花费时间耕耘、制作,甚至是以年为单位,与现在追求
“日更”的短平快思维大相径庭。
与此同时,2024第四季度B站
日均
48亿视频播放量,
月均互动量超
155亿
次
,
数据
背后,是用户对深度内容的持续渴求
。
多年来,
B站在知识、科技、传统文化等诸多领域积累起深厚的内容底蕴。今年因春晚《秧BOT》爆火的宇树科技王兴兴,早在2020年就开始在B站上传科技类视频,记录机器人研发日志。
这种
从产业源头生长出的内容生态,也让
B站成为了很多新内容、新技术落地的“第一反应堆”
。
在
B站独特的"兴趣图谱"中,硬核科技与传统文化形成奇妙共振。"剑客范十三"
造出了全球第一把载人飞剑,带领用户原地起飞,评论区中各路专业开始从工程设计、力学、文化等角度探讨。
“汉森白JW”用自制漫画,让很多经典著作视觉化。“
正直讲史
-李正Str
”则是扎扎实实为用户讲述中国历史。
这种跨圈层的内容交融,构建起
B站独特的
知识传递立体网络。
据哔哩哔哩
2024年全年业绩公告显示,2024年B站内容创作者贡献的月均投稿量达2,070万
。
2
4
年
B站“百大U
P
主
”中,近九成持续更新超5年。截止
2024
年底,粉丝数超过
1
0
万的
U
P
主数量同比增加近
3
0%
。
2024年全年,游戏、知识、科技等品类,播放量同比增长均超20%。
UP主持续稳定的更新,形成了不断壮大的用户群体,继而推动UP主提升内容质量。许多UP主的内容升级是在平台上收获了创作成就而促成的,他们也为B站带来了优质内容的护城河。
在算法主导的流量世界里,
B站建造了一座"
内容生产者和用户需求双重驱动
"的
深度优质
内容堡垒。
从内容消费到价值共创:B站生态的养分
“社区”一直是B站的关键词。它通过入站考试、弹幕等,
将
"观看行为"转化为"参与仪式",
形成了独特的社区土壤和文化契约,在
B站,用户与UP主共同完善内容价值。
截至2024四季度末,有2.5
8
亿用户通过了入站考试,成为
B站的“正式会员”,第12个月留存率继续稳定在80%。
B站的社区土壤表现出很多鲜明的特征,例如学习性、创新性、多元性、包容性和对深度内容的耐心。
在很多创作者担心会被AI取代的时代,B站中AI品类的播放量却实现增长。
每月有超过
8000万用户在观看AI相关内容;2024
年,
AI相关内容
的播放量超过
300亿,AI相关内容投稿量翻了一倍,95后用户占据AI内容消费群体的80%
。
B站成为了AI从业者密度最高的社区。用户习惯重塑了行业流程,国内九成的AI厂商,选择在B站与用户沟通。
国产
AI智能体Manus选择了在B站首发
便是例证,
B站
的生态助力了内容的持续扩散,许多
UP主在第一时间推出了相关测评内容。
很多视频创作者难以长期坚持的原因是源于商业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大多数创作者担心付费内容会造成用户流失、只能依托于广告灯收入来源。
B站推出了“专属充电”功能,让用户能够对优质内容实现经济支持,激励UP主持续创作优质内容。
自充电计划推出以来,《何以当归》等各类充电爆款涌现。
"食贫道"团队深入乌克兰战地拍摄的
内容
,在没有商业赞助的情况下,单凭用户充电就完成制作成本回收。
稀缺内容触发用户
“守护深度创作”的集体意识
,
2024年,B站充电付费用户超过
800万。
这揭示了一个反直觉的真相:
用户对专业内容的耐心,正在重构消费决策链条
。
用户创造的不仅是商业数据,更是内容价值的度量衡。
“
影视飓风
”在B站创作内容,获取收益,并最终完成从百万UP主到成功创业,
形成
"用户投资-内容升级-体验提升"的良性循环。
当优质内容成为连接器,社区就能演化出从知识传播到产业落地的完整价值链。
平台的收益也让很多特殊的创作者获得应有的回报,
“夏果夏果”在B站分享盲人第一视角的各种影片,让更多人关注这一特殊群体,也让视障人群能够参与到社会运转当中。
在
B站中,与商业直接关联的消费类内容表现亮眼,日均观看人数超过4000万,其中汽车品类播放量同比增长近40%,运动健身品类同比增长超30%。
与此同时,女性用户展现出旺盛的内容消费需求,时尚品类播放量同比增长近30%,母婴亲子类播放量同比增长超70%。
B站的商业化路径始终与社区特性深度绑定,
社区土壤的培育机制、用户付费习惯的
“价值共识”、品牌价值的共生进化,成为了商业生态正向循环的养分和催化剂。
根据
年
报显示,哔哩哔哩在
2024年总营收达到268.32亿元,较上一年度实现了19.1%的同比增长;毛利润为87.74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61.2%。
在
B站的创作不仅是为爱发电,还是不断充电,可持续航行。
深度内容的未来可期:B站内容生态共振
B站每年都会推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创作者支持计划,扶持不同垂类、各个周期的创作者。
包括“充电”计划,从过去基于自愿的打赏,转为现在固定额度的内容解锁,均是在探寻如何保障深度优质内容的收益,以及内容创作者的权益,更重要的是从平台保障层面,为用户保留一片可能生出不一样花朵的土壤。
B站生态揭示的产业趋势已然清晰:
在AI
和碎片化
重塑内容生产的今天,深度优质内容
摆脱了
"流量附庸"
的逻辑
进化为
"价值枢纽"。
持续不断地深度创作,也实现了持续增值的专业内容,呈现出了更具长期主义的内容资产估值。
B站
开创
"内容-社区-产业"的价值闭
环
,
一个
UP主,有可能是一个不可思议的项目的开始,是未来一个新兴产业的源头。深度内容在长周期内表现的成长属性,也将带来各类价值的升维。
在用户为深度内容主动付费、
UP主与观众共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B站
的高互动量
创造出
"参与式知识经济"的新
模式
。这种创作者与消费者身份融合的生态,或许是破解内容产业
"流量内卷"的答案。
陈睿表示
“
对于内容人,包括
B站在内,只有保持对优质内容不断追求的信仰,才能够在不同媒介、不同时代持续探索好内容。
”
当技术降低创作门槛时
,
平台真正的价值不是制造更多内容,而是守护那些需要时间沉淀的价值。
正是这种
“内容建立信任-社区凝聚共识-习惯养成付费-平台放大价值”的共生关系,使得
在
B站
中,深度优质的内容能够获得客观的回报和长期的成长,形成
一场创作者、用户与平台的价值共振。
主编:罗姣姣
文:喜力
排版: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