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桂字号”农业品牌 | 贵港平南:龙眼飘香产业旺

微观三农  · 农业  · 6 天前

正文

平南古称龚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以种植石硖龙眼而闻名。平南石硖龙眼果肉晶莹剔透,肉质鲜嫩,口感爽脆,肉厚核小易剥离,龙眼肉、核、皮、根均可入药,是药食同源的温补佳品。近年来,平南县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石硖龙眼特色产业,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培育和打造“平南石硖龙眼”区域公用品牌,推动石硖龙眼产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平南县被评定为平南石硖龙眼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平南石硖龙眼被列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目录2019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23年获全国名特优新产品认证,2024年平南石硖龙眼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目前,石硖龙眼产业覆盖全县21个乡镇(街道)、296个行政村(社区)。全县累计种植石硖龙眼面积已达20万亩,丰年总产量可达20万吨,产值近14亿元,是平南县第一大水果产业,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在全广西乃至全国均排名第一。
上下齐力,强化特色品牌建设。平南县积极推动“富硒石硖龙眼”特色品牌的建设,全力打造全国闻名的石硖龙眼特色产业。自2016年以来,平南县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石硖龙眼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以及文艺表演、特色农产品展销等,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进一步提升了石硖龙眼的知名度。借助“荟味龚州”区域公用品牌,石硖龙眼的市场吸引力得到显著提升,品牌效应下的产品竞争力也大幅增强。“红心”牌、“仙珠”牌、“平丹”牌获得广西著名商标称号,“三桂”牌桂圆肉、“珍珠”牌石硖龙眼等产品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
科技助力,构建深加工产业链。2020年,平南县运用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建设平南石硖龙眼产业链数据系统,按照“三个三模式”(即建设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仓储物流基地三大基地;打造科技支撑体系,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体系,以及质量控制体系三大体系;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强化监测评价机制三大机制)建设平南石硖龙眼产业。依托红心食品有限公司、仙珠食品有限公司等加工企业,研发深加工产品,95%以上的石硖龙眼实现了初级加工,其中,精深加工比例31%,龙眼精深加工量达到6.35万吨。精深加工产品有龙眼干、龙眼肉、龙眼果酒、龙眼糕、桂圆饮料等。这些产品不仅保留了石硖龙眼的鲜美口感和丰富营养,更通过现代工艺的加工与包装,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冷藏、冷链物流配送,构建生产、加工、冷链、收储、物流的农产品加工体系。
多端合力,搭建双线销售渠道。通过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不断扩大石硖龙眼销路。线上积极引进猪八戒网、邮乐购、利农商城等电商平台,通过“农产品+网络直播”的电商新模式,促进石硖龙眼出村进城。线下举办平南石硖龙眼节等大型农产品展销活动,组织参加区内外各类农产品推介会、博览会等活动,提高平南县石硖龙眼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2024年“桂字号”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杭州成功举办,现场达成采购合作项目6个,意向性采购合作项目3个,累计意向合作金额6510万元。
平南石硖龙眼母本园

内外发力,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平南县坚持强化科技支撑,促进绿色发展。与广西农科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聘请了专家团队对平南石硖龙眼产业进行技术指导,传授先进的龙眼栽培、管理技术。同时,建设了全球最先进的水果气调保鲜实验室。发掘资源优势,推动石硖龙眼特色优势产业与旅游业结合,补短板、强产业、增效益。2019年,平南石硖龙眼产业核心示范区和中国石硖龙眼母本园获评为AAA级景区。2020年,平南石硖龙眼产业核心示范区获评为自治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除了母本园的历史文化参观,核心区还开发了石硖龙眼采摘、拍照打卡等休闲文旅项目,坚持“文旅融合、以农促旅、以旅富农”发展思路。

平南石硖龙眼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全县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牵头联户带动,鼓励和支持农户与合作社、企业等合作,构建农户生产、企业经营的农企合作运营体系,实现经营主体与农户、农企双方互惠共赢。安怀镇作为全县石硖龙眼主产区,目前带动全镇10家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400多户种植户共同发展龙眼产业。2024年,安怀镇石硖龙眼从业农民人数达1.13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2.68万元,高于县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近6000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2.1万人从业。
“近年来,平南石硖龙眼种植规模日益扩大,产量与品质稳步提升,已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更是乡村振兴路上的强劲动力。”平南县副县长张晓烨表示。平南县将继续加强平南石硖龙眼的品牌宣传,擦亮这张平南名片,多角度、立体化展示品牌魅力,进一步促进平南石硖龙眼的产销对接,拓展市场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新活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农业农村局供稿)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2025年第7期
编辑:程明
监审:郭平稳、蔡薇萍
投稿邮箱:wgsntg@126.com

© 2024 精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2879853325@qq.com