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姆超市,被起诉,已立案!案情发展可能对整个行业都会产生影响

零售信息  · 互联网安全 科技自媒体  · 6 小时前

主要观点总结

广西大学法学研究生丁明将山姆超市告上法庭,指控山姆超市强制人脸识别涉嫌违法。丁明认为山姆超市要求会员码必须“专人专用”,并强制要求上传真实照片作为身份证明,侵犯了个人信息权益和消费自主权。律师表示,山姆超市的做法涉嫌欺诈和胁迫消费者,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多家零售企业已紧急下线‘强制人脸识别’设备,调整为双通道模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事件背景

广西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丁明在南宁山姆超市购物时,发现无法使用朋友的山姆超市会员码进入超市,因山姆会员码必须‘专人专用’,并需进行人脸识别验证。

关键观点2: 事件发展

丁明将山姆超市告上法庭,要求提供其他核验身份方式并公开赔礼道歉。山姆超市客服表示目前仅有人脸识别一种验证方式,不上传照片则无法线下消费。

关键观点3: 法律观点

律师认为山姆超市的做法涉嫌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益、消费自主权和公平交易权,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关键观点4: 行业反应

多家零售企业已紧急调整为人脸识别与其他验证方式并行,避免单一依赖人脸识别。消费者可要求人工核验并拍摄视频证据投诉。

关键观点5: 事件影响与讨论

事件引发网友讨论,有网友支持丁明的做法,认为人脸识别有风险;也有网友认为丁明冒用他人会员卡的行为不妥。行业风向标指出商超‘去人脸识别化’已成趋势。


正文


点下面的公众号名片,关注零售信息!


近日,


广西大学法学研究生丁明


一纸诉状将山姆超市告上法庭。


理由是


"山姆超市强制人脸识别涉嫌违法"


2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法院已对该案立案。2月24日,记者获悉,法院将按程序向山姆方递交通知书



图片西乡塘人民法院受案通知书(图源:受访者)





不上传照片

无法在山姆超市消费?



近日,广西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丁明告诉记者,他在前往南宁一山姆超市购物时发现,自己无法使用朋友的山姆超市会员码进入超市线下购物,工作人员回复他,山姆会员码必须“专人专用”,在扫会员码时,机器会弹出注册会员时上传的人脸照片,工作人员根据人脸照片辨认是否为会员本人。若非本人,可以拒绝使用会员码。



丁明又电话咨询山姆客服得知:山姆超市会员在注册时,必须上传真实的人脸照片,用于工作人员在线下购物时现场核对人脸。且上传后需要修改,必须到线下门店才行。


他翻阅山姆超市的《个人照片使用条款》以及《山姆会员商店APP隐私政策》发现,条款中有如下字样:“由于我们提供的服务为实名制会员服务,如您拒绝提供本人照片作为会员头像的,虽不影响您在线上购物,但在线下到店场景我们则难以验证您为会员本人,因此将无法在您【线下到店时】提供服务”。


丁明认为,山姆超市的举动涉嫌强制消费者进行人脸识别,将人脸识别作为消费者身份认证的唯一选项,若不提供人脸识别,则无法线下消费。他随即将南宁山姆超市、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对方提供其他核验身份方式,并公开赔礼道歉。



图片山姆会员不上传会员卡头像无法使用(图源:受访者)





山姆客服:会员码必须“专人专用”


2月24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拨打山姆客服热线,山姆会员客服称,除人脸识别之外,目前并无其他方式核验会员身份,也不可以通过现金支付。目前山姆超市线下消费需出示会员码,消费者需上传个人人脸照片,到线下门店刷码后会有工作人员根据人脸照片进行识别,“如果非本人的话,工作人员可以拒绝进入门店”。若亲友想使用相关权益,可以使用会员分享的一张亲友卡,且亲友也需上传个人信息。


记者在山姆会员商店APP上尝试注册山姆会员,发现注册时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等相关信息。隐私政策中写明,需上传本人正面清晰照片作为会员头像。




图片山姆会员商店APP隐私政策(图源:山姆商店APP)




起诉书显示,“山姆超市要验证个人身份,可以用很多方式来替代:比如使用实体会员卡,或者动态条形码。现在只设计人脸照片认证一种形式,不上传照片,就不让进店消费,涉嫌侵犯公民的个人信息权益。


丁明认为,山姆超市要求会员码必须“专人专用”,以此强制要求山姆会员上传个人真实照片作为身份证明凭证,超出了《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必要性与最小化原则”的范围。另一方面,消费者有权决定如何使用会员卡,山姆限制只能本人使用会员卡,涉嫌侵犯消费者的消费自主权和公平交易权。


记者就此事咨询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律师:具有欺诈、胁迫消费者性质


四川一上律师事务所律师林小明表示,山姆会员的相关格式条款涉嫌侵害或限制了消费者相应权利。《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不得通过误导、欺诈、胁迫等方式处理个人信息”。设置核对人脸信息为唯一身份验证方式的做法有违必要和诚信原则,并且具有欺诈、胁迫的性质。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6条:不得以消费者不同意处理个人信息为由拒绝提供服务。


网信办2024年规定:公共场所需提供‌非生物特征替代方案,且人脸数据存储不得超过30天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
人脸识别有风险
↓↓↓

5f59e27eeffa25b3a828bddc26027e8.jpg


也有网友认为

研究生丁明冒用别人的卡

薅羊毛的做法

自己从一开始就错了

↓↓↓

b693576d032d98143434f27079be38a.jpg


另外:根据近期行业动态和监管要求,多家零售企业紧急下线“强制人脸识别”设备,调整为“会员码+人工核验”双通道模式。


**超市‌:全国范围内撤除入口/收银处人脸识别设备,消费者可选择‌出示会员码+工作人员核对身份‌进入或结账。


**鲜生‌:在App端新增“隐私保护模式”,关闭默认人脸识别功能,线下门店设置‌双通道标识‌。


事件发展方向与建议:


消费者


遇变相强制刷脸,可现场要求人工核验并拍摄视频证据,通过12315平台投诉;


定期检查会员账户,防范信息冒用。


企业


需在3月底前完成全国门店系统整改,确保“双通道”标识清晰、操作流畅;


建议引入第三方合规审计,避免“表面合规,实际侵权”风险。


‌行业风向标‌


商超“去人脸识别化”已成趋势,预计2025年Q2将扩展至物业、校园等场景。


朋友们对此怎么看?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零售信息综合自极目新闻、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零售信息公众号所发稿件、图片均用于学习交流使用,并已在显要位置注明文综合自极目新闻、网友评论章出处和来源,若文章涉及版权,请联系138 0241 9028,将马上安排删除。

因为微信推送规改变,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希望大家将【零售信息】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了。并帮忙点赞和转发。小编长期利用业余时间推送零售行业朋友感兴趣的文章,实属不易。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