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描述了宇树科技在硬科技领域的投资热度,老股抢购情况,以及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品应用场景。文章还涉及了宇树科技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人形机器人的市场前景,以及其他相关公司的业务发展情况。
多家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争相接触原始股东,希望通过转股进入公司。投资门槛设为500万元起,有投资人表示投资回报率可能在10倍以上。
公司成功研发出四足机器人并迭代出双足机器人,产品应用场景广泛。公司还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舞蹈方面的能力,申请了多项专利。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成熟,人形机器人在工厂自动化和家庭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中国电子学会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700亿元。
“宇树的老股抢不到,机器人的BP(Business Plan,商业计划书)看不完。”
这是一位硬科技投资人在朋友圈发的话。近期,宇树科技老股在一级市场掀起疯狂抢购,多家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争相接触原始股东,希望通过转股进入公司。部分原始股东态度坚决,拒绝出售,导致老股成为“稀缺资源”。不少投资人感叹“抢不到”,抢到老股份额的投资人则庆幸“抓住了最后上船的机会”。
在具身智能赛道里,宇树科技成为每个投资人都想拿到的“船票”。
△资料图,图片由CNSPHOTO提供。
近期,宇树科技老股转让的项目令人瞩目。有投资人表示:“投资回报率可能在10倍以上,大家认为这是一个保守的估计。”
核心技术的潜力和验证过的商业模式,让这家中国头部机器人公司成为行业的黄金标的。“在3天时间里,我大概接触了十多个有意向投资的客户,40%来自海外。”相关人士透露,本次合作的投资门槛是500万元起。
数据显示,宇树科技成立以来共经历了九轮融资,除了2017年200万元的天使轮外,B轮以后的融资金额通常在数亿元人民币。
“2022年的时候我们接触到了宇树科技,同时期还有另一家杭州的四足机器人企业。”一位错失了宇树科技投资机会的投资者表示,之所以选择了后者是因为“根据投资经验,后者团队更加稳妥”“名校背景,加上丰富的团队管理经验,比当时的王兴兴看上去更稳定一些。”
相比部分创始人的学历光环,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并不掩饰自己的“偏科”。在知乎上,王兴兴对自己在上海大学研究四足机器人的经历表示,自己在“考研失败(英语悲剧了)”之后,“机缘巧合”来到了上海大学。也就是这次机缘巧合,让王兴兴做出了XDog,一个靠电驱就能够达到波士顿动力BigDog运动性能的四足机器狗。
“宇树科技的核心技术实际上就是从四足时代迭代发展而来的。”莅未源资本合伙人刘蓉表示,从四足到双足,宇树技术的高效迭代和成本控制让其迅速锁定了市场。宇树的工作人员曾表示,宇树四足机器人的全球市场占比已经达到60%—70%。
“只要能投进去,其他都是后话。”刘蓉说,对于机构而言,抢到头部项目份额意味着基金募资时拥有“标杆案例”,即便短期无法退出,也能通过“隔轮退”的方式赚取估值差。“毕竟下一轮宇树的估值可能就要到200亿元了。”
刘蓉透露,春节前后递到自己手上的机器人BP非常多,“很多核心的零部件厂商都在准备下一轮融资。”她预估,今年除了本体厂商之外,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的融资将会更加频繁。“因为很多减速器、电机制造厂商,本身也在服务新能源汽车等制造业,随着机器人落地和需求量上涨,他们的财务模型会更加稳定。”
中泰证券研报称,作为具身智能引领者,宇数科技有望引领全球AGI(通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自2016年至今,宇树科技产品战略经历了从小狗到大狗、从四足到双足、从“大”人到“小”人,产品应用场景已涵盖消费级/工业级等各垂类领域。宇树科技产品运控性能卓越,快速迭代引领潮流。继宇树发布“小”人形后,头部主机厂纷纷跟进。基于“具身智能是通往AGI的核心路径”这一AI观,宇树科技凭借在机器狗上积累的硬件先发优势,并复用其底层技术(电机、减速器、深度学习算法等)至人形机器人,有望使其占据全球AGI行业制高点。
从市场看,本周机器人概念持续走高。Wind数据显示,本周共有32只个股涨幅超40%,13只个股涨超50%。概念股万达轴承、双飞集团、固高科技周涨幅居前,分别为71.92%、70.90%、67.16%。
万达轴承此前发布公告澄清业务进展,强调公司尚未与下游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无相关营业收入。双飞集团也表示,目前并未在人形机器人零部件领域有相应的业务。固高科技本周获华商基金、先锋基金等数十家机构调研。公司表示,其技术与产品线能契合并服务到各种机器人技术发展上,公司会寻求适配的商业对象展开更为深入的工程、商业相关工作。
在202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宇树科技的H1人形机器人在舞蹈《秧BOT》中亮相,在舞台上扭起了秧歌,它们身着秧歌服、手持红手帕登上舞台,精准流畅的动作引发全网热议。
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近日申请注册多枚“秧Bot”商标,国际分类为科学仪器、机械设备、服装鞋帽等,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该公司还申请注册了多枚“春晚机器人”样式图形商标,国际分类为健身器材、机械设备、科学仪器等,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
谈到H1在技术层面有哪些亮眼的优势时,王兴兴表示,H1是首款能原地后翻出空翻的电驱动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目前最快速度为每秒3.3米,“我个人预计2025年年底能达10米每秒,甚至超越人类跑步世界纪录——‘超越博尔特’”。
此前,有宇树科技的技术人员称,人形机器人技术仍处于本体硬件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尽管宇树科技在硬件研发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上层软件智能化程度还不够。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成熟,人形机器人或在一两年后为工厂自动化、家庭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集成体现,也是未来产业的重要赛道。如今在中国,这些越来越“聪明”的人形机器人正加速从科幻奔向现实,有望成为普通人的得力助手。
根据摩根士丹利近期发布的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上市公司的百强名单,包括优必选、比亚迪等37家中国企业上榜。中国电子学会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700亿元。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WechatIMG118.jpeg 图片]()
![WechatIMG115.jpeg 图片]()
![WechatIMG117.jpeg 图片]()
![WechatIMG116.jpeg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