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看电视
深度行业透视、独到客观评论、新鲜内幕资讯,广电行业、文娱产业资深媒体人运营打理,“看电视”,做有品格、有思想、有见识的内容行业自媒体。
51好读  ›  专栏  ›  看电视

一场关于深度优质内容价值的时代叩问和B站的答案

看电视  · 公众号  · 电视剧  · 2025-03-28 21:4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图片
文 | 喜力

来源 | 看电视

深度优质内容还有没有价值?有多大价值?

在任何时代,优质内容都是观众最终需要的。 这是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哔哩哔哩(以下简称 B站)董事长陈睿的回答。

AI生成视频技术突破性发展 以及碎片化对内容消费习惯的重塑 整个内容产业都在经历深刻变革。

当普通人用 AI工具 短时间 就能生成高质量视频, 当重复性的娱乐内容轻易就能获得流量的青睐, 专业创作者的存在价值遭遇空前质疑。

在这个关键节点, B站董事长陈睿 带来了 B站的思考 " AI本质上是一种工具,充满创造力的人类才是创作的主体。 "

这个成立于 2009年的年轻社区,用持续15年的生态建设给出了独特答案:

在知识、科技、传统文化等领域,超过200万坚持创作5年以上的UP主仍在持续输出精品内容; 超过 800万的全年充电付费用户 证明,深度优质内容正在产生真实的市场价值 2024年 第三季度, B站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第四季度,B站进一步实现单季度全面盈利……

B站的商业生态中, 优质内容、社区土壤、用户消费习惯与平台助力构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 “创作能量场” B站是 如何 通过深度优质内容, 实现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双重突破?

图片

优质内容护城河:B站生态的根基

南美毒窝,可卡因制作,被称为 “一期比一期极限”的饼叔,深入到令人不寒而栗的现场,带来了一小时二十一分钟的成片。

这条视频没有赞助商,为了“禁毒”的目标,他选择了免费播放。但是因为这条视频,更多人成为了“食贫道”的充电用户, 一条弹幕写道: “我们买的不是视频,是人类的眼睛。” 也有评论说道, “虽然我是充电用户,但我依然非常支持这一期免费观看。”

稚晖君 ”不 是科技内容 UP主, 是从 B站中生 起来的新 科技力量。

2017年,他将自己DIY硬件 目的 B站上,后来在B站用 见证 下,他自制出迷你小电视,之后是赢得 “Java之父”、计算机科学家詹姆斯·高斯林点赞的自动驾驶自行车、几个月后他制作出可以对葡萄皮进行“缝合手术”的迷你机械臂。

之后他消失两年,成立了智元机器人公司,在B站招聘。3月,他发布了“ 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灵犀 X2原型机 ”,公司目前估值已经达到150亿元。

无论是深入到南美毒窝,还是制造人形机器人,这都需要花费时间耕耘、制作,甚至是以年为单位,与现在追求 “日更”的短平快思维大相径庭。

与此同时,2024第四季度B站 日均 48亿视频播放量, 月均互动量超 155亿 数据 背后,是用户对深度内容的持续渴求

多年来, B站在知识、科技、传统文化等诸多领域积累起深厚的内容底蕴。今年因春晚《秧BOT》爆火的宇树科技王兴兴,早在2020年就开始在B站上传科技类视频,记录机器人研发日志。

这种 从产业源头生长出的内容生态,也让 B站成为了很多新内容、新技术落地的“第一反应堆”

B站独特的"兴趣图谱"中,硬核科技与传统文化形成奇妙共振。"剑客范十三" 造出了全球第一把载人飞剑,带领用户原地起飞,评论区中各路专业开始从工程设计、力学、文化等角度探讨。

“汉森白JW”用自制漫画,让很多经典著作视觉化。“ 正直讲史 -李正Str ”则是扎扎实实为用户讲述中国历史。 这种跨圈层的内容交融,构建起 B站独特的 知识传递立体网络。

据哔哩哔哩 2024年全年业绩公告显示,2024年B站内容创作者贡献的月均投稿量达2,070万 2 4 B站“百大U P ”中,近九成持续更新超5年。截止 2024 年底,粉丝数超过 1 0 万的 U P 主数量同比增加近 3 0% 2024年全年,游戏、知识、科技等品类,播放量同比增长均超20%。

UP主持续稳定的更新,形成了不断壮大的用户群体,继而推动UP主提升内容质量。许多UP主的内容升级是在平台上收获了创作成就而促成的,他们也为B站带来了优质内容的护城河。

在算法主导的流量世界里, B站建造了一座" 内容生产者和用户需求双重驱动 "的 深度优质 内容堡垒。

图片

从内容消费到价值共创:B站生态的养分

“社区”一直是B站的关键词。它通过入站考试、弹幕等, "观看行为"转化为"参与仪式", 形成了独特的社区土壤和文化契约,在 B站,用户与UP主共同完善内容价值。

截至2024四季度末,有2.5 8 亿用户通过了入站考试,成为 B站的“正式会员”,第12个月留存率继续稳定在80%。

B站的社区土壤表现出很多鲜明的特征,例如学习性、创新性、多元性、包容性和对深度内容的耐心。

在很多创作者担心会被AI取代的时代,B站中AI品类的播放量却实现增长。 每月有超过 8000万用户在观看AI相关内容;2024 年, AI相关内容 的播放量超过 300亿,AI相关内容投稿量翻了一倍,95后用户占据AI内容消费群体的80%

B站成为了AI从业者密度最高的社区。用户习惯重塑了行业流程,国内九成的AI厂商,选择在B站与用户沟通。

国产 AI智能体Manus选择了在B站首发 便是例证, B站 的生态助力了内容的持续扩散,许多 UP主在第一时间推出了相关测评内容。

很多视频创作者难以长期坚持的原因是源于商业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大多数创作者担心付费内容会造成用户流失、只能依托于广告灯收入来源。 B站推出了“专属充电”功能,让用户能够对优质内容实现经济支持,激励UP主持续创作优质内容。

自充电计划推出以来,《何以当归》等各类充电爆款涌现。 "食贫道"团队深入乌克兰战地拍摄的 内容 ,在没有商业赞助的情况下,单凭用户充电就完成制作成本回收。

稀缺内容触发用户 “守护深度创作”的集体意识 2024年,B站充电付费用户超过 800万。 这揭示了一个反直觉的真相: 用户对专业内容的耐心,正在重构消费决策链条

用户创造的不仅是商业数据,更是内容价值的度量衡。 影视飓风 ”在B站创作内容,获取收益,并最终完成从百万UP主到成功创业, 形成 "用户投资-内容升级-体验提升"的良性循环。

当优质内容成为连接器,社区就能演化出从知识传播到产业落地的完整价值链。

平台的收益也让很多特殊的创作者获得应有的回报, “夏果夏果”在B站分享盲人第一视角的各种影片,让更多人关注这一特殊群体,也让视障人群能够参与到社会运转当中。

B站中,与商业直接关联的消费类内容表现亮眼,日均观看人数超过4000万,其中汽车品类播放量同比增长近40%,运动健身品类同比增长超30%。

与此同时,女性用户展现出旺盛的内容消费需求,时尚品类播放量同比增长近30%,母婴亲子类播放量同比增长超70%。

B站的商业化路径始终与社区特性深度绑定, 社区土壤的培育机制、用户付费习惯的 “价值共识”、品牌价值的共生进化,成为了商业生态正向循环的养分和催化剂。

根据 报显示,哔哩哔哩在 2024年总营收达到268.32亿元,较上一年度实现了19.1%的同比增长;毛利润为87.74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61.2%。 B站的创作不仅是为爱发电,还是不断充电,可持续航行。

图片

深度内容的未来可期:B站内容生态共振

B站每年都会推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创作者支持计划,扶持不同垂类、各个周期的创作者。

包括“充电”计划,从过去基于自愿的打赏,转为现在固定额度的内容解锁,均是在探寻如何保障深度优质内容的收益,以及内容创作者的权益,更重要的是从平台保障层面,为用户保留一片可能生出不一样花朵的土壤。

B站生态揭示的产业趋势已然清晰: 在AI 和碎片化 重塑内容生产的今天,深度优质内容 摆脱了 "流量附庸" 的逻辑 进化为 "价值枢纽"。 持续不断地深度创作,也实现了持续增值的专业内容,呈现出了更具长期主义的内容资产估值。

B站 开创 "内容-社区-产业"的价值闭 一个 UP主,有可能是一个不可思议的项目的开始,是未来一个新兴产业的源头。深度内容在长周期内表现的成长属性,也将带来各类价值的升维。

在用户为深度内容主动付费、 UP主与观众共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B站 的高互动量 创造出 "参与式知识经济"的新 模式 。这种创作者与消费者身份融合的生态,或许是破解内容产业 "流量内卷"的答案。

陈睿表示 对于内容人,包括 B站在内,只有保持对优质内容不断追求的信仰,才能够在不同媒介、不同时代持续探索好内容。

当技术降低创作门槛时 平台真正的价值不是制造更多内容,而是守护那些需要时间沉淀的价值。

正是这种 “内容建立信任-社区凝聚共识-习惯养成付费-平台放大价值”的共生关系,使得 B站 中,深度优质的内容能够获得客观的回报和长期的成长,形成 一场创作者、用户与平台的价值共振。



主编:罗姣姣

文:喜力

排版:佳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